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资管深度报告:理财转为大资管,私银变为子公司,机会在哪?

 qhxsina 2015-02-27

银行资产管理深度报告:

理财转为大资管,私银变为子公司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作者 杨荣


引言 :理财资管 —— 一架待跑的马车


2014年12月,银监会向商业银行引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征求意见稿)》),把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本着为客户利益服务的原则,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为客户提供的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截至2014年6月30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资金账面余额12.65万亿,较年初增长23.5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从数据来看,我国银行业理财资金余额占总资产的比重较低,国内平均水平为6.75%,而同期国外商业银行的占比都在30%以上,我国招商银行理财资金余额占比最高,约为19.8%,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注:1.国内银行数据来源于各行年报,银行业总资产和理财余额来源于银监会,存款余额来源于人民银行(单位:亿元) ;工行数据不含结构性存款。2.国外银行数据来源于各行年报(瑞银数据换算为美元) ;理财栏口径为 AUM(单位:百万美元) 。


按照最新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有多种分类,分别按照是否保证本金兑付、是否估值和存续期是否开放等标准。商业银行还推出另类投资理财产品、股权类理财产品、项目融资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以及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以满足客户多样化、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需求。见表2



数据来源:《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4 年 12 月


此外,按照发售对象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还可以分为一般个人客户产品、高净值客户产品、私人银行产品和机构客户产品。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续和募集情况


1、按照是否保本划分,在发行数目上,商业银行保本固定型理财产品占比11.33%,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20.55%,合计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31.88%,非保本性理财产品占比68.12%。非保本性理财产品占多,见表3。


2、按照理财产品运作模式划分,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较大,截至2014年6月30日,其占理财产品余额的比重约为77.08%,开放式净值型和封闭式净值型占比较低。见表4


3、理财产品期限结构。


在存续理财产品中,中短期理财产品(这里指产品期限在6月(含)以内) 数目占比为81.29%,1年期(含)以上理财产品数目占比为1.44%。而且3个月(含)以下理财产品募集规模2014年保持70%左右的增幅。而且中短期理财产品多为封闭非净值型,可以看出理财客户短期投资理财需求旺盛,对流动性要求较高。


4、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分布情况


理财产品投资品种多为短期流动性较强的货币、债券、存款等品种,这吻合投资者对短期高流动性理财产品的需求,截至2014年6月30日,理财资金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现金及银行存款和非标准化债券的比重分 别为39.81%、28.68%和22.77%。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为6.48%。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资产管理,需要更广泛的、分散的资产配置,权益类资产配置将会增加。见表6


5、理财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情况


根据最新征求意见稿要求,理财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是国家支持实体经济的一大基调,在这一精神要求下,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直接融资工具,对接企业融资需求。目前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实体经济主要通过以下直接或间接方式: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部分权益类资产、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信贷资产流转项目、商品类以及部分其他资产。数据显示,目前理财资金投资商业、金融等服务业较多。见表7


6、商业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情况

目前监管层对于商业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持谨慎态度,并不断要求银行理财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最新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资金入市做如下规定:理财资金投资不得有以下行为:


第一、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

第二、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

第三、对于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及机构客户的产品,不受本条控制。


另外,考虑到银行资金通过券商、信托等通道入市的可能性。征求意见稿规定,理财资金运用应以直接投资为主,确实需要利用通道投资的,原则上仅可嵌套一级通道业务,杜绝多重嵌套多重投资模式。进一步约束 银行理财资金入市。

当前情况下,银行理财资金入市主要通过曲线渠道:

第一、投资券商两融受益权,券商两融受益权一般都有高质量资产作保证,风险较低,收益率较高,是银行、基金、资管青睐的投资品种。但是目前监管条例规定不允许银行使用表内资金投资券商两融受益权,但是 表外资产不受约束。据估计,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两融受益权规模为3000亿,在近期股市行情持续走强的情况下,券商融资需求也在增加,未来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两融受益权的规模将随着股市走强而扩大,需要警惕的是监管层对于股市高杠杆的严格控制。

第二、投资伞型结构信托,即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认购信托计划优先级收益权,获取优先固定收益,融资客户认购劣后收益权,根据证券投资信托投资表现,获取剩余部分收益。优先级买入方主要为银行,劣后级投资者主要为私募和高净值股票投资者,伞型结构信托杠杆最低位1:2,最高为1:5,数据显示,目前伞型结构信托规模为1500亿,因此,粗略估计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伞型结构信托入市规模约为750亿到1250亿,整体规模不大,但是发展速度很快,近期部分地区证监局开始叫停新增伞型信托,表明监管层对于股市杠杆的担忧。

