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47页

 连元康lian 2015-02-27
  •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能美手的温经汤

    发表者:赵东奇 1116人已访问

    □ 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 
     
      最近有位熟人告诉我,她女儿烦人的手掌皲裂今年大好。原来她女儿每年手掌裂口、皮肤粗糙,皮肤科看过,外涂药膏,没有效果。但服用了我开的膏滋方过后,效果十分明显。

      我记得那是三个月前,她带女儿来诊。闭经多年,服用雌激素替代。姑娘发育不良,个头也比较矮小。我当即告诉她,必须长期服用中药。

      我开的是温经汤。温经汤可以治疗女性手掌皲裂,是日本大塚敬节先生和矢数道明先生的经验。他们用温经汤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时,发现患者的手掌皮肤干燥开裂随着月经状况的好转,手掌也变得滋润。这个发现很有趣,原来月经不调与手掌皮肤相关。

      后来我在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时,也注意其手掌皮肤。一般来说,手掌皮肤滋润、嫩白者,大多月经正常,而手掌皮肤干燥,尤其是指端皮肤粗糙干裂,甚至擦手时沙沙作响者,大多有月经不调闭经。有些虽然没开裂,但甲沟多毛刺,指甲脆裂,也常常伴有月经异常。值得惊叹的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经提及温经汤证有“手掌烦热”。所以,我常说温经汤是美容方,也是美手方。

      温经汤可用汤剂,也可以用膏剂。放上红枣、桂圆、冰糖或麦芽糖,可以使药味可口,便于常服。如加芝麻、核桃仁更香。鹿角胶是传统补肾填精的药物,对月经不调、不排卵等有调理作用,所以,我也常加入。我称之为温经膏。许多女性每天早晚各冲一汤匙,十分方便。服用以后,肤嫩唇红,女人味更足。

      附:温经汤组成

      吴茱萸9克,桂枝6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丹皮9克,阿胶9克(烊化),麦冬9克,党参9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3片。温经祛瘀,养血调经。


    小儿退热五法

    发表者:赵东奇 437人已访问

    □ 吴允耀 福建省福鼎市中医院 
     
      我的祖上浙南余氏儿科相沿六世,外祖母余治善(1889~1981年)行医70余载,辄起沉疴。我少时学医,得其方案,获益匪浅。今特集余氏薪传及诊疾心法,介绍如下。

      宣表通腑法:常用升降散、防风通圣散、三黄石膏汤治疗急性发热早期、极期或长期发热。如治林女,发热3月,先后在某县、市医院拟为血行感染而来诊。审得身热,咳嗽,善饥,手心热,舌红中剥,咽红。胸平片未见异常。认为伏温夹疳,拟予升降散加连翘、赤白芍、银花、山楂。1剂,身热渐退,再服2剂,热未再作,继以养阴消疳善后。

      和解达邪法:体虚邪恋,半表里证,冷热休作者,尝予本法措治。除柴胡、泻心、蒿芩清胆汤外,湿温类或杂病夹湿发热尤应援用达原饮。

      清化暑湿法:小儿暑令发热,医者皆知清化,其平稳方剂如新加香薷饮、清络饮、王氏清暑益气汤等。但重症夹表,常法不应者,应投张子和桂苓甘露饮或刘河间防风通圣散等峻剂。桂苓甘露饮妙在葛根、藿香、三石;防风通圣散要在防风、滑石、甘草。若小儿脾虚感受暑湿,则宜六神散加青蒿、银柴胡,益脾清化退热。

      清热生津法:丁甘仁先生有生津清热方,用花粉、豆卷、银、翘、桑、栀、芦根,一般热邪伤津,本方化裁游刃有余,稍甚则竹叶石膏汤。至于白虎汤寒遏生气,小儿宜慎,惟热炽化燥、耗伤津液者宜。若阴伤较著用清热甘露饮(甘露饮去熟地、天冬、枳壳,加石膏、知母),热伤气阴用玉泉丸。

      清营解毒法:除温热病热入营血或湿温病化燥外,还用于温热、湿热气营同病及杂病营血伏热等。就其代表方清营汤而言,仅犀角、生地、丹参三味清营凉血,玄参虚热实热两可,麦冬不分气营,余皆气分药,且黄连可燥湿,竹叶可利水,银翘可解风热。小儿风湿热、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引起的发热均可施用,只是“苔白滑不可与”。至于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也可随证伍入,不必过忌。


    连建伟治疗失眠案赏析

    发表者:赵东奇 394人已访问

    □ 庞德湘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连建伟教授  
      失眠证临床十分常见,并有逐渐增多的发病趋势。轻则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而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久之可暗耗阴血,伤及心肾,需细心辨证。

      连建伟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连师临证,有是证用是药,从细微处见功夫,常以小方、常用方治愈疑难杂症,在平凡处见神奇。临床治疗失眠有独到之处,有出人意表之处,特选数例,以飨同道。

      归脾汤治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案

      孙某,女,43岁,2004年9月5日初诊。夜寐欠安,饮食不馨,经行量多,脉沉细,右关虚大,舌苔薄白,治拟归脾汤出入。

      处方:党参30克,炙黄芪3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5克,炒陈皮6克,炒当归10克,炒枣仁15克,远志6克,广木香6克,大枣20克,炮姜炭3克,仙鹤草20克,炒苡仁30克,桂圆8颗。28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4年11月12日二诊。夜寐安,饮食增,然仍倦怠乏力,经量多,目糊,右关脉略虚大,左关脉弦,舌苔薄白,再守方出入,加白芍、生地、阿胶珠。

      按:病人为心脾两虚之证,脾胃虚弱,生化无源不足,心失所养而饮食不馨,夜寐欠安。脾虚不能统血而妄行,故经行量多。治以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炮姜温中散寒止血;仙鹤草有收涩止血之效,与大枣合用,有滋补强壮之功。复诊加白芍、生地、阿胶珠补养阴血,生地用炭止血而收功。

      若为积劳虚损,气血衰微,心失所养之失眠,连师常用人参养营汤治疗失眠,人参养营汤治疗气血俱虚且偏于寒者,归脾汤治疗气血不足以气虚为主者,前者之证重于后者。临证从细微处着手,是连师每愈疑难杂症的法宝。

