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酸酸辣辣土豆丝的日记-豆瓣社区(手机版)

 小杰xiaojie 2015-03-06

成熟者与世故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心态的积极与消极。成熟者能看到社会或人生的阴暗面,却能不被阴暗面所吓倒,表面上沉静而内心却有一腔热血…世故者也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因曾遭受过打击或挫折便冷眼观世…

成熟是一个人经历过太多事情之后而练就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及合理处理事情的能力。而世故则是一种错误的“成熟”。很多人都分不清世故与成熟。
  成熟者能看到社会或人生的阴暗面,却能不被阴暗面所吓倒,表面上沉静而内心却有一腔热血。因为面对黑暗,有不平而不悲观,既坚信希望在于将来,又执着于今天的努力。世故者也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他们因为曾在事业、理想、生话、爱情等方面遭受过打击或挫折便冷眼观世,觉得人生残酷、社会黑暗。他们自以为看透了社会和人生,以“众人皆醉我独醒”自居。在生活中,成熟与世故的具体区别表现为:

 
真诚与虚伪

  成熟者知道社会是复杂的,因此人的头脑也应当复杂些好。遇事多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不轻信、不盲从;与人交往、考虑复杂些而不去其赤子之心,“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如果遇见不熟悉的人,“切不可,一下子就推心置腹”,因为这样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可以多听少谈,真正了解后才可以敞开交流思想。世故者由于过多地看到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因而错误地认为人世间没有真诚可言,与人做“披纱型”的交往,犹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妇女披上自己的面纱一样,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对人外热内冷、处事设防。同友相交,虚与周旋,别人的事自己探听尤详,自己的事隔墙难闻,说给别人听的,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

 
互助与利用

    成熟者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坚持互惠互利、互帮互进的态度,有福共享,有难共当,患难时见真情。世故者对周围人采取于已有用者交往之,于己无用疏远之的态度。交往的热情则同于已有用之程度成正比,即使是对同一个人也不例外。

 

坚持原则与看风使舵
     成熟者遇事头脑冷静,坚持原则,有主见,该干什么仍干什么。世故者观风向,看气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投人所好,八面玲珑,采取“随风倒”的处世方法。就如有人所刻画的那样:当世故者同多愁善感的人交际,便把自己打扮成多愁善感的人,说话时,眼睛里有时还会泪光闪闪;转身同性格多疑的人交际,他又会俨然装得深沉起来;与对方一起分析别人如何有可能损人利己,奉劝对方应采取何种态度来对付;而同率直爽情的人谈话时,他又会马上变得嫉恶如仇,真想马上为朋友打抱不平,两肋插刀不顾;然而同喜欢息事宁人、凡事调和的人在一起时,又显示老谋深算、久经风霜的样子,把那些正直的举动说成“简单”和“幼稚”,仿佛发生的一切麻烦都是因他不在场而造成的。

 

直面现实与玩世不恭
     成熟者对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做敢当,有“舍我其谁”的大丈夫气概,往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世故者游戏人生,采取滑头主义私混世主义态度,专搞中庸,惯于骑墙。

 

奋进与沉沦
     成熟者和世故者也许都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人生的磨难,但强者把挫折当成奋飞的起点,重新认识社会与自我,奋进不已;后者则或者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屡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或者干脆对一切无所谓,企求超脱社会,也许还拿同恶势力同流合污。
     成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志;世故者只能把人生引入歧路。世故在人际交往中留下的印象是不可信、不可靠和不可近,一个这样的人,自然很难在人生舞台上有出色的表演。

生活中,大多数人觉得做人很难,人们渴望自己早一些成熟起来,可往往却又无法分清成熟与世故的界限,陷于世故的泥坑。那么,到底怎样区别成熟与世故呢?

人们在社会交际中评论某个人时,常常喜欢使用「成熟」和「世故」这两个词。例如:「某某为人处世比较成熟,是个很受欢迎的人」;「某某为人处世很世故,不好打交道,不是可交之人」等等。确实,在交友办事,为人处世中,成熟与世故只一线之隔,但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为人处世难,渴望自己早一些成熟起来,可往往又无法分清成熟与世故的界限,有时还把世故当作成熟。其实,世故与成熟是有区别的。例如,求他办点事,你必须得表示表示,否则,他左推右推说帮不了,给他些好处,事情马上摆平。这就是典型的世故心理。

  世故与虚伪联系密切,表现出圆滑、势利。其实,人们是不喜欢与世故的人交朋友的,这是因为世故的处世哲学犹如层峦迭嶂,使交往对方的思想、感情、心灵难以沟通。
 
  人际交往中,世故的人把自己封闭得很严实,从不讲自己的内心话,与别人相处,常圆滑应付,心口不一。朋友真诚地与他讨论问题,将自己内心的东西全部告诉他,而他却守口如瓶,不用心去换取别人的心。时间久了,别人就不会与这种世故的人交往了。

  心理世故的人在交往中表现的反差度很大。与周围的人相处,对自己有用的人,交往之;对自己没有用者,冷淡之,交往的热情同与自己有用的程度成正比。对于同一个人,当有求于人时,对他就热情,求完时便冷眼相待。例如俄国作家果戈理小说《死灵魂》中的主人翁契契可夫一样,在刚当小职员时,百般讨好巴结上司的麻脸女儿,当博得上司的好感,当上科长,站稳了脚跟之后,便马上翻脸不认人。

  这种人,有大事求人时,不惜讨好巴结,降低人格,所谓「有事求人,无事无人」。这种人在生活中是极令人讨厌的。

  成熟的人虽然也求人帮忙办事,但他们坚持的是互惠互利,互帮互进的态度,绝不会求人办事达到目的以后,就不再搭理对方。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自然会受到朋友的欢迎。

  世故的人,大都是不相信别人,只希望利己,世故使交往打上了圆滑、势利、虚伪的烙印。这些品格无疑是不受欢迎的。交往中的世故心理往往使人认为你不可信、不可靠、不可近。的确,从来不与人说心里话,「有事求人,无事无人」,这样的人怎能在心理上给别人以安全、共鸣感和愉悦感呢?何谈强化交往的愿望。这种人,又怎能交上知心的朋友呢?又怎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有出色的表演呢?

  所以,在社会上行走,要让自己多一些成熟的气质,少一些世故的味道,这样才能成为到处受欢迎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