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的世纪,目所能及皆是城池

 haosunzhe 2015-02-26

现在关注雪球,不愁财务自由



初八真是个好日子哦,今天又二八切换了,这次轮到主板高潮,你跟上节奏了木有?雪球上可是许多人提前转换过来了哦。


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去东莞或者阿姆斯特丹“开了发票”,回来浑身异样,又羞于去公立医院X病科室检查,但又很不放心。


这时如果有一项服务,你只需要将你的毛发唾液或者一滴血取样在一张随时可买到的小膜片上,然后寄给一家检测公司,三天后就能收到权威报告,你会这样做吗?


会对不对~嘿嘿。好啦我不是在诅咒你,我是在提醒你需要关注一个蕴藏着巨大机会的行业。今天推荐的这个文章,是关于生物产业的,它一点也不枯燥,提前感觉一下科技与价值的曙光吧。


哦对了,昨天说MJP.ASX这个新股首日涨幅40%,有网友不服气:“推澳洲股票,咋个买嘛?”同学,不知道你说呀,我教你啊,一会打开收看“你在A股过得还好吗(13)”手把手教你开国际账户。




作者ID 我是好表胚



生物的世纪开始了!


读大学之前就听无数人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是真的投身于这个专业以后发现这还是一个远景目标,什么时候能实现天知道。


就如同股市里的石墨烯等概念,前景极好,但是何时能进入到平常百姓家庭谁也说不清楚!直到2011年碰到一个华大的学弟,跟我介绍了产前无创筛查,顿时觉得这个行业即将开始进入应用期。


当然,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成本跟商业模式,而认为现在即将爆发也就是因为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另外有几个事情也预示着这个行业即将爆发:一是去年国家回收牌照重新发放(中国历来就是行业先野蛮生长,三不管,等行业刚开始爆发,就开始收紧准入资格);二是华大医学酝酿上市,说明它打算开始烧钱了(后面商业模式里会提到),三是今年1月底奥巴马国情咨文谈了精准医疗,美国政府准备拨款投入这块!


接下来讲讲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成本问题,以前的基因测序是一代测序,后来出来了二代测序,二代测序并非是要替代一代测序,两者着重点不同。


一代测序的优势是精确,它是一个个碱基检测过去的,几乎100%准确率,缺点是人类有31亿个碱基,测完一个样本需要1、2年,因此如果用一代测序测整个人体基因组成本就会极高。


而二代测序就是现在谈得最多的,它把样本打碎进行检测,因此准确率只有60-70%,但是速度极快,导致成本快速下降,也让建设人类基因数据库成为了可能!


于是第二,商业模式,美国有个公司叫23ANDME,这公司是谷歌创始人投资的,谷歌也是它的大股东,这公司的特点就是基因测序只要99美金,这个价格一定是亏本的。


就这样它一直烧钱烧到今天,今年1月,genetech(罗氏收购的公司)出6000万来换取23andme的3000个帕金森氏病的样本数据,也就是说一个样本基本上价值2W美金!


这样,直到今天23andme终于算是看到了盈利的曙光。而华大去年开始酝酿上市,其实也就是为了走这条路。


因为大多数疾病不像癌症跟无创产前筛查那样有痛点,大多数疾病老百姓是不会愿意花钱做基因测序的(比如千山药机的高血压芯片,我就有点怀疑能不能卖出去,所以千山的看点其实不在这里)。


大不了这个药效果不好,我换个就是了,成本很低,所以要拓展这个行业必然需要烧钱拿样本!同时基因测序行业,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大数据行业,它的盈利模式完全是可以复制互联网行业的,就是先亏钱拓展业务(如同谷歌搜索是免费的),然后当样本数据足够大的时候就能把这些数据卖给制药公司换钱!


也就是说华大未来的目标是把自己建设成为全球第一的基因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我想肯定比百度的搜索数据库要值钱吧,所以我说未来这个行业大概率会出现超越BAT的公司(除非BAT立刻转身投入这个行业,360现在就在投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需要大量超级计算机跟程序员,互联网公司投入有优势)!


很多人说中国的生物技术没技术优势,其实这么说,二代测序本身就没技术壁垒,它的壁垒就是资本跟渠道,加上中国有大量的样本数,所以反而可以认为中国公司会更有前途!