      温胆汤治痰湿内扰、心神不安案

      严某,女,24岁,2004年6月20日初诊。夜寐不安,心悸胆怯,经行后期,经量少而色黯,左关脉弦,右脉沉细,舌苔白腻边色黯,治拟温胆汤出入。

      处方:党参30克,制半夏10克,炒陈皮10克,茯苓20克,炙甘草3克,炒枳壳10克,竹茹10克,丹参30克,炒当归12克,远志6克,九节菖蒲6克,广郁金10克,炒苡仁30克,生姜3片。21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4年7月29日二诊。服前方后夜寐能安,心悸胆怯亦减,经色转鲜,但停药后又难寐心悸,左关弦,舌苔腻边色黯,再守方出入。上方半夏改为12克。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按:痰湿内扰心神则见心悸、夜寐不安。兼见气血虚衰,又有经行后期、量少色黯、脉沉细、舌边黯等症。以温胆汤祛痰开窍、安神定悸,佐以半夏秫米汤化痰和胃安神,再加丹参、当归养血调经,达到化痰祛瘀、安心宁胆之效。

      血府逐瘀汤治瘀阻胸中、气机失常之心神不宁案

      周某,男,45岁,2002年1月19日初诊。夜寐不安,精神萎靡,左关脉弦,舌边紫,舌苔薄腻,以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柴胡6克,赤芍10克,炒枳壳6克,甘草5克,炒当归10克,川芎6克,生地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桔梗5克,川牛膝10克,丹参15克。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2年2月15日二诊。夜寐已安,神色改观,左关脉弦已缓,舌略有瘀点,苔薄腻,予三参散法。

      处方:人参30克,参三七30克,丹参60克。研磨成粉,每日3克,分服。

      按:证见左关脉弦,舌边紫,是肝郁气滞、血瘀不畅之证。血瘀阻于胸中,气血升降失常,则出现心神不宁、夜寐不安。连教授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投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丹参,增加活血宁心安神之效,使气血条达,血脉畅通,心有所主,夜宁安矣。


    黄氏厌食宝散

    发表者:赵东奇 464人已访问

       黄中柱,男,1937年生。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西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第一批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50多年,擅治内科、妇科、儿科等各种疑难、急危病症。发表中医、中西医医学科研论文167篇,获国际、省级优秀论文41篇。出版中医著作6部。

      组成  太子参6克,使君子6克,怀山药6克,麦芽6克,谷芽6克,鸡内金6克,山楂6克,五谷虫10克,大黄3克,甘草3克,陈皮3克,生姜3片,灯心草2根。

      功效  补脾健胃,消食化积。

      主治  小儿厌食症因喂养不当,胃阴不足,脾胃气虚所致者,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脘腹胀痛,消化不良,大便少或溏稀等。

      用法  每日1剂,连服10天为1疗程,最好服3疗程。

      方解  小儿喂养不当,过食肥甘,阻滞气机及损伤脾胃;胃阴不足,难以生化,纳谷不化,脾不运精;脾胃衰弱,中气不足,脾胃失健,运化失司,发生厌食症。方中怀山药、太子参、麦芽、谷芽健脾开胃;使君子、山楂、五谷虫祛虫化食;鸡内金、大黄、陈皮、生姜、灯心草化积除风,通便祛腐;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组方达到补脾健胃,消食化积的功效。

      加减  脾气虚者,加薏苡仁、扁豆补益健脾;口渴引饮者加芦根、花粉生津止渴;大便秘结者加入桃仁润肠通便,但不可苦寒伤脾胃;夜啼吵闹,手足心热,口干舌红者,加蝉衣、丹皮、莲子芯,滋阴散热,宁心安神。



     

    绍奇谈医:蜂房治尿床有特效

    发表者:赵东奇 1003人已访问

     何绍奇,著名中医学者和中医临床家, 在中医药学术及临床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诣。他一生为人正派,性格爽直,学风严谨;他精通医理,书读万卷,堪称“中医活字典”;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用药果敢,屡起疑难大症。中国中医药报从2002年起为其开设《绍奇谈医》专栏,刊载了他的治学心得和临床经验80余篇,文笔犀利,文风朴实,内容涉及医理、临床、医史、医话、中药等,字字珠玑,见解独到,吸引了大批读者。

     

     蜂房有强阳起痿、开痹止痛之功,常用来治疗阳痿、痹证、鼻炎、龋齿痛、肿瘤、远年咳嗽。吾师朱良春先生经验,用于顽固难愈的尿床尤具特效。其方法是将蜂房(中药店有售)100g,剪碎,放铁锅中慢慢加热,直至松脆时趁热碾成细末,每日早晚各服4g(可混入白糖开水中冲服)。

     成人尿床是很痛苦的事,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在甘肃碧口工作时,有一同事,从小患此病,偏偏此君又天生奇懒,尿了床,不洗不晒,以至室内尿气冲天,人皆掩鼻。他自己也是做医生的,用过肾气丸、缩泉丸之类,毫无用处,因此对于治疗失去了信心。

     我过去治疗此病,也颇下过一番功夫,有效者少,不效者多,或暂时有效,停药又犯。后来在补益脾肾方中加甘草、麻黄、龙骨、效果好一些,但也不理想。后来读我们四川中医耆宿李斯炽先生的一本书,发现李老有一单方:公鸡肠一具,洗净,加调料炖汤吃,试用以后,有一定疗效,但因为加工麻烦,又要天天吃,除非开饭馆的,否则哪有那么多鸡肠?加之北方人本来就不喜吃肠杂,所以观察到的病例很少。

     1998年春,我与朱老在厦门海外中医培训中心讲学、门诊,当谈及此病时,朱老说不妨用用蜂房散。一年前,有一高中女生宗某来诊,患尿床二年多,花了很多钱都没治好,心情之压抑自不待言,且因此而无法住校,学习成绩下降。我即用蜂房散,服药当天即无尿床,观察至今,其间仅有两次尿床,基本治愈,患者及其父母均大喜过望。


    宋贵杰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总结

    发表者:赵东奇 759人已访问

       宋贵杰教授为全国第二批百名师带徒名老中医之一,为甘肃省首届名中医。在其临床、教学、科研实践40余载中,悉心研究,推陈出新,学验俱丰。在对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既擅长手法,又善用药治,非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立法,用药精当,疗效显著,享誉陇原。兹将宋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立法及遣方用药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1辨证分型及立法方药­

    1.1内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属于中医“腰腿痛”、“痹证”的范畴,宋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既与外伤导致气血淤滞经络相关,又与肝肾亏虚致腰府功能失调、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有着密切联系。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之肢体、筋脉、肌肉、关节等部位,以致痹阻不通,气血不行,加之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不荣则痛或伴有麻木,内外相合而致痹证。病久邪阻经络,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或痹久正虚,气血津液运行迟涩,形成瘀血,或因猝然扭伤,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依据症状及四诊合参分为气滞血瘀证、风寒湿阻证、湿热郁结证、肝肾亏虚证。­­­

