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西方没有盛世?揭示中国衰落的真正原因!

 廿氏春秋 2015-02-24


作者:水木然

本文节选自长篇书籍《工业4.0大革命》

“盛世”,这个词是中国独有的,也是一个我们中国人都引以为荣的词,而且随着“中国梦”兴起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近日热播的《武媚娘传奇的热播》,几乎出现了中国人对“大唐盛世”的集体缅怀。


就像把中国带入“盛世”之巅的皇帝唐太宗所说的那样:“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代最好的镜子。要想以史为鉴,首先就要客观的、深刻的读透历史,而且为什么西方没有“盛世”?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探讨一下中国的“盛世”。


所谓“盛世”,是指历史上的中国经历的特定阶段,往往是从大乱走向大治,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景象。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只有三次,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


中国的盛世基本上都是维持在130年左右。西汉盛世是从文帝继位(公元前179年)到宣帝去世(公元前49年),持续130年;大唐盛世从太宗登基(公元627年)到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5年),持续128年;康乾盛世从1662年延续到1795年,长达133年。


但很多史学家评价“盛世”总以国库丰盛、疆域扩大、外来赞赏为标准,却漠视“民生”,这种“盛世”并不是以人为本的盛世。“大唐盛世”只是封建城墙内的盛世,它存在的意义是呼吁我们更注重底层百姓的疾苦。而“康乾盛世”这个概念的出现,则让我们反思为什么中国到了近代就落后了……

“康乾盛世”之所以被视为辉煌,原因如下:康熙时代统一台湾,平定三藩,抗击沙俄侵略,三征噶尔丹,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当时清朝的疆域仅次于元朝,但清朝对疆域的可控性远强于元朝。而且当时人口已超过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2/5,比清初人口最少时增长了5倍,而且那时手工业比较发达……


但是此时,中国还是那个中国,世界已不是那个世界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康乾盛世”,繁荣的都只是规模,中国的政治体制没有丝毫要跟世界与时俱进的迹象。当时清政府竟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严重违背历史潮流。导致中国商业资本发展首限,将明末以来出现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萌芽扼杀于摇篮。


清政府为了禁锢了人民的思想,还大兴文字狱,残害了很多文人志士。严重损害言论自由,中国从此进入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这都是封建极权的表现!


马克思这样评论满清帝国:“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对天朝的看法是:“大清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拿破仑则把当时的中国称为“东亚睡狮”。


就在康乾盛世的这100多年间,西方国家经文艺复兴之后兴起了持续二三百年的思想解放运动,涌现了很多启蒙思想家,这些思想家至今还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比如法国的伏尔泰,至今还有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这些思潮最终促成了轰轰烈烈的资本主义革命,再后来工业革命爆发了!而此时还处于”康乾盛世“的清政府还在不断强化闭关锁国的政策!当世界在大步向前时,中国还在原地踏步走。”


应该说,康乾盛世的这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应该引以为鉴的100多年。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不仅不能引以为荣,反而应该深刻反思!


说到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西方历史上没有“盛世”呢?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社会没有过辉煌的时代,而是在西方历史上它们往往被称为“黄金时代”,比如大英帝国的“伊丽莎白时期”。


中国皇帝乾隆登基时25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登王位时也是25岁。跟乾隆不同的是,她即位之初英格兰内部因宗教分裂而处于混乱状态,而且当时英国外部情况也很糟糕,同法国在战争之中,同苏格兰及西班牙关系都很紧张。她不仅使英国摆脱了宗教战争的阴影,又与外部大国周旋,使英国顺利向前发展。伊丽莎白在位一共45年,使英国从一个二流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大国。当人被后人成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然后这段她统治的时期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


但是,跟中国命运不同的是:英国在经过这段“黄金时代”之后并没有走向衰败。“黄金时代”之后,英国又步入了新的起点,后来一直领先于世界。

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英国每向跨一步都伴随着政治制度的创新,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革新的根本是要革新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只有制度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如果单纯依靠皇帝的意志或者新的政策,那并不是真正的革新!


而中国的盛世依靠什么呢?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中国每次的盛世必有君主,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往往过于依赖素质超强的君主缔造,比如唐太宗、康熙等,但是在封建极端的皇权之下,个人的英明并不是那么靠谱,比如628年六月,首都闹旱灾、蝗灾。唐太宗抓了一只蝗虫吃掉,表示由他一人承担“天谴”。于是,官员们纷纷宣称蝗虫不为灾了。


更何况,一个国家的兴亡、数万万百姓的安危怎么能交于一人之手去打理?其次,盛世单纯依靠某一个帝王的英明还是不够的。往往是几代明君互相努力、顺利接力的结果。因此这种盛世也是很容易出现周期和规律:英明强悍的开国帝王为新王朝打下江山,开国帝王和开国元勋去世后,往往会出现各种磨合和动荡,然后在众多皇子皇孙中,总会出现有能力的人,这个有能力的子孙往往会运用各种手段扫清帝国发展的障碍,图片王朝的瓶颈期,从而继往开来将王朝推上盛世,但是他死后,经过几代安逸的皇帝之后,很多又会陷入到四分五裂状态……这就是中国式盛世的本质。不信你再去看看中国历史的盛世,没有一个逃脱这个规律。

这也就是:“天道极即反,盈则损,物盛则衰,日中而移,月满则亏,乐终而悲。”中国先哲一再强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所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都未能避免“盛极而衰”的宿命。


综上所述:封建社会出现的“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盛世”。它只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只是历史循环的结点而已。


而真正的盛世应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一场由量变引起的质变。共产主义社会肯定是一种盛世,但是它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在盛世的社会里,不好存在剥削,也不存在等级,这将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


这也就是工业4.0最值得期待的地方,工业4.0是一场生产力的大解放,它将重建生产关系。工业4.0的发展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一方面,工业4.0时产品实现了定制化;另一方面,由于机器的大量使用,每个人都会从群体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加上机器的智能化,工作岗位也会向个性化和定制化靠拢。而此时,由于岗位和产品的定制化,传统意义上的很多竞争就不存在了,社会结构就会“和而不同”,再加上社会财富的大量增加,整个社会将更加和谐,此时才是真正的盛世。


所以,对于过去,我们依然值得缅怀;对于现在,我们依然需要努力;对于未来,我们依然充满了信心!


(本文节选自《工业4.0大革命》)

本文节选自长篇书籍《工业4.0大革命》3月份出版发行)工业4.0不是工业的问题,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每个人都无法与之撇清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