分享

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岱下书斋 2015-02-22

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舞台上中国声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

2014611日至14日,第14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年会在时尚之都法国巴黎举行。大会上特别专场之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国际进展和共识,介绍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诊治研究动态和发展,讲者分别是来自欧洲(EULAR),美国(ACR)以及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的主席;该专场讲题是国际RA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观点,意义重大,拥有上千座位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APLAR的演讲嘉宾来自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刚刚回国的栗占国,请他介绍本次大会RA特别专场和中国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情况。

记者:栗教授,首先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EULAR大会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

栗教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的年会,是风湿免疫学界每年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之一。本次大会分别邀请了ACREULARAPLAR等国际学术组织介绍RA诊疗进展。而我作为APLAR的代表,重点介绍了亚太的RA临床诊治进展和我们的特点,其中不少成果是国内多中心的最新研究。

记者:我们知道类风湿关节炎在全世界的发病很高,那该病在亚洲中国的发病情况怎样呢?

栗教授: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资料,RA在亚洲人群的患病率在0.12%—0.55%之间,在中国的患病率居中。在这次的EULAR会上我介绍了2011年进行的一项大样本的入户面对面调查,对一万五千人的主要风湿病患病率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的八种风湿免疫病的患病率,其中类风湿关节炎年龄校正后患病率是0.28%,换言之,在中国有400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半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链接)

记者: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数目如此之大,就诊和治疗现状如何呢?

栗教授:可以说,目前中国的RA诊治已很大改善,但仍不容乐观。我牵头了一项41医院参与的全国性调查 ,这些医院来自我国不同地区,基本能体现我国RA诊治的现状。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RA人群中仅有86.5%的患者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41.8%的患者使用过激素治疗,10%的患者曾经使用生物制剂治疗。有13.5%的患者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治疗。RA患者的临床缓解标准仅仅在8.6%25.2%之间,或者说大多数病人处于病情活动,而这些病人最终可能出现残疾。

记者:我们了解到,中国人自己的关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已经发表,在此次欧洲会议更是引起国际的兴趣和关注,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标准吗?

栗教授:我们知道,ACR/EULAR2010年推出了新的RA分类标准,当时学界反响热烈,但接下来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新标准的特异性较低,出现了1/5病例的假阳性诊断。而且该标准为计分形式,涉及20多个变量打分,很不方便临床上使用。而我们的全国多中心研究,联合了全国的14家中心,经过2年的努力,提出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即ERA分类标准。该标准仅有5条,更加适合临床。在刚刚的全国风湿病学术年会上,我科的叶华副教授报告了该标准的临床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早期RA诊断标准的敏感性高于1987ACR/EULAR年分类标准;而诊断特异性不亚于国外的标准。综合来看,我们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RA)分类标准较ACREULAR的标准在临床实践中更准确实用。

记者: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国际上有不少优化方案研究,中国在这方面有什么研究进展吗?

栗教授:目前国内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缓解率很低,有很多患者都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临床缓解。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推出了RA的诊疗指南,除了推荐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等四种跟国外指南一致的治疗药物外,我们的指南还保留了硫唑嘌呤、青霉胺、环磷酰胺等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疗药物,也是我们中国的特色。最近,我们刚完成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表明,对重症RA患者进行强化治疗效果更好。该项研究纳入了352例活动RA患者,包括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及羟氯喹强化治疗,随访36周的结果表明有75%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这一结果远好于目前的传统治疗方案。这说明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更加积极的治疗,患者的缓解率会更高。

记者:我们了解到,除了欧美的指南外,APLAR也推出了亚太的RA的治疗意见,您作为APLAR指南发起人,请大概介绍一下这个推荐意见。

栗教授:APLAR提出的专家建议已基本定稿,但尚未发表不能称“推出”。我在巴黎会议上也说明了这一点,是对“建议”的要点作了介绍。这是首次以亚太人群为背景的关于RA的治疗意见,涵盖了治疗策略、NSIADS药物、激素、DMARDS药物、生物制剂以及物理治疗等6大方面。其中的亮点包括治疗理念上强调达到疾病缓解或者低疾病活动度,每1-3个月监测病情,强调病情持续缓解时,NSAIDSDMARDS都可以考虑停药。治疗药物方面强调了小剂量激素(小于7.5mg/天)的应用;布西拉明及艾拉莫德等也可作为治疗RA的用药选择;在生物制剂使用方面,由于亚太地区结核及肝炎的高发,强调了用药前对结核及乙肝、丙肝等的筛查。

栗教授最后强调道近年来,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状况已有改观,但仍有差价,特别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十分突出,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数不多;应该强调早期、联合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应遵循诊疗指南规范用药;在RA的诊治和研究上,中国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通过全国风湿免疫专科医师的共同努力及社会的关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一定会大为改善。

 

 

链接:

1  8种主要风湿病在中国的患病率

疾病

男性(%95%CI

女性(%95%CI

合计(%95%CI

类风湿关节炎

0.08 (0.03, 0.22)

0.46 (0.30, 0.69)

0.28 (0.19, 0.41)

痛风

0.17 (0.08, 0.33)

0.02 (0, 0.11)

0.09 (0.04, 0.15)

系统性红斑狼疮

0

0.06 (0.01, 0.17

0.03 (0, 0.06)

银屑病关节炎

0

0.04 (0, 0.14)

0.02 (0, 0.07)

白塞病

0.02 (0.0.11)

0

0.01 (0, 0.05)

硬皮病

0

0.02 (0, 0.11)

0.01 (0, 0.05)

多肌炎/皮肌炎

0

0

0

成人STILL

0

0

0

Li R, et al. Rheumatology (Oxford). 2012 Apr; 51(4):721-9. 

 

                          摘自《医学论坛报》 记者:杜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