    气滞血瘀证:­

    青壮年多见,常与跌仆、闪挫等外伤有关,急性发作,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卧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合舒筋活血汤化裁加减。基础方为枳壳12g、青皮12g、香附12g、川芎12g、桃仁9g、红花9g、当归12g、制乳香6g、制没药6g、五灵脂12g、蜈蚣9g、虫9g、三七粉3g、甘草6g。­

    风寒湿阻证:腰腿冷痛,酸胀麻木,渐渐加重,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恶寒畏风,肢体沉重发凉,阴雨天疼痛加重。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治宜祛风散寒利湿,温经通络止痛。方用独活寄生汤合小活络丹化裁加减。基础方为制草乌9g、独活12g、桑寄生12g、焦杜仲12g、川牛膝12g、细辛6g、秦艽12g、茯苓12g、肉桂9g、防风12g、川芎12g、当归12g、杭白芍12g、地龙12g、制乳香6g、制没药6g、甘草6g。­­

    湿热郁结证:­

    多为急性期,腰部疼痛,腿软无力,步履困难,遇温热或阴雨天痛增,痛处伴有热感,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筋活络。方用二妙散合加减木防己汤化裁加减。基础方为黄柏12g、苍术9g、防己12g、薏苡仁15g、通草12g、滑石12g、萆薢12g、秦艽12g、泽兰12g、益母草12g、紫丹参12g、红花9g、蜈蚣12g、甘草6g。­­

    肝肾亏虚证:­

    多见慢性腰痛或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患者,腰腿酸痛,腿膝无力,喜按喜揉,筋转跟痛,遇劳则甚,休息后缓解,有时伴有耳鸣、重听。偏阳虚者少腹拘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面目、下肢浮肿,气短语怯,精神萎靡,自汗便溏,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头晕目眩,口干舌燥,面色潮红,倦怠乏力,便秘溺赤,多梦或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方用补肾壮筋汤化裁加减。基础方为炙黄芪15g、熟地黄15g、杭白芍12g、山茱萸12g、云茯苓12g、续断12g、焦杜仲12g、川淮牛膝各12g、五加皮12g、蜈蚣9g、川芎12g、当归12g、紫丹参12g、甘草6g;偏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合金匮肾气丸或青娥丸化裁加减;偏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肾阴,合六味地黄丸化裁加减。­­

    宋教授在上述基础方药中依据传统中医理论善于使用虫类药物蜈蚣、全蝎、乌梢蛇、虫以搜风除痹。同时依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合本病病理特点,使用频率较高的几味中药为蜈蚣、川芎、当归、牛膝、续断、紫丹参,其中蜈蚣的使用频率最高。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蜈蚣、紫丹参有扩张血管、解除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续断能增强免疫力,促进炎症吸收;川芎、当归、牛膝能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平滑肌收缩,从而达到止痛,纠正腰椎运动失衡的作用。­­

    1.2外用熏洗方药及随症加减­外治法以祛邪为主,标本兼治。正如清代医家吴师机概括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以自拟敦煌腰腿痛活络方为基础化裁加减。­­

    药用:伸筋草30g、透骨草30g、生五味子15g、生山茶15g、威灵仙15g、生川乌12g、生草乌12g、羌活15g、独活15g、红花12g、川芎15g、当归尾15g、鸡血藤15g、泽兰叶15g、桑枝15g、海桐皮15g、陈醋250mL、黄酒20mL。­­

    气滞血瘀偏重者去生五味子、生山茶,加枳壳25g、三棱12g、莪术12g、赤芍15g、延胡索15g;肝肾亏虚证实显者,去生五味子、生山茶、威灵仙、生川草乌、羌活、独活、川芎,加五加皮30g、千年健15g、川淮牛膝各15g;风寒湿邪偏重者,去生五味子、生山茶、当归尾,加花椒30g、防风15g、木瓜15g、麻黄12g、苍术15g、艾叶15g、桂枝15g;湿热郁结明显者,去生五味子、生山茶、威灵仙、生川草乌、羌活、独活,加连翘15g、秦艽15g、益母草15g、萆薢15g、车前草15g、汉防己15g。­­

    2典型病例­­

    赵某,男,43岁,于2006年8月3日因慢性腰腿痛两年余,加重1天初诊。患者自述近两年来有慢性腰腿痛病史,常因劳累或受凉后出现症状或加重,卧床休息后缓解,平素腰膝无力,双下肢发凉,少气懒言。此次发作因在山路驾车颠簸后,忽然腰痛剧烈并向左下肢后侧放散,活动翻身困难。查体见L4、L5椎体棘突及旁开3cm处深压痛及叩击痛均阳性,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左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均减弱,左拇趾背伸及跖屈肌力均Ⅳ级。X线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有轻度向左侧弯畸形,骨质及四周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CT示:L4~5及L5~S1髓核向左侧突出,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舌质淡,脉沉细。­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为肝肾亏虚证,以肾阳虚为主。­

    嘱患者卧硬板床绝对休息,二便都在床上进行,给予补益肝肾,温阳通络中药内服。方药为上述补肾壮筋汤化裁加减后的基础方,每日1剂,煎2次分服,3周为1个疗程。­

     外用熏洗方药为伸筋草30g、透骨草30g、五加皮30g、红花12g、川芎15g、当归尾15g、鸡血藤15g、泽兰叶15g、桑枝15g、海桐皮15g、制川草乌各12g、桂枝15g、千年健15g,陈醋250mL、黄酒20mL,清水2升,每日2次,2天1剂,每次熏洗30min。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缓解,开始床上五点式腰背肌功能锻炼。随症变化加减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完全缓解,开始下地活动,生活自理。



     

    李可老师的特效接骨和续筋方

    发表者:赵东奇 1455人已访问

        接骨方:甜瓜子,生菜籽各一两,小榆树的选鲜嫩白皮一两,麻油一两,捣烂如泥,敷患处,医布缠住,不过半点钟,觉得骨头接好即去药。不然恐怕骨接处起节 。此方接骨就在数刻之间。假设没有效再用它方也不迟。

        然而,骨头容易接,筋断了就麻烦了。这就是很多人为什么骨头接好了也不能活动自如的原因,用下方能很快接好。

       接筋方:旋复花五六钱碾粉,加白糖一两,和水半杯同熬成膏,加麝香少许(不加也可),摊布上,缠伤处,很快就可以把筋续上。如果是在关节处,必须固定关节不让关节伸屈,筋才可以续上。



     

    壶山关节汤——林如高

    发表者:赵东奇 555人已访问

    壶山关节汤

    药物组成:

    全蝎3g.川芎9g.地龙干9g.莪术6g.元胡10g.白芷10g.威灵仙9g.黄柏10g.寻骨风15 g.夏天无12g.桂枝10g.
    功用;驱风祛湿.通经络.消炎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痛风
    本方自我国著名骨科专家林如高传给我师的秘方,临床验证效果极佳。



     

    蠲淋汤——周瑞芝

    发表者:赵东奇 438人已访问

        周瑞芝简介 :1945年4月生,江苏省射阳县人。1970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江苏射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2年。临证注重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中西医相结合,擅长中医内科和男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注重扶正祛邪,调理脾胃。上世纪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男科理论,重视临床实践,以肾藏精为立论根据,强调男性疾病以肾气盛衰为本,尤擅长于前列腺疾患、男子不育、性功能减退、性病的治疗,用药独特,疗效显著。发表了“升麻黄芪汤加味治疗尿潴留”、“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前列腺炎”等30余篇论文,并编著出版了《男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一书。

          1998年被当地政府授予“盐城市名中医”称号。

           组成:金银花20g,土茯苓15g,生地15g,知母10g,黄柏10g,萹蓄15g,瞿麦10g,石苇10g,萆薢15g,鱼腥草15g,黄芪15g。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主治:慢性淋病。病人有明确的急性淋病史,病程超过2周;尿道有灼热感或不适感,尿痛感轻微;有晨起尿道口分泌物“糊口”现象。实验室检查:尿道口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或淋球菌培养阳性,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

           用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分3次温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

           方解:黄芪、生地益气养阴,健脾滋肾;萹蓄、瞿麦、萆薢、石苇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知母、黄柏苦寒可坚阴泻火;金银花、鱼腥草、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诸药合用,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使得利湿而不伤阴,滋肾而不留邪。本方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功效。

            临床运用:淋病属于中医学的“毒淋”、“花柳毒淋”、“淋证”、“白浊”等范畴。急性淋病系由湿热蕴结下焦所致,多属实证;慢性淋病多因急性期误治、失治所致,邪毒存于体内,耗伤人体肝肾之阴,湿热余邪未清,形成虚实夹杂证。本病病位在肾与膀胱,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膀胱湿热。

           随证加减:肾阴虚加山萸肉、枸杞;肾阳虚加肉桂、仙灵脾;气血不足加党参、当归;湿毒偏盛加龙胆草、山栀。临床常配合外洗方:苦参30g,黄柏30g,百部30g,蛇床子30g,明矾30g。上药煎汤熏洗外阴,每日2次,早晚各1次,以及时祛除外阴秽浊之邪,同时加强内服药疗效。



     

    蠲淋汤——周瑞芝

    发表者:赵东奇 439人已访问

        周瑞芝简介 :1945年4月生,江苏省射阳县人。1970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江苏射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2年。临证注重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中西医相结合,擅长中医内科和男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注重扶正祛邪,调理脾胃。上世纪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男科理论,重视临床实践,以肾藏精为立论根据,强调男性疾病以肾气盛衰为本,尤擅长于前列腺疾患、男子不育、性功能减退、性病的治疗,用药独特,疗效显著。发表了“升麻黄芪汤加味治疗尿潴留”、“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前列腺炎”等30余篇论文,并编著出版了《男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一书。

          1998年被当地政府授予“盐城市名中医”称号。

           组成:金银花20g,土茯苓15g,生地15g,知母10g,黄柏10g,萹蓄15g,瞿麦10g,石苇10g,萆薢15g,鱼腥草15g,黄芪15g。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主治:慢性淋病。病人有明确的急性淋病史,病程超过2周;尿道有灼热感或不适感,尿痛感轻微;有晨起尿道口分泌物“糊口”现象。实验室检查:尿道口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或淋球菌培养阳性,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

           用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分3次温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

           方解:黄芪、生地益气养阴,健脾滋肾;萹蓄、瞿麦、萆薢、石苇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知母、黄柏苦寒可坚阴泻火;金银花、鱼腥草、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诸药合用,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使得利湿而不伤阴,滋肾而不留邪。本方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功效。

            临床运用:淋病属于中医学的“毒淋”、“花柳毒淋”、“淋证”、“白浊”等范畴。急性淋病系由湿热蕴结下焦所致,多属实证;慢性淋病多因急性期误治、失治所致,邪毒存于体内,耗伤人体肝肾之阴,湿热余邪未清,形成虚实夹杂证。本病病位在肾与膀胱,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膀胱湿热。

           随证加减:肾阴虚加山萸肉、枸杞;肾阳虚加肉桂、仙灵脾;气血不足加党参、当归;湿毒偏盛加龙胆草、山栀。临床常配合外洗方:苦参30g,黄柏30g,百部30g,蛇床子30g,明矾30g。上药煎汤熏洗外阴,每日2次,早晚各1次,以及时祛除外阴秽浊之邪,同时加强内服药疗效。



     

    罗陆一与通脉消斑汤(治疗各种动脉硬化性疾病)

    发表者:赵东奇 759人已访问

        罗陆一,男,1954年出生,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从医40年,擅用经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持“通脉地仙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等10项省市立项科研项目,研制的通脉地仙丸对心血管病有很高的疗效,“加减神仙不老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等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3项、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医著作10部。  

      组成  熟地15克,补骨脂15克,怀牛膝15克,姜半夏10克,制胆南星10克,川芎10克,田七10克,蜈蚣10克。

      功效  益元活血,化痰通脉。

      主治  各种动脉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及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等周围动脉硬化症等。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肾阳以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为主要功用,这些功能使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肾阳虚,则津血运行减慢,津液不得输布、聚液成痰,血液不得运行,留而成瘀,似动脉内血液流动失常,致炎性细胞浸润、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肾阴以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等为主要功用,肾阴通过三焦到达全身,促进津液分泌及血液生成,津血有滋润和濡养作用,肾阴亏虚,则津枯血少,化痰成瘀,滋润和濡养作用失常,似血管内皮损伤后,炎性细胞浸润、脂质沉积,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肾之阴阳亏虚,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之一。

      方中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本草纲目》有云:“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可见,熟地不仅有补益的功效,同时可以通利血脉。补骨脂补肾壮阳,温脾止泻,治疗脾肾阳虚之腰膝冷痛,五更泄泻,两药配伍,肾之阴阳双补,津血互生,血脉得津血滋润而通利,气血得阳气助运而通畅。怀牛膝可以补肾精,散瘀血,《药性论》:“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姜半夏、制南星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和胃止呕的功效;瘀血是现代中医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所认为的主要病机,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川芎、田七两种药物可以从多个方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两药配伍不仅可补血润脉,还可活血通脉;血脉壅塞不通会导致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痉挛抽搐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蜈蚣辛、温,归肝经,功善熄风止痉,温通血脉。各药相配,共奏补肾活血,化痰通脉的功效。现已经有临床及动物实验证实该方可减缓及阻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的作用。