第三、二级市场股票结构化投资产品,银行筹资资金作为优先级,财务投资者作为劣后者,二者形成资产管理计划,进行二级市场买卖。这一产品和伞型结构信托类似。

第四、银行与基金公司可以借道 QDII,设计境外 SPV 模式,投资于目前的国企混合改革。

第五,PE 二级市场基金,首先银行募集资金投资资产管理计划,与基金公司引进的投资者共同组成 PE 二级市场基金,前者为优先级,后者为劣后级。此项目募集时间较长,一般为 1-3 年。

7、监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

2014年12月初,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媒体和金融业主要关注点包括“打破刚性兑付”和“允许商业银行以理财产品的名义开立资金帐户和证券帐户等相关帐户,鼓励资产产品开展直接投资”。而且2015年商业银行法的修改,也有可能对这些方面进行重新立法,这或许为银行理财业务带来新的机遇。

当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仍以封闭式非净值型为主,截至2014年6月30日,其占比已经达到了77.08%,这种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经常存在刚性兑付。一方面投资者缺乏相应的投资知识,传统的思想使得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对理财产品的购买条款理解不足,误以为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就是保证收益率,在收益率不及预期甚至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投资者与银行的纠纷;另一方面,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也存在不尽职的情况,投资者教育不到位,在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不及预期甚至出现本金亏损 的情况下,银行为避免纠纷也多做出兜底等刚性兑付行为,投资者也会不再关注理财产品的风险,将其当作存款一样进行投资。此外我国利率管制和高利率也为银行理财资金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收益保障,一旦利率市场化加速,利率降低,银行理财产品当前的高收益也会面临挑战。

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重要措施之一,实现理财产品净值化。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中非净值化产品占比为94.87%,净值化产品占比为5.13%。净值化产品有利于提高理财资金投资透明度,有利于投资者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目前,理财产品净值化受到诸如投资品种的限制。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理财产品资产约有68.49%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现金及银行存款,非标债权约占22.77%,协议存款和非标债权由于缺乏良好的流通市场,其风险定价不够成熟,未来改革的方向是资产证券化,为其提供资产定价和交易的平台,促进理财产品的净值化。

其次,实现理财产品向资产管理的转变。2013年10月份,部分商业银行开始试点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和银行发行资产管理计划。通过与理财产品的对比可以看出,银行资产管理计划主要特点有:定期公布净值、客户承担风险、透明度高。这也是《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的体现,实现理财业务真正回归到代客理财,达到“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效果。在试点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诸如,预期收益率仍然继续误导投资者,信息披露不完善。

最后,推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型理财产品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各类金融衍生品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型金融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结构性产品的固定收益投资部分在会计核算上可计入结构性存款,有利于增加银行存款规模;第二,结构性理财产品有助于打破银行刚性兑付,受到银行欢迎;第三,结构性理财产品从原理上是把高风险和低风险的金融产品组合在一起,满足了中等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喜爱。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部门设置


1、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划分


我国目前的理财人群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中短期理财产品受欢迎程度较高。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把一般类的理财业务放到个人金融业务板块,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大零售的优势,主要提供标准化产品;同时针对富裕阶层,商业银行一般设有理财中心,提供半标准化、半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对于超高端客户,商业银行一般设立私人银行或者财富中心,突出其私密性、专业性和专署性,全面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目前我国商行私人银行业务刚刚起步,方兴未艾。同时,商业银行针对不同群体,根据客户分层,结合其他业务部门,推出不同的卡服务和套餐。见表8。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大零售理财发展快速,而且这部分理财需求占到全部理财业务的绝对多数,各大商业银行也争相布局大零售,拓展理财业务。但是针对富裕阶层和高端净值客户的服务还有待发展,这块业务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首先,专业人才缺失,尽管高端理财服务前景很好,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优秀人才从事此项业务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当前,私人定制化服务不到位,仍然以销售理财产品为主,这无法体现和发挥优秀人才的价值;其次,由于国外私人银行等高端理财服务主要通过全权委托代理,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才刚刚试水,短期内难以取得客户信任;第三,当前商业银行收入以利息收入为主,中间业务收入由于利润占比较低,在全行业务板块中不受重视;最后客户分层不明晰,大部分大型、中型商业银行只有零售理财和私人银行两个部门,对于中间富裕阶层没有分层。

2、商业银行理财资管部门设置与业务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资管业务一般包括财富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托管部门以及私人银行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一般组织模式分为三种:挂靠模式、平行模式和独立模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处于刚起步阶段,财富管理多数挂靠于零售部门或者个人金融业务板块下,未来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品牌化。见表9。