这是二代测序的商业模式,但是因为二代测序的准确率跟成本还是有问题,所以你不能指望一个病人一辈子测序一次就能拿着图谱到处看病,也不能指望每次测序都用二代测序,所以二代测序注定是做数据库用的。


而真要精准医疗就需要一代测序!因为二代测序大概只有7成的准确率,制药公司针对二代测序进行研发,做出来的药并非对所有病人适用,还需要再进行临床验证,这时候就需要一代测序技术。


一代测序虽然全身测序很慢,但是因为药物是针对某种疾病的,只要测几个片段就可以了,所以这时候一代测序的成本可以做到极低,检测速度也会很快,未来一定会跟血常规一样普及。


这时候你去医院看病,医生会让你先做个一代测序,测出你的基因型,然后对你用药,再观察你对这个药物的敏感度,当这样的样本足够多了以后,临床统计就完成了,医生就知道哪些基因型的病人对这种药比较敏感,以后就可以针对性用药了!这是一代测序的方向!


讲完商业模式来讲上市公司。


很多人觉得华大独一无二,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华大现在的优势是一方面它成本有优势,最近几年它一直在做耗材国产化,所以它成本上可以比其他公司低30%的样子。


第二,它的测序仪数量,超级计算机数量都是行业内世界第一。但是华大的缺点也很明显,这行业刚才说了,注定是要烧钱的行业,它还没上市,如果上市慢了,这会是个大问题。


另外一方面它之前主要是在科研方向,它在医院渠道上就不够强,据说现在在跟复星合作,就是为了渠道!那么我们就可以把A股公司拿来跟华大对比,看看谁比较有前途!


首先短期看比较像的是达安基因。一方面它在这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做了布局,而且率先拿到了牌照,所以目前市场比较认可它是基因测序的龙头股之一。


但是达安更强的其实是在分子诊断(即基因诊断,前景也很好),二代测序上它没有明显优势,所以未来达安真正发展最快的应该是分子诊断。


分子诊断在中国诊断市场占比大概只有10%,而且市场十分分散,美国占比大概是30%,未来几年中国的分子诊断大概率会快速发展,接近美国的占比,而且因为市场十分分散,达安作为上市公司可能还能做一些并购整合的动作!


第二个比较像的是千山药机,这公司一开始收购的高血压芯片(一代测序)我一直持怀疑态度是因为价格不便宜,同时产品无痛点,公司推广能力又不咋滴,到底医生买不买账天知道(医生肯推病人大多数肯买账)。


但是它最近收购的申友就明显是做二代测序的了,说明公司也想往这边发展,上面说了,这块应该会比一代测序领域爆发更早,市场价值更大,在行业发展初期,先入者一定能分一杯羹,所以这公司也是值得关注的之一,现在布局都有了,能不能做好看公司后面怎么做了!


第三个是迪安诊断,算是我最看好也是业内一些朋友比较看好的标的。


这公司现在还没拿到牌照,这是它最大的缺陷,但是今年大概率发第二批牌照,它就有希望了,而且去年年初我就预言过这公司一定会往基因测序行业收购,之后它就收购了博圣,也就是说公司的布局已经完成,只差牌照!


华大说过,基因行业四个发展阶段是科研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人人服务,现在行业即将从科技服务往医疗服务发展。


这时候渠道十分关键,华大最大的不足是渠道,而迪安现在最大的优势也是渠道,因为它暂时没有牌照,所以市场暂时并没有把它当纯正的基因股来看,但是如果拉长看,它可能是最有可能抢到市场份额的公司之一!


以上三个是我最看好的3个,接下来还有北陆药业,主攻精准医疗,个人觉得市值空间没有二代测序那么大,但是因为主营还可以,所以也可以关注。


新开源,它收购的标的一般,但是因为市值小,且一下子往这个方向收购3家公司,说明管理层还是十分有前瞻性,意识到行业发展方向的,不排除未来继续收购完善布局追上来,所以也很值得关注!中源协和,科华生物也都传闻要往这方面收购!


最后关于估值问题,第一,二代测序的发展注定沿袭互联网模式,烧钱抢市场,当样本数足够多的时候一本万利,所以没法看估值,必须看公司布局跟抢占市场的手段与优势。


比如华大医学,去年收入只有10亿不到,但是一级市场给予估值100亿,IPO我估计要到千亿了!


第二,因为需要烧钱,而且估计要烧几十亿到上百亿才够,而A股该行业上市公司普遍才只有50-150亿市值,这会导致A股公司根本烧不起。


所以如果A股上市公司真的有意趁着行业刚开始爆发,大家同一起跑线的情况下跟华大一争高下的话,现在当务之急是赶快做大市值(否则100E的公司融资20E,等于直接摊薄大股东20%权益,任何一个大股东都不会乐意的)。


所以可以预期,今年这个行业的估值会有更大提升,而催化剂很可能就是第二批牌照发放和华大上市(A股去年都不会互联网估值,现在依然不会生物科技股的估值)!





对这个行业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一下延伸阅读,对基因测序产业链,和具体标的优缺点的分析,方法是回复关键词“基因




2014年披露业绩的雪球APP用户,平均收益率超过60%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雪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