     

    邓铁涛谈如何用好黄芪

    发表者:赵东奇 777人已访问

        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邓氏师其法,从中体会到,用之得当,确有奇效。
            一、陷者举之
            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等)、重症肌无力、肌肉萎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或宗气不充而难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或肺气难支,吐故纳新受阻,朝百脉之职难司,四末失养而肌肉萎软无力。胃下垂者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30克,再配枳壳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壳反佐,因胃属腑主受纳,胃气以降为顺,虽然下垂需升,但胃气需降,故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下垂,而反佐枳壳以顺应胃气之下降,以促进胃粘膜之复原和消化受纳之功能的恢复。
            治脱肛,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方:黄芪120克、防风9克。此方实出自王清任治脱肛之黄芪防风汤。王氏方:黄芪四两,防风一钱。李东垣认为: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可见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实源于东垣,防风之分量不宜多用。此方治脱肛的确有效。
            子宫脱垂,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加首乌之意,一者在于引经;二者因胞宫为冲任所系,全赖阴血所养,气得血养,血得气行,气血冲和,冲任得调,所系之胞宫则能复其原位。若能配合针灸,加强冲任之调理,则取效更捷。
            重症肌无力,治以强肌健力饮,此方为自拟经验方,亦重用黄芪为主药。重症肌无力证候较复杂,除眼睑下垂外,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重者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危及生命。邓氏认为该病的最大特点是肌肉无力,而且反复难愈,根据中医“脾主肌肉”之理论的认识,此属脾胃气虚之证,并由虚至损,且与五脏相关。治疗上紧抓脾胃虚损这一病理中心环节,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陷,同时针对兼夹之证调理五脏,重补脾胃,以运四旁,促病痊愈。
            二、“升”者平之
            此处言“升”,血压升高也。高血压一病,肝阳上亢者为多,临床上多使用平肝潜阳降逆熄风之品,但亦有不然者。邓氏治疗气虚痰浊型之高血压者,则重用黄芪合温胆汤以治之。
            怎样解释黄芪降压与升陷之理?有人会想到中药往往有“双向作用”,故黄芪又能升提又能降压。如何掌握升降之机?邓氏的体会是: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为什么药理研究只得一个降压的结果?因为动物实验都是大剂量用药进行研究的,所以得出降压的结果。邓氏治疗低血压症,喜用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分量不超过15克。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喜用黄芪合温胆汤,黄芪分量必用30克以上。诚然,论方剂补中益气汤除了黄芪之外还有柴胡与升麻,可使升提之力增强;在重用黄芪降血压时,亦可加潜阳镇坠之品,效果当然更好,但不加镇坠药亦有降压作用,这是可以肯定的。曾会诊一中风患者,偏瘫失语而血压偏高,辨证为气虚血瘀之证,处方以补阳还五汤,黄芪照方用200克,该院西医生对黄芪用200克有顾虑,拟加西药降压,晓之以理,照方服药后血压不升反降,乃信服。
            虽说黄芪重用可以降压,有证有据,但黄芪仍然是益气升阳之药,这一点不可不加以注意。如果辨证为肝阳上亢或有内热之高血压亦想用几两黄芪以降压,则犯“实实之戒”了!由此可见,药理学之研究目前尚未能为我们解答全部之问题,仍须辨证论治。



     

     

    赵锡武先生治疗美尼尔氏病经验方

    发表者:赵东奇 575人已访问

        笔者临证30余年来,总结一经验方,但见以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性平衡感觉失常为突出症状,辨证属痰饮内停,上蒙清窍者,服之即见效。经常用来治疗美尼尔氏病等耳性眩晕及脑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头部外伤后眩晕。

      组成:半夏10克,陈皮12克,云苓15克,桂枝10克,生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泽泻24克,生龙骨24克,生牡蛎24克,石菖蒲12克,菊花10克,生姜12克。若遇痰郁化火者,可加龙胆草12克同煎。便秘者,加生大黄6克(后下)煎服。

      用法:水煎45分钟,频频温服。伴呕吐甚者,可把生姜切片,频擦舌尖3分钟再服。

      方解:本方实乃二陈汤、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桂甘龙牡汤及金匮泽泻汤等方复合而成。《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本方去石菖蒲、菊花,乃赵锡武先生治疗美尼尔氏病经验方,笔者用之,确实有效。

           裴中平医生编写 

           山西省襄汾县人民医院



     

     

    张氏遗精方

    发表者:赵东奇 447人已访问

        一般病理性的遗精多由肾虚精关不固,或心肾不交、湿热下注所致。

      古代有许多治疗遗精的验方,疗效都很好,但价格一般比较贵,属于大补之药。张灿玾教授独辟蹊径,取五倍子、茯苓两味价格便宜的药进行组合,配成遗精方,普通百姓都能接受。

      大师处方

      组成五倍子30克,茯苓60克。

      做法上药共研细末为丸或为散。

      用法每日空腹服6克,早晚各1次,温水送服。

      功效宁心补肾,利水固涩。

      主治遗精。

      张教授认为,补肾不止地黄、鹿茸之类,本方中的茯苓不仅有开泄之功,还有入心宁神之效,而五倍子可以固涩闭阖,且入肾经敛浮火,正可以应肾脏动静开阖之机、心肾交通之制。另外,张教授还指出,服用此药时应忌辛辣之物,相火旺者,可加知母、黄檗,虚甚者,再酌加补品。

     


    当代名老中医赵绍琴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793人已访问

      方名:补心安神膏 
      药物:黄芪60g,党参30g,生地60g,当归60g,赤芍60g,白芍60g,川芎60g,阿胶30g,黄芩20g,川黄连10g,女贞子30g,旱莲草60g,金樱子60g,五味子60g,远志肉30g,生牡蛎80g,珍珠母80g,焦麦芽60g,鸡内金60g,桑椹子60g,鲜葡萄2500g ,鲜苹果4000g(切片),蜂蜜150g,冰糖60g。 
      主治:用脑过度,失眠,食欲不佳,大便秘结。 
      制法:将上药除阿胶外共入锅中,煎煮4小时,去净药渣,置文火上浓缩,加鲜葡萄和鲜苹果,再煎,再去净渣,加蜂蜜150g,冰糖60g,徐徐收膏,同时将阿胶溶化于膏内,以滴水成珠为度,贮于瓶中。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一匙,白开水化服。