一般而言,挂靠在零售部门的财富管理业务属于二级部门,国内多数商业银行属于这种情况,鲜有商业银行把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作为一级部门或者大事业部。美国商业银行经历较多的重组和并购,业务整合明显, 因此将业务设置成大板块模式,类似于大事业部制,大中型银行把全球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作为一大业务板块,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等平行。


美国银行2006年以来经历三次业务调整:2006年-2008年,三大业务板块,全球消费者与中小企业、全球公司与投资银行,全球财富及投资管理;2009年六大板块,存款业务、全球卡业务、住房贷款和保险、全球银行、全球市场、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2013 年五大板块,消费者和企业银行、消费者不动产服务、全球财富及投资管理、全球银行、全球市场。三次业务调整中,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一直作为一级业务板块,说明其对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视,数据显示,美国银行2013年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板块收入和利润占 比分别为20%和26%。另外美国商业银行开展财富管理多通过业务条线子公司制,这与其金融并购有很大关系,比如摩根资管子公司作为摩根大通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尽管如此,其仍然与母公司其他业务部门保持密切关系,可以满足客户全 方位需求。

欧洲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既存在平行模式也存在独立模式。 独立模式以瑞士银行为代表,这和瑞士中立国地位密不可分,中立国地位为瑞士银行带来了大量国际资产管理业务,这也成为了瑞士银行的一大优势。其他商业银行以平行模式为主,比如汇丰银行把全球私人银行、零售银行和财富管理作为两大平行的一级业务板块,足以看出其对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视。在具体业务上,欧洲商业银行多采取 “业务板块+区域” 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业务板块负责制定统一战略和业务规划,大区负责执行,直接面对客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境理财服务发展受到诸如资本管制等限制,而且跨境理财服务对象主要是国内豪客,而非国际富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步伐仍须加快。见表 10


三、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私人银行起源于欧洲,已经经历百年历史,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才刚刚开始,但是发展很快,截至2014年6月30日,16家上市银行已经有13家开通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所在地多为上海和广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管理的资产达到45000亿元,私人银行客户数量也达到350000人,人均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万。另外,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资产净值在千万以上的富豪人数已经达到109万人,比去年增加4万人。中国银行业协会预测到2015年,中国私人银行市场管理规模将达到6万亿美元,占据亚洲一半的市场。可以看出,我国私人银行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目前,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中有13家开设私人银行部,南京银行鑫梅花理财中心类似于私人银行,未来会有其他中小股份制银行推出私人银行。私人银行门槛规模为600万元或800万元,部分大行达到1000万元。从网点数量来看,截止2014年6月30日,中国银行设立33个私人网点,农业银行设立23个,建设银行10个,招商银行34个,平安银行12个;建设银行设立财富中心338个,中国银行设立财富中心273个,招商银行设立财富中心55个。见表11。


1、我国富豪产生背景介绍


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富豪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人下海经商,他们多拥有官方政策支持,接近一半的人来自党政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价格双轨制下的套利机会、外资进入的机遇是他们成功的关键;90年代第二批富豪通过股市获得了财富,但是这部分人大多数没能持续,股市造就了他们,也毁灭了他们;第三批富豪是通过房地产投资积累了大量财富,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他们赶上了第一班车,但是目前这班车也到头了,房地产市场火热的局面暂时告一段落;新兴的产业造就了第四批富豪,以马化腾、马云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富豪靠互联网发家,而且势头仍然很强,同时这种致富路径背后的急功近利和泡沫化也正在显现。当前新的富豪产生来源也很引人注目,2009 年以来创业板和中小板 2012 年以来的强势上涨也带来了一批富豪,他们多通过企业上市,实现资产增值。

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吕鹏的调查分析,当前我国企业主富豪绝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平均年龄53 岁,家族财富传承需求旺盛;大约一半的富豪创业前为个体工商户,这部分富豪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金融投资知识缺乏,全权委托代理对于这部分富豪具有较大吸引力。另外,截至2009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为84.5万亿元,主要资产投资方向以现金、资本市场产品和投资性房地产为主,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资本市场产品市值占比较低,2009年占比为26.6%,这也反映出私人富豪投资金融资产的谨慎,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会不断增加。见图 1

2、我国商行私人银行发展的困境

我国商行私人银行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处在起步阶段,业务不够成熟,由于受到监管制度的束缚、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业务人才等原因,我国商行私人银行业务下一步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在经历了几年快速扩张之后,目前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滑落到私人银行关注度的第六名,而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个人消费贷款、财富管理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但是在西方私人银行业务一般排在一级或者二级,地位足够重要,比如汇丰银行的全球私人银行就作为四大业务板块之一在全球开展业务。

