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血缘、乡谊,传承为一个特殊的名字:商帮。亲密、松散、沉浮,七百多年的故事凝聚为一段跌宕的历史。星火仍可燎原,困顿亦能腾达,春节团圆,幽古思今,《中国商帮》,为您揭开商帮背后的力量。今日讲述,徽商。在明清之际,唯一能够与龙头老大山西商帮相抗衡的,非徽商莫属。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朝,在最鼎盛的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七分之四。 晋商五百年历史,徽商三百年沉浮,在明清之际,两者一直占据着中国十大商帮的头两把交椅。它们之间既有交织、也有交错——就在晋商渐渐没落的时候,徽商开始了蓬勃发展之势。这就不得不提到明朝政府政策的更迭——从“开中制”变为“折色制”。 从“开中制”到“折色制” 明朝洪武时期,北有鞑靼等外族袭扰,明政府设立九边进行防御。为解决后勤补给问题推行“开中制”。洪武帝与山西商人达成协议,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关等几大边关要塞输送粮食,山西商人获得了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这成为晋商崛起的重要契机。 而后,明朝政府新规推行“折色制”,商人不用再到北部边疆用粮食换盐票,在内陆就可以到盐运司用银两换取盐票。 中国古代社会有四个阶层: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在崇尚农耕文明的国度,土地为上,愿意背井离乡去外地创业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开中制”到“折色制”政策变化,的确成为了徽商崛起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其实在这之前,数代徽州人早已经有了离开故土、四方求食的传统。有一首徽州童谣,至今还流程很广:“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然而这一丢,却丢出了明清之际最大的商帮。 绩溪徽杭古道,还有有一句话老话叫,“不慌不忙三天到余杭,鸭蛋未落黄”。是说,从徽州到杭州步行需要三天,一个鸭蛋只吃了一小半,连黄都还没露出来。正如所有的创业故事一样,徽州人的早期打拼也是充满着血泪、异常艰辛。 讲徽商一定要讲一个地方,和一个行业:扬州,与盐业。当时的盐商到底有多有钱?据说乾隆三次巡扬州,都是扬州盐商接驾。这个桥段,在影视剧中也有表现: 江春三次接驾乾隆 祖籍徽州歙县的扬州盐商江春,担任两淮盐总长达五十年。据说乾隆三次下扬州都是他来接驾。有人统计过江春花的银两,全部大概有两千万两。但他因为通过这种接待方式,他获取了比这两千多万两白银更大的利润。 康乾年前,清政府推行恤商裕课的政策,徽商迅速进入全盛时期,当时的徽州商人已经不满足结交一般的盐运使和官员了。乾隆几次下江南,给了扬州盐商接近天子的绝好机会。 很多人不理解做盐怎么会做成这么大的商人?那时,盐是垄断行业,从滨海盐场运出来以后要过五个坝。每一个坝都要重新过秤,重新改包,叫做“五坝十杠”。五坝十杠的物流过程中,层层加码,层层盘剥,到岸之后再批发给水犯,水犯再批发给四乡八里的小贩,这些小贩又在里面加钱,盐在当时是非常非常精贵的东西,是高消费的东西。 盐业的利润大,朝廷不能让所有的商人都参加到盐商的队伍当中来。所以清代就实行纲盐制,资本要达到相当大的数量,才有可能得到朝廷给的专卖权。 宗族制,股份制 徽商宗祠观念最重。这也决定了他们的经营特点为合族经商,也因此使他们的起点比较高,资本积累比较充分快速,而其他商帮由于缺乏合族的群体优势“苦于朋比无多”,很快败下阵去。 开始大家没有本钱或者本钱很小,他们就联合了同宗同族的一些人,每人拿出一部分钱来,签合同,风险公担,利益共享。这已经类似于今天的股份制。 从明代中叶到清乾隆末年的300多年时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经商已经成为徽州人的“第一等事业”,成年男子中经商的占到70%,极盛时期还要更多。 清代的一位文人写过一首《望江南》:扬州好,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这首词,正是扬州徽商的真实写照,发了财的徽州商人会拿出大把银子,买官,继而混迹于政商两界。 胡雪岩,无疑是红顶商人最典型的代表 胡雪岩,1823年—1885年,安徽绩溪人 ,被称为“一代商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界的一个传奇。初在杭州城“仁德钱庄”做跑街,后因擅自借钱给官兵被开除,后在湖州买卖粮食为生,后在杭州设银号,又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获得慈禧亲授的红顶戴和黄马褂,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人! 而胡没落于1882年,当时,他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企图垄断丝茧贸易,却引起外商联合抵制。第二年,被迫贱卖丝,损失1000万两,开始周转不灵,银庄遭挤兑,其后各地商号倒闭,终于破产。这也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后,被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抄家。1885年,62岁抑郁而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