      验案:孙某某,女,76岁。缘于用脑过度,经常心慌怔忡,失眠,每日必服镇静剂方能入睡,大便经常干结,服麻仁丸始通,舌体瘦小,舌质红绛而干,脉弦细小滑。以本方治疗,服药后,诸症均除,年90始故。

      按语:本方适用于劳倦太过而心脾两虚的失眠证,或伴见脾虚食滞者,可见心悸健忘,肢倦神疲,纳食欠佳,面色少华,大便秘结,舌淡,脉细弱。治当健脾安神,养血宁心。方中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女贞子、旱莲草、金樱子、桑椹子、五味子滋补肝肾,以达补心阴之效,此即“虚则补其母”;当归、赤白芍、川芎、阿胶养血;生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沙参、生地、鲜葡萄、鲜苹果、蜂蜜生津增液,以润大肠,老年血虚便秘之人,尤为适宜;“胃不和则卧不安”,本方在大量滋补药中加入焦麦芽、鸡内金、远志、黄连、黄芩,一则可防补药滋腻碍胃,二则可消胃中积滞,疏理肠腑。临证时,还应根据不同兼症,灵活加减化裁,如素有肺虚,燥热咳嗽,或血虚便结者,加川贝母30g,麦冬30g,玉竹30g;痔疮,便血者,加丹参30g,炒地榆60g,炒槐花60g,干荷叶30g;燥热干咳,舌瘦干红者,加款冬花60g,桑白皮60g,地骨皮60g,紫菀30g。如遇感冒及其他疾病发生,应立即停服此药,以免留邪。 



     

    当代名老中医徐景藩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1078人已访问

      方名:安神煎 
      药物:炒陈皮6g,法半夏10g,胆星6g,石菖蒲6g,郁金10g,朱茯神15g,莲子心6g,龙齿20g,酸枣仁15g,炙甘草5g,麦芽30g,大枣10枚,黄金首饰6~10g。 
      主治:失眠 
      制法:黄金首饰穿线,缚紧,置砂锅内,加水1000ml,煮沸后文火续煎1小时。其余诸药放入水中搅拌、浸泡,文火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水不够时可略加,煎成200ml。 
      用法:每日1剂,日服1次。临睡前温服。服药后,以温热水洗脚后就寝。

      验案:徐某,男,52岁。1986年5月4日初诊。患失眠2月,持续加重,渐至彻夜不寐,白天感头昏脑胀,无法工作,食少、消瘦、乏力。曾服镇静安眠西药无效。处以上方,5剂后即能入睡,再服5剂,每晚能睡6小时左右,精神转佳,遂恢复正常工作。

      按语:本方所治失眠者多因精神紧张,心情不愉快而致,气郁不舒,影响脾气之运化,聚湿则成痰;或因气郁化火,煎熬津液,亦可生痰。明·戴思恭认为:“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同时指出,“理痰气”为治疗本病的“第一要义”。方用陈皮、半夏、朱茯神、甘草,取二陈汤之义,燥湿化痰,同时朱茯神还有宁心安神之功;加胆星增强化痰的作用,并能清热;菖蒲、郁金、莲子心清心化痰解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石菖蒲具有镇静作用;龙齿镇心安神;酸枣仁宁心安神;麦芽健脾和胃消食;另以金器置药中煎煮,其义在于取其“微量元素”,须用真金。诸药合用,有燥湿化痰,清心安神之功。本方证的审证要点为:要有痰湿内停之象,证见胸闷、头痛、厌食等。临证之时,如见舌质红,口干者,可去陈皮,加天冬12g,麦冬12g,何首乌12g。



     

     

    当代名老中医任达然、彭静山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1031人已访问

      任达然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方名:高枕无忧丹 
      药物:生地60g,酸枣仁60g,煅磁石45g,茯苓60g,茯神60g,黄连10g,阿胶60g,鸡子黄4枚,琥珀末10g,知母60g,川芎4.5g,远志45g,甘草10g。 
      主治:失眠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以猪心血和之,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粒重1.5g。或以上方剂重的1/5~1/4水煎服。 
      用法:每晚临睡前2小时3~4粒,灯芯汤送下。如作汤剂,则每日1剂,日服2次,下午3~4 时服头煎,晚间临睡前服2煎。 
      验案:李某某,男,42岁。失眠3年,终日头昏,记忆力衰退,寐则多梦纷纭,甚则通宵不眠,精神恍惚,舌红苔薄,脉细弦。服用高枕无忧丹2周,睡眠基本恢复正常。

      按语:本方为酸枣仁汤与黄连阿胶汤加减而成。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虚阳困扰中宫,心火上炎而心神不宁。临床特点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治当以滋阴清心安神为原则。方中酸枣仁养肝血、宁心神,配以川芎疏肝理气,一收一散,相反相成;更以知母、黄连清热除烦,制川芎之辛燥;生地、阿胶、鸡子黄滋阴,使亢阳有所附;茯苓、茯神、远志宁心安神;磁石、琥珀镇心安神。猪心血和药,取“心者入心”之义,为诸药之引。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清热,镇心安神之效。 
    彭静山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方名:枸杞枣仁汤 
      药物:枸杞30g,炒枣仁40g,五味子10g。 
      主治:失眠 
      制法:上药3味和匀,分成5份。 
      用法:每日用药1份,置于茶杯中,开水浸泡,当茶频频饮之。或日饮3次,每次至少50ml 。 
      验案:宁某某,男,45岁。患心动悸,发作无时,夜寐不安,倦怠乏力,面色微黄,形体消瘦,舌无苔,脉结代,每分钟心脏早搏八九次。予上方,嘱当茶饮。3天后脉律转齐,睡眠亦安。服药1月,诸症皆除。

      按语:本方以药代茶频饮,既可免去煎药之劳,亦可达到治疗之效,且服用方便。其适应症为心血不足,肾阴亏损之失眠,可见虚烦心悸,夜寐不安,梦遗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枣仁、枸杞子补肝肾,养心血;五味子敛心气,滋肾水。全方药少力专,滋补肝肾,养血安神。运用本方,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调整用量或加减药味。如心律不齐,而失眠较轻者,枣仁、枸杞子量宜相同;单纯失眠者枣仁量宜大;胃酸过多者,可去五味子,加白豆蔻5g。服药时,可适当加入白糖或麦乳精以调味。



     

     