(1)私人银行业务赚钱效应不足

2013年,国内商行私人银行规模大幅增长,中行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增长超过70%,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增长122.97%,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业绩增长点。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较好的招商银行披露,其私人银行业务在2010年实现净利润4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6%。近两年成立的私人银行亏损不断,在跑马圈地的背景下,面临“福矿不富”的困局。但是有私人银行负责人表示,私人银行业务虽然不赚钱,主要因为还在起步阶段,而且私人银行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业务收入,现阶段更重要的是留住客户。目前私人银行的富豪客户主要是创一代、富一代,多为企业主,留住这些客户,就将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公司业务资源,而且有利于降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对于商业银行更加重要。

(2)服务缺失,定制不足

目前,私人银行业务收入仍然以佣金和手续费为主,服务内容局限于风险评估和销售理财产品,私人银行客户虽然受到银行的重视,但是服务不到位的确是客户反映最强烈的事实。西方私人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税务咨询和规划、遗产咨询和规划、房地产咨询等。国内由于专业人才缺失,对私人银行定位不清,监管束缚等原因,私人银行无法全面展开。另外,高净值人群对财富保障和家族信托的定制需求也不断增强,国内只有招行等少数私人银行刚开始这方面的尝试,短期内还难以形成规模。国内金融自由化需要进一步前进,这将有利于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比如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摩根大通银行的子公司对外宣传的一大优势就是与本行其他部门开展密切合作,满足客户全方位的服务需求。国内平安银行等依托背后金融控股公司可以灵活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这将是开展定制服务的一大优势。

(3)专业人才缺失,瓶颈束缚严重

私人银行业务具有私密性、专属性和专业性,以满足私人银行客户对于财产安全和定制化需求。西方私人银行为客户配置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一般为40岁左右,具备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学历高,多数从事过投行、信托、财富管理等专业性工作,一名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对接少数客户,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目前,我国商行私人银行专业人才不足,且缺乏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

3、私人银行未来发展路径

在泛资管时代,以资产管理为核心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未来商行私人银行发展的一大方向。目前监管层为了顺应市场和客户需要,在准入门槛和政策监管等方面做出了宽松的要求,但是从趋势上来看,政策倾向于证券公司和保险资管机构,资产管理牌照全面放开,投资范围逐步扩大。面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介入,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需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资管经验,完善业务体制,加强风险管理。未来私人银行业务有以下五大发展模式。

(1)完善现有委托代理模式

现有监管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要按照独立性原则,客户委托财产独立于资产管理人和资产托管人的固有财产和其他财产,私人银行破产清算时,客户委托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在监管制度要求下,商业银行不断完善私人银行现有委托模式,比如加大定制化服务能力,浦发银行私人银行为客户推出的“专属投资帐户”,平安银行依托平安集团全牌照优势推出的家族财富传承业务。在现有委托代理模式下,做好客户分层,对不同地域、不同资产规模的客户实现一对一的服务,既降低服务成本,又提高服务效率。

(2)发展全权委托代理模式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有一半是通过全权委托代理进行的,目前我国全权委托代理模式刚刚起步。当前我国开展全权委托代理业务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中国企业主富豪受教育水平偏低,只有少部分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而且金融投资知识缺乏,这也为私人银行开展全权委托代理业务创造了需求。招商银行今年5月份推出全权委托代理业务,客户资产起点3000万,私人银行直接为客户进行一对一的定制服务,只需定期向客户报告交易和净值,不需客户授权就可以直接为客户进行资产配置,大大节约了客户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全权委托代理的盈利模式为收取管理费和业绩分成,摆脱以前通过产品销售实现的佣金模式,实现更密切的客户关系。这类业务主要适用于私人银行客户分层中的塔尖客户群。家族信托业务是全权委托代理的一个特殊业务,目前我国富豪多为富一代,财富通过自身创业实现,作为企业主,富豪们对于家族财富传承有特殊需求,目前,招行等商行私银部也开始试水家族信托业务。

(3)私人银行独立持牌经营

私人银行业务独立持牌经营是指私人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内设功能性机构,具有独立经营、自主核算和独立内控;具有管理和经营双重职能,直接对外开展业务。如果允许私人银行独立持牌经营,商业银行必须赋予私人银行自主经营、自主核算的独立地位,将私人银行业务银行零售业务分离,同时对私人银行业务也要进行直接监管。

