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大夫《金匮要略》2

 高山游云 2015-03-06
这个疟病的脉象很不稳定,病情变化多端,临床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疗方法,要脉证合参,对证治疗才行。师曰:疟脉自弦。老师说了,得了疟病的人的脉象肯定是弦的了。这个弦脉,为少阳证的脉象,脉跳应指的感觉是比常脉有力,强劲。弦脉的出现,代表外界病毒进入人体了,首先是进入肝和脾,进入人体消化系统了,会导致肝脾肿大,胁下痞满,不想吃饭,反胃呕吐。弦数者多热。弦脉代表肝胆脾胃有郁热或炎证了,如果脉再数,跳的更快些,说明病人里热更严重了。弦迟者多寒。弦,说明里热,三焦系统和消化系统有热,迟,代表血不足,会怕冷的。所以,这个弦迟脉一出现,病人就会感觉又发热又怕冷。前面的弦数时,病人是不会怕冷的,因为热很重。弦小紧者下之差。如果病人的脉是一弦小,说明里热轻微,紧,这时还是说脉跳有力。有力,又里热不重,说明病很轻微,有一点肝胆脾郁热,用泻下的寒凉药就能把这个微热清掉了,这种情况是很好治的。弦迟者可温之。弦脉代表肝脾中焦有郁热,迟呢?脉沉,代表血不足,脉迟,代表气不足。气不足,可以使用温性的药物。脉紧者可发汗,针灸之。这里的紧,是弦紧,代表里热重,如果是沉紧,那就是里寒重。所以,现在是弦紧,说明里热比较重,可以通过发汗和针灸的方法泻热。这里不是让猛发汗,而是用透表的方法把热退一部分,再结合针灸把热再退一部分。这样才不伤正气。这个时候是不可以用桂枝和麻黄发汗的,可以用白虎汤或升麻鳖甲汤来发汗。针灸可以用大椎六,期门,这些。我们必须清楚一点,这个弦脉属少阳证,少阳证治法是小柴胡方义,也就是要疏肝,清热,补津,和胃的方法。小柴胡汤也是汗法。不要以为只有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才是中医的发汗方法。浮大者可吐之。这个浮大脉是阳明证的脉象,说明病人津不足,发高烧了,血热重,可以用苦味的药来泻热。这里说的吐之,就是说把热泻掉,因为苦味的药有涌吐的功能,苦味的药比较寒,可以把热清掉。不是说一定要让病人呕吐。弦数者风发也。如果病人有弦脉,说明肝脾郁热,病人消化功能会下降,不能正常吸收食物营养。数,代表里热更盛,这样,食物营养不能吸收,病人就会出现体质虚弱的现象。张仲景说,风为虚,风就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风发也,就是说会转变成虚弱体质的。以饮食消息止之。病人得了这种少阳证,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饮食上不要吃辛热的和刺激性的食物,还要注意不要太劳苦,要多多休养才比较好。
 
《金匮要略》第四篇第2条,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方,鳖甲十二分(炙),乌扇三分(烧),黄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妇三分(熬),干姜三分,大黄三分,芍药五分,桂枝三分,葶苈一分(熬),石韦三分(去毛),厚朴三分,牡丹五分(去心),瞿麦二分,紫葳三分,半夏一分,人参一分,麽虫五分(熬),阿胶三分(炙),蜂窝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螂六分(熬),桃仁二分。
 看条文,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月愈。这个疟病呢,如果是一个月有一天的时间发作,病人发高热又怕冷,头痛全身痛,这样的情况一般也要治疗十五天才能好。看来,疟病不太好治的。设不差,当月尽解。如果半个月没有治好,那治疗一个月应该是可以完全好的。如其不差,当云何?如果治疗一个月还是不能治好,那又该怎么办呢?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老师说了,一个月还不能治好,应该是己经形成肿硬痞块了,这个硬块叫做疟母。这里说一下,这个疟母痞块通常是在肝上,肝硬化囊肿了。急治之,宜鳖甲煎丸。这个病同样是大病,不及时治疗的话,拖到后期就是肝癌了,用鳖甲煎丸来治疗。这个方子共23味药,张仲景不轻易出这么大的方子,其用意 ,我们要心领神会啊。鳖甲,滋阴潜阳,养肝熄风,散结,除虛热。乌扇,就是现在的射干,能清热解毒,利咽喉,消肿毒。黄芩,清三焦郁热。柴胡,疏肝泻胆,疏理肝气。鼠妇,活血破血攻坚。干姜,除寒。大黄,清热解毒行大便。芍药养肝阴肝血,桂枝强心阳。葶苈子泻肺,行水消肿。石韦,利尿通淋。厚朴,宽肠下气健胃肠。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瞿麦,破血通经,利尿通淋。紫葳,就是凌霄花,能活血化瘀凉血消风。半夏和胃,人参补胃津增元气,麽虫,即土元,能破血逐瘀,促进器官再发育。阿胶,补血安神。蜂窝解毒杀虫,止痛。赤硝,即芒硝,软坚散结。蜣螂,即屎克郎,有毒,它能解毒消肿,通便。桃仁,活血化瘀。
这个方子,用药可谓非常全面。柴胡,黄芩,人参,干姜,半夏,这是小柴胡汤方,表里双解的。大黄芒硝,厚朴,这是攻大便通畅胃肠用的,胃气下行,病人饮食得进,治病必求于中土。石韦,瞿麦,这是通调小便的。乌扇(射干),蜣螂,蜂窝,解毒用的。鼠妇,牡丹皮,紫葳(凌霄花),麽虫,桃仁,活血化瘀用的。桂枝,芍药,取桂枝汤方义,调和阴阳,扶正气用的。本方通利大便和小便,开胃,表证里证同时解,养肝疏肝散结,养血活血,调阴阳平衡,整个把中医的基本方法都运用上了。中医临床开方,就是要运用中医的基本方法对病人进行全方位调理,教科书上讲的方剂,那个讲的是方法,临床上不能去生搬硬套的,要针对病情,对病人的全身多个系统去管理。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朋友们,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