    当代名老中医凌一揆、董建华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959人已访问

      方名:琥珀合欢白芍汤 (凌一揆)
      药物:琥珀0.6g(研末冲服),合欢花9g,白芍9g。 
      功效:安神解郁,养血柔肝。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 
      方解:思虑过度则伤脾,脾血亏损,血虚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心神,阴液亏耗,无以上承于心,五志之火无制,而君火更亢,阳不入阴,致使心神不安而产生失眠、多梦、神疲、舌红或淡红、脉细弱或细数诸症。本方琥珀安五脏,定魂魄,镇惊安神,为君药;辅以合欢花安神解郁,入脾补阴,入心缓气而令五脏安和,神气舒畅;再佐以养血柔肝益脾之白芍,用其苦入心,微寒泻心火,酸入肝,收敛肝阴。全方药仅三味,但组方严谨,疗效确切,尤其以血虚阴虚型病人为佳。 
      加减: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与酸枣仁汤合用;热病后期,热邪未尽,阴液已伤者与黄连阿胶汤合用;心肾不足,阴虚阳亢失眠、心悸、健忘、口燥咽干、舌红无苔者,加生地、柏子仁等养心滋肾之品。


      方名:丹参枣仁汤 (董建华)
      药物: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合欢皮各15g,炒枣仁、柏子仁各10g。 
      主治:失眠 
      制法:先用水将生龙骨、生牡蛎和其他药物分别浸泡30分钟,再用火先煎生龙骨、生牡蛎30 分钟,然后纳入诸药再煎,取汁250ml,再加水煎取150~200ml,2次煎出药液共300~450ml 左右,合匀。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验案:徐某某,男,56岁。1987年12月14日初诊。失眠10余年,难以入睡,常通宵达旦不眠,每晚需服10片安眠药始能入睡1~2小时,记忆力减退,稍劳即晕,肢体抽动,两胁隐痛,特由黑龙江来京求治。视其体,形体消瘦,目眶暗滞发黑;察其舌,质暗苔黄腻;切其脉,沉细而弦。证属肝肾阴虚,心火独亢,心肾不交。予丹参枣仁汤加生熟地各10g,珍珠母(先下)15g,黄连3g,白芍10g。服7剂后,不服安眠药已能入睡,头晕肢抽胁痛等症也随之减轻。再以原方去珍珠母、生熟地,加当归、菖蒲、炒远志各10g,继服7剂,晚上已能安静入睡,精神转佳,症状消失,高兴而归。嘱其继续服药,以资巩固。


      按语:失眠多与肝肾有关。心藏神,赖肝血以养,需肾水以滋。肾藏精,肾虚则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志不宁,因而不眠。若情志所伤,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火动扰心,神不安宁亦致失眠。临床上需根据全部脉证,审因论治。本方系自拟经验方,适应于心肝火旺,心肾不交的失眠。其审证要点为:心烦不眠,难以入睡,睡即多梦,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细弦数。方中丹参入血,既养心肝之血,又凉血分之热,从而起到安神作用,为本方主药;炒枣仁养肝血;柏子仁补心阴,生龙骨、生牡蛎镇静以增安神之功;夜交藤清虚火安心神;合欢皮化痰浊宁心神。临床运用,尚需随症加减:若目眶发黑,为肾水虚亏,加生熟地或女贞子;若虚烦性急,加山栀、白芍;若难以入睡,口苦舌尖红痛,加黄连或木通少许;若头晕目赤,加珍珠母;痰多可加茯神、菖蒲;胸胁闷胀,叹息,加郁金、香附;大便不通,加枳壳、槟榔、瓜蒌;时有躁热,面红或眩晕耳鸣,加龟板、磁石、石决明;五心烦热,加功劳叶、地骨皮、知母。

      服药同时,应以清淡而富于营养的饮食为主,禁食辛热油腻之品,以防助火生痰。同时睡前避免饮用浓茶、烟酒,用温水洗脚,以引火下行。保持情绪安定,心情舒畅,解除思想负担。本方以养血安神为主,气虚阳虚者慎用,因邪实内扰者慎用



     

     

    当代名老中医印会河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887人已访问

    方名:除痰安寐汤 
      药物:北柴胡10g,法半夏10g,淡枯芩12g,炙青皮10g,枳实10g,制南星6g,竹茹1 2g,龙胆草10g,栀子10g,珍珠母60g(先下),礞石30g(先下),合欢皮15g,夜交藤3 0g,葛根30g。 
      功效:祛痰(无形)镇静,解郁舒肝,安神除烦。 
      主治:由七情六郁而引起的失眠烦躁,乱梦,头痛昏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无端喜怒啼泣等症。即现代医学所称神经官能症 
      方解:本方系多方精组而成。上可溯源于《内经·素问》之半夏秫米汤;下又能至现代实验室,因今人实验证明,中医除痰药多有镇静作用;中可以归功于许学士的“珍珠母丸”,因本方重用珍珠母。 
      用法:方中珍珠母、礞石二药,须先放入水中煎沸约半小时,然后纳入其余诸药。因此二味为介类及矿物药,非久煎不能奏效。余可按常法煎取浓汁约150ml,煎两次,分两次服用,距离吃饭约一小时,前后均可。 
      加减:头痛甚,中医称为痰厥头痛者,加钩藤30g,菊花10g,白蒺藜15g,赤芍30g,以舒挛镇痛;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12g,生大黄6g以润肠通便;抽搐动风者,加羚角面1g (分冲),以清肝熄风;狂言乱语,躁动不宁,幻视幻听者,则其病已由量变到质变,属于癫狂之症,所谓“精神分裂症”之类,本方须加菖蒲10g,远志6g以豁痰开窍。外加“礞石滚痰丸”6~9g,上午一次服下,下午可得泻下二、三次不等。慎不可睡前服用此丸,因为此药起作用时,可见腹痛泻下,影响睡眠,反滋病变。


      方歌:除痰安寐夏星礞,去火柴芩与栀龙;

                    下气枳青茹涤热,葛珠交合共成功。


      按语:失眠多梦一症,根据旧说认为神魂不安所致,而神魂不安,则主要责之心(藏神)、肝(藏魂)火盛,蒸湿生痰,痰火交郁,故而发生心烦不寐,或寐则乱梦纷纭,大脑基本上得不到休息,经常处于疲劳状态。人非铁石,大脑更是精密度最高的器官,久之则变生百出。我曾统一将之称为“神志病”,意即由“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善、怒、思、忧、恐)等相互交杂、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疾病。这类疾病,少睡多梦实为最根本、最主要的症状,愈此则诸症减轻,而本方则主要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古语有:“心病还须心药医”之说,药物的作用,终是“外因”。治疗本病除服药以治其标外,更主要的还是消除病人“五志过极”(七情)的致病宿因。否则,病本不除,“内因”还要起主要作用。



     

     