(4)成立私人银行子公司

目前,美国金融公司的私人银行业务,多是在一级或者二级以下业务单位开展,这根源于美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和金融并购。我国银行和非银金融公司设立控股子公司,独立经营资产管理业务,这也是未来私人银行未来发展的一个模式。此前,私人银行等业务部门已经完成事业部制改革,从监管层的考虑来看,下一步改革
的方向是子公司制改革,子公司制改革实现私人银行独立法人资格,这将更有利于各业务风险隔离和分业监管,对私人银行从业者的业绩激励也会更高。

(5)将信托制度引入私人银行业务

个人和家庭在财富管理和传承上的需求为私人银行开辟家族信托或个人信托业务提供了动力,监管层面上,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但是另有规定的除外,私人银行开展全面委托管理业务,正是建立以信托关系为基础,为客户提供资产保值增值、家族财富管理、咨询管理等服务。

(6)走出去,服务全球客户

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软肋所在,目前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汇丰银行以及瑞士银行均把理财资管业务当作全球业务开展,尤其像汇丰银行的“业务板块+区域”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把全球业务分成欧洲、香港、其他亚太地区、中东和北非、北美、拉丁美洲六大区域,按照业务板块的统一要求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渣打银行把全球业务分成香港、新加坡、韩国、其他亚太地区、印度、中东、亚洲、英美欧洲八大区。德国商业银行把全球业务分成德国、其他欧洲国家、美国、亚洲、其他五大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上走出去步伐较慢,除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很少在海外开展业务。理财资管走出是必然趋势,因为国内市场总会出现饱和,商业银行走出去开展资管业务有助于整体上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资管业务走出去主要面临以下困难:第一,资本管制严格,即便客户有跨境理财需求,我国商业银行业很难满足;第二,缺乏面向全球的金融人才,走向国际开展业务,最基础的是要了解国际金融环境,培养优秀人才是当务之急。我国未来应当出现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商业银行,除五大行之外,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是未来走出去的良好标的,中信银行通过100%控股中信国际金融,实现银行业务和资管业务走出去;招商银行在香港、新加坡都有开展业务,并且其新加坡私人银行中心也即将开业,未来招行将在伦敦、纽约、卢森堡等地开设私人银行中心,遗憾的是,这些海外私人银行中心主要服务国内富豪,并不面对国际客户。

总体上看,我国私人银行还没有发生质变,如何突破传统的理财销售模式是当前私人银行发展的关键,而突破的关键又在于银行经营全面化,即拥有全牌照的银行将具有优先发展的条件,国内目前平安银行、中信银行依托背后金融控股集团,可以为私人银行客户跨越银行、资管、保险、信托、税务等全方位服务,真正做到专属性和专业性。招商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最为可观,其私银客户远超其他中小股份制银行,并与国有大行齐头并进,而且其创新基因更强。当前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情况与我国银行业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引导下,银行业越来越重视中间业务收入,比如投资银行、理财资管等。目前私人银行业务仍然处于挂靠于零售部门,部分商业银行抱有不落后的态度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利润增长点,相反它却成为了非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增长的保障。


四 、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资管业务未来发展方向


从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首款理财产品算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理财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达到14万亿,满足了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实现了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吸纳了部分居民储蓄和理财资金,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带来竞争压力,2014年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和理财资金规模同时下降。在降息通道已经打开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出现微降,发行数量也有小幅减少。单纯依靠投资债券和货币市场,很难再为投资者取得满意的投资回报。此外,在利率市场化和民营银行的冲击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收入,理财资管业务是其中重要一项。

资产管理人(Asset Manager):除银行外,基金、券商、保险和基金都可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其中券商、基金、私募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比较成熟,银行业理财资管转型是未来的大方向。资产管理人负责通过构建投资组合和风险控制,是资产管理行业产业链最重要一环。

产品设计者(Product Architect):广义的产品设计者,银行、券商投行、保险等都可以担任。

产品销售(Product Marketing):银行和券商拥有最多的网点,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又增添了新的销售渠道,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并不能取代传统银行网点,“面签”的出现更不会让网点消失,相反网点会担任新的重任,网点和网络银行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高端产品销售需要依靠专业销售人员,为此,未来需要增加网点的理财顾问水平和数量,零售业务和标准化理财产品的销售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银行的传统网点和新兴的直销银行将在未来发挥不同的作用,这也是银行业开展资管业务所拥有的独特渠道优势。


产品购买者和资产拥有者:银行业拥有最丰富的客户资料,结合渠道优势,能够实现联动效应。


以上可以看出,银行业开展理财资管业务最大的优势在于产品销售和客户数量,最大的劣势在于资产管理能力。基金和券商拥有相对完善的投研体系,经营比较成熟,但是银行的销售渠道也是基金不可缺少的依赖。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资管业务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1、着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个人理财业务覆盖广大的零售客户,可开发业务规模大,而且产品以短期为主、风险低,利润率高。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十年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十年,而个人理财业务将是零售业务重要的一环。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客户和市场分析

个人理财业务受众范围广,在开展业务前应做好客户心理分析,研究其生命周期、顾客活动周期;进行市场分析,把握投资者理财需求和市场导向,实现向“以客户为导向”的转变;建立客户分级管理体系,按照差异化原则,提高理财产品销售的针对性,为此需要更多考虑客户风险偏好于产品风险的匹配度,对大众客户提供标准化、稳健型理财产品,对中高端客户提供半标准化、半定制化产品,为高净值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全面定制化服务;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观念,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客户关系维护,定期对客户进行拜访,提升服务品味。

(2)拓展服务渠道,完善服务方式

在零售时代,商业银行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零售渠道建设。商业银行现有渠道主要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物理网点和ATM,商业银行不仅要完善现有渠道,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多渠道的联动效应,提高服务水平。另外,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新的零售渠道,拥抱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势不可挡,互联网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消费和娱乐的重要工具。理财业务拥抱互联网,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产品宣传和销售范围,简化手续环节;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互联网化有利于发挥自身客户优势,降低营业网点等物理成本,更好地融入互联网金融,降低新兴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务带来的压力。

当然,互联网渠道的出现也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做到风险提示充分,避免误导投资者,其次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为客户负责,最后要做到完善的信息披露,包括产品类型、投资方向、管理人背景、风险揭示等。除销售端的服务提升外,银行理财的资产端的能力也有待提升。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线管理能力,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做到表内资产与理财资产相分离,理财账户单独核算、独立运营,做好理财产品期限匹配,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

(3)提升自身投资和研究能力,降低通道依赖

《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进行进一步规定,鼓励商业银行直接投资,最多使用一层通道,避免层层嵌套,降低投资和交易成本,减少杠杆。据初步估计,券商托管的通道类业务高达8万亿,银行理财资金是主要的来源。去除通道、转向直接投资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投资和研究能力。研究分析、投资和交易能力是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资管业务不可或缺的能力,较强的研究能力为投资和交易提供基础保障,这也是投资者非常看重的一面。与基金、券商相比,银行业由于长期受到严格监管,对资产管理涉足深度无法与基金、券商相比,这也是制约银行业资管业务的重要因素。当前理财资金主要投资债券和货币市场,权益类投资较少,而且商业银行多借助通道进行多元化投资,而资管业务投资方向几乎覆盖所有市场投资品种,商业银行需要在投研方面提前布局,不断提升代客理财的能力。可以考虑的一种形式是,银行资管投研可以模仿基金公司,在建立自身投资和研究部门的基础上,依托券商研发部门,等于壮大了买方力量。


2、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丰富资产管理产品线

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理财资管业务与券商、基金和信托等专业性资管机构相比,有明显的劣势,首先是监管层的限制很严,尤其是对权益类投资品种的限制,这极大限制了商业银行对产品线的丰富。从金融自由化趋势来看,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股票、金融衍生品等权益类资产的限制将会打破。目前,按照监管允许的原则,商业银行可以在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和结构化理财产品方面发力,一方面可以打破刚性兑付,减轻商业银行兑付压力;另一方面迎合投资者需求。商业银行在自身投研基础上,开发针对高净值人群的理财产品,比如招商银行针对金葵花客户推出的“金葵花”焦点联动系列产品,产品覆盖股票、债券、存款、黄金等品种。在多样化产品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囊括财富管理、养老、旅游娱乐等多重领域。

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是一种新型的创新金融工具,2013年银监会开始组织部分商业银行试点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业务,2014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已有20多家商业银行参与试点。中国银行新推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对接中铁二十三局,以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七条对商业银行开展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提出要求,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应坚持投资资金与企业融资需求的直接对接,单独建帐管理和风险隔离,资金投向明确,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由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对于银行贷款具有替代功能,监管层乐于看到理财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这也是政策性金融的体现。但是商业银行在从事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时,会考虑利润因素。

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一是净值型理财产品,二是结构型理财产品,三是高端客户理财产品。