    当代名老中医张琪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2705人已访问

    方名:潜阳宁神汤 
      药物:夜交藤30g,熟枣仁20g,远志15g,柏子仁20g,茯苓15g,生地黄20g,玄参20 g,生牡蛎25g,生赭石(研)30g,川连10g,生龙骨20g。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心烦不寐,惊悸怔忡,口舌干燥,头晕耳鸣,手足烦热,舌红苔薄,脉象滑或弦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内经》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临证观察不寐多由五志过极,心阴暗耗,心阳亢奋所致。本方用黄连以清心火,生地黄、玄参滋阴潜阳,更用龙牡、赭石以潜镇阳气,使阳入于阴。然此病日久,思虑过度,暗耗心阴,故再用远志、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不寐常见初睡之时忽然跳跃,似惊而醒,有似心虚胆怯而实非,乃阳亢阴亏,初入之时交合浅而脱离快,自然阴阳不能相济而复醒。因此,除滋阴潜阳外,必须用黄连以直折心火,从而达到泻南补北、心肾相交、阴平阳秘之目的。 
      加减:若阴亏甚,舌红少苔或无苔者,可加麦冬15g,百合20g,五味子10g;情怀抑郁,烦躁易怒者,可加合欢花15g,柴胡15g以解郁安神;兼大便秘者多为胃家郁热,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可加小量大黄以泻热和胃。


      方歌:潜阳宁神夜交藤,枣柏远志连茯苓;

                     龙骨牡石玄生地,阳入于阴心神宁。


      验案:王某,女,47岁,病一年余。心烦不寐,近两个月病情加重,彻夜不能入睡,烦躁多怒,自汗,手足灼热,大便秘结,经用中西安神镇静之剂皆未收效。察其面色不荣,精神萎靡,自述不能入睡,至夜则烦躁难忍。舌光红少津无苔,脉弦数。此属心火上亢、肾阴不济之证,宜清心火、滋阴潜阳,乃出潜阳宁神汤。初服6剂,心烦不寐收效,夜间安稳,能入睡3小时左右,但仍大便秘结,遂原方加文军5g,嘱继服12剂。复诊病情明显好转,大便通畅,保持日一次,能入寐4小时以上,心烦消失。又服10剂,睡眠恢复6~7小时,诸症消失而愈。


      按语:不寐一病临床颇为多见,病机亦错综复杂,有心脾两虚者,有胆郁痰扰者,亦有胃气不和者等等。临床上尤以阴虚阳亢、心肾不交者居多,往往缠绵难愈,难以骤效。久不得寐,势必耗伤心阴,使心阳更亢,复不得入于阴,而不成寐。潜阳宁神汤正是基此而立方。临床施用,要有方有守,循序渐进,待阴气得充,亢阳得平,心神安定,卧寐必宁矣。



     

    吴一纯教授辨治失眠症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523人已访问

    吴一纯教授,国家首批中医师承制导师,军队首位中医研究生导师,我校中医事业的奠基人.德行高尚,学验俱丰.他提出发展失眠证临症学术分两步走的学术观点:①中西医结合;规范中医证候,提高群体病例的诊治水平.②注意情志因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个体病例的诊治水平.在辨治失眠症方面也积有颇多经验,谨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1 心神不宁和阳不入阴是失眠的病机关键 
        
    此认识既来源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来源于对中医睡眠理论的研习.中医睡眠理论主要有阴阳说、卫气运行说和神主说三种,卫气运行说可涵括于阴阳说之内.阴阳说认为: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神主说认为:睡眠和醒觉由神的活动主宰,正如张景岳所说:“盖寐本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故诊辨失眠关键就在于寻找心神不宁和阳不入阴的原因.

      2 诊辨以虚实为纲

      失眠见症繁杂,病因与表现交织,脏腑阴阳气血各层次的正虚邪实错杂出现.如何提纲携领地辨析此种状态,是临证技术的要点所在.吴教授推崇张景岳将神不安的原因归纳为“邪之扰”、“营气之不足”的观点,提出以虚实为纲,辨识机体状态,可以执简驭繁,迅速理出头绪.
         
      3 调治注重胆胃

      失眠多为虚实错杂之证,治疗当以调理为先,调治胆胃是吴教授治疗失眠的巧法.①胆:胆为中正之官,清净之府,主决断.肝胆相连,性喜宁静而恶烦扰,喜通利而恶壅郁,一气贯通,其功能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临床所见,失眠患者普遍伴有情志异常;相当多的失眠系由情志异常引起;而情志异常之人多有胆府不宁的见症.温习古籍,《中藏经》就有“胆冷则无眠”的记载;《太平圣惠方》强调胆虚不得睡;《严氏济生方》主张胆气实热不得睡等,反映胆的寒热虚实都可能成为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故调治胆府为治疗失眠的一大法门,胆虚胆冷用千金温胆汤为基本方;胆实胆热用黄连温胆汤.②胃:与脾同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间接成为阴阳顺接与运行的重要环节.早在《内经》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著名论断.临证见饮食不规律的失眠患者多有胃不和表现,如嗜食肥甘、浓茶、香烟,多湿热、痰食积滞于胃,胃不和则失眠作.常人也有睡前过饱、过饮浓茶等导致失眠的体验.常用半夏秫米汤、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达原饮化裁.
         
      用药经验

      ①酸枣仁:有生熟2种.《本草蓬原》云:“酸枣仁,熟则收敛精液,故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证.”后世不少医家尊崇此说,认为生枣仁治嗜眠,熟枣仁疗不寐.吴教授认为,生熟枣仁都有较好的安神作用,均为治疗失眠的主药.生枣仁用于肝胆虚热或郁热之失眠,一般用量在20g以上;炒枣仁用于肝血不足或心血不足之失眠;虚实夹杂时还可生、熟枣仁并用.②半夏、夏枯草:半夏辛温,入脾胃肺经,有和胃化痰之功,故可治疗胃不和与痰湿扰心之失眠.吴教授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将半夏作为治疗失眠的主药之一,一般用量在20g以上.但半夏性燥易伤津液是其弊,阴虚之人少用或不用.也常配夏枯草以佐其弊,并增强调阴阳、促睡眠之效.夏枯草辛苦性寒,入肝、胆经,有清肝明目、清热散结之功,可治疗肝热、肝阳之失眠.半夏、夏枯草相伍治疗失眠,源于《医学秘旨》,吴教授欣赏并在实践中有所发展.认为半夏性温,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性寒,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一寒一温,调胆(肝)胃、平阴阳,交通季节、顺应阴阳而治失眠.常用半夏20g、夏枯草24g.胃气不和时加大半夏用量;肝阳肝热时加大夏枯草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