3、改革部门设置,对理财业务进行分层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资管部门多隶属于零售或者个人金融板块,独立性和重要性地位不高。理财业务部门改革应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变革而进行,在非利息收入不断受到重视的条件下,理财业务部门,包括资管部门和私人银行部门应该获得更多的独立地位,因此在部门设置上把大资管部门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级部门。按照客户分层的原则,个人理财业务可以放在个人金融或者零售金融板块,为个人客户提供标准化金融产品;为私人银行部门配备专业私人银行家,并提供业务后台支持,以保证私人银行的私密性和专属性;资产管理部门可以更好的发挥与其它业务部门的联动效应,包括产品开发和销售,为该类客户提供半标准化、半定制化的服务。

另外一个重要的改革思路是子公司制度,实现法人独立运营。目前监管层对于理财业务、私人银行部门的子公司制改革已经取得一致意见,未来将主要进行试点2013年底,交通银行资产管理部宣布探索事业部制改革,2014年7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行理财实业部制改革 开始全面推动,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450多家银行完成理财业务事业部改制。事业部制改革对银行理财业务部门的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理财业务部门经营决策权和一定程度的人、财、物支配权。从实际效果看,改革之后,银行理财部门仍然银行内部,没能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和独立经营决策,内部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仍受制于银行业平均水平,这是的银行理财资管无法与资管同业展开更好竞争。

银行理财业务部门和私人银行部门下一步将从事业部制过渡到子公司制,目前中信银行等银行拥有资管子公司。子公司制改革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独立经营决策,子公司制具有更好的风险控制的效果,可以将破产风险控制在银行外部;另外更高的独立性也有利于理财资管业务真正回归 “代客理财”,消除投资者心目中的银行保本的影子, 打破 “刚性兑付” 。

第二,回归本源,强化激励。银行理财资管业务作为非传统银行业务,通过子公司制独立运营,有利于理财资管业务回归本源,以往银行为了存款而冲时点,手段之一就是通过理财业务。理财业务的回归有利于同业竞争和分业监管,银行理财业务独立法人经营,有利于理财资管与券商、基金等资管公司展开公平竞争,同时也有利于分业监管。此外,作为理财资管公司,其薪酬考核也将更多按照同业标准,这将对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有所提升,同时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更高。

4、理财下一个十年,大小行区别应对

过去十年,银行理财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变化,2014年理财规模已经达到了约14万亿元。受政策和套利和监管影响,银行理财呈现出畸形的发展路径,未来十年,我们相信理财产品低风险、高收益的情况一去不复返,银行理财业务回归代客理财、转型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业内和监管层的一致共识,这既是一种回归正路,也是向更高层次的迈进。

在新的局面下,大行和中小银行以及城商行开展理财资管业务应区别对待,未来十年,大行在市场中仍将占主导地位,主要以开放式、净值型和结构类为主,其客户优势更加显现,信誉优势也将对客户产生吸引作用,传统渠道优势在客户服务方面会有新的作用,但同时,产品净值化以后,管理规模大也将是大行资产管理的一大难题,规模太大,势必会影响产品收益率;相反,小行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资产管理规模小,而且未来资产管理业务拼的是管理能力和投资能力,规模并不是最主要的,小行的劣势主要是客户渠道和信誉无法与大行相比,以及产品工具偏少,因此小行更需要努力提升投资和研究能力。
小银行做资产管理需要突出差异化特色。第一,做强固定收益率资产,向净值型产品转变。固定收益率产品具有较高安全性,通过净值化,又可以提高产品流动性,形成安全性和流动性兼备的差异化特色,在留住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吸引新的客户。第二,跨界合作,拓展销售渠道,丰富产品线,通过券商、信托等渠道,拓展投资品种,弥补工具不足的缺陷,同时通过其他商业银行,拓展销售渠道。大银行具有强大的国家信誉以及客户优势,拥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和产品线,良好的信用风险控制。国内大行一般都会有下属子公司,包括信托、基金、保险、券商、资产管理公司等,这也是大行开展理财资管业务的独特优势。

5、探索建设理财二级市场,促进产品流通


早在2009年,就有银行向监管层和中债登提议,建设理财二级流通市场.初衷有三个方面:第一,实现投资者进场交易,一项流动性强的资产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远超过弱流动性的资产,理财产品的流通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扩大理财业务规模;第二,实现银行间互相买卖理财产品,此举将有利于弥补中小银行产品线不足的缺陷,但是潜在的利益输送和风险控制是监管层主要的隐忧;第三,延长理财产品期限,提升理财产品透明度,活跃理财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多以中短期期限为主,但是投资项目期限多为三至五年,严重的期限不匹配,银行多通过关联交易和不断募集资金来避免资金断裂。从最新的监管动向来看,第二个方面暂时无法实现,《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七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本行或他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而且此前银行理财产品通过内部关联交易调整期限的作法也将因此受到较大限制。但是第一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的功能的实现 具备更大可能。

为实现理财产品的可交易,银行需要完善理财产品的标准化定价和净值化。途经之一是将理财产品做成基金产品,并上市交易。为此监管层和银行业都需要做出调整,监管层需要放宽理财资金的投资限制,扩大投资品种,目前,实现理财产品净值化主要通过投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投资品种过于单一,银行业开展资管业务无法同基金、券商展开竞争;银行业需要配备高素质的投研团队,提升行业竞争力,同时要做好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途经之二是发展可转让的封闭式期次型理财产品,不可否认,未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将占据理财产品的绝对比重,但是封闭式期次型理财产品仍将占有一席之地,封闭式期次性理财产品的交易可以延长理财产品的期限,破除理财产品严重的期限错配,既满足投资者转手交易的流动性需求,又实现理财资金对接实体经济中长期融资需求的目的。


五、投资建议


1 、1月,宏观面的变化:定向宽松

1月,宏观政策方面最大的变化是:(1)定向宽松。央行继续定向宽松,定向再贷款500亿,同时重启逆回购,两次规模达到 1100亿元,另外,MLF到期后续作,并且新增500亿规模。(2)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几个交易日出现明显贬值。(3)SHIBOR维持稳定。在 2.6%-3%。

2、1月,行业面的变化:规范高风险业务,推动创新业务发展

规范高风险业务:(1)主要体现在银监会监管架构的变革上,成立城商行监管部、信托管理部、普惠金融部,分别对这类机构展开监管,体现监管的专业性、差别化,同时也确保这类机构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也体现在对委托贷款的规范上,正式治理影子银行最后一种存在形态,从资金来源、资金投向、额度管理三个方面规范委托贷款,降低银行承担的或有风险,监管加强主要是回归委托贷款业务本质;(3)伞状信托杠杆率下降。招行、光大、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主动降低杠杆率。伞状信托规模预计在 1500 亿左右,即使杠杆率下调,对流入股市资金面影响有限。推动创新业务发展:(1)资产证券化备案制落实。27家银行获得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11 家上市银行在其 中, 随后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发行15亿和47 亿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工行也将推出相应产品。(2)上证 50ETF股票期权将在 2月9日正式上市,银行股市值占比 38%,有助于提升银行股投资价值。(3)民营网络银行正式成立,(4)远程开户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3 、1 月,上市公司变化:14年业绩快报陆续公布,银行股权变更迭起

14年年报预告:兴业(14%)低于预期,浦发(14%)符合预期,中信(4%)低于预期。各家银行的共性是:4季度,资产规模都有扩张,尤其是中信和兴业信贷扩张速度超预期;同时银行的拨备计提力度在加大。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调整,这些都发生在港股市场。产业资本在介入银行股权,比如安邦资产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达18.35%;同时安邦也在增持招行的股权。另外,外资股东在减持银行股权,比如:BBVA减持中信银行4.9%的股权。

银行业务特点方面的变化:中信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同p2p龙头宜信签订协议介入资产托管业务;同阿里建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军线上线下医疗健康行业;

4 、2月,银行板块行情判断 : 静观政策变化


1月,宏观面无重大政策出台,行业面业务监管加强,风险预期下降,同时行业政策在竭力推动银行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远程开户等)发展。受到对影子银行治理加强、市场流动性减少,1月银行板块以震荡为主。

2月,可以期待的宏观政策变化是:(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2)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幅的扩大。2月,银监会监管架构处于过渡期内,行业监管政策上不会出台新的政策。但是财政部和央行或将出台一些文件将关系到银行业的变化。比如:关于金融行业员工持股计划窗口指导文件的出台,全面降准政策的落地,存款保险基金的正式推行等。这些政策需要重点关注。

我们坚定看好2015年银行板块行情,因为价值重估、估值抬升,15年银行板块PB 可提高到2倍.2月,主要看宏观面政策和行业面利好政策是否释放、以及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如果有上文提到的一个政策利好兑现,银行股都可能反弹;反之政策利好如没有兑现,银行股将以震荡为主。如果人民币美元汇率继续贬值,系统性风险出现,银行股存在下行风险,但是15年银行1倍PB是底,下行空间不大。2月,重点推荐:招行、中信、平安、交行(最可能优先试点员工持股计划、事业部制改革又进一步、兼顾防御性和进攻性) ,关注兴业、中行。

轻金融、bank资管编辑整理

轻金融(ID:qjinrong)诞生于2014年1月,银行与大资管领域精品阅读号,致力搭建专业的银行资管圈研究咨询平台!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号21033532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