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相障碍(混合相)的病因和治疗原理

 以身心奋斗为本 2015-03-10

双相障碍(混合相)又称混合发作,是躁狂和抑郁同时存在或数小时内快速转换,按照躁狂和抑郁哪个位相占优势,可分为混合性躁狂和混合性抑郁,混合性躁狂是综合征性躁狂+亚综合征性抑郁,混合性抑郁是综合征性抑郁+亚综合征性躁狂,下面将复习双相障碍(混合相)的病因和治疗原理。

.病因

遗传

疾病家族史:混合性躁狂的抑郁家族史约为双相障碍家族史的21,因为家族的抑郁基因,使病人即使发躁狂,也有抑郁成分混合其中,导致混合性躁狂。

下一代遗传:混合状态病人的起病年龄早,而起病年龄早与远期预后差相关,故起病年龄早与下一代的遗传倾向有关1

病前性格

情感性性格:混合状态病前多为情感増盛型+易激惹性格、情感低落型+焦虑性格或环性性格2Akiskalian指出,混合状态是一次躁狂或抑郁发作与相反性格的相互作用所致2。例如,混合性躁狂是轻躁狂或躁狂与情感低落型+焦虑性格或环性性格的情感低落期相互作用所致,由于情感低落的作用,故混合性躁狂比纯躁狂的既往自杀企图多,而夸大、幸福感、言语压力、睡眠需要量减少的较少3,4,未来两年内的抑郁发作率高,由于情感低落从反方向抵制躁狂,导致混合性躁狂的心境内部就不协调,故心境无法与混合性躁狂伴发的精神病症状相协调;而混合性抑郁抑郁发作与情感増盛型+易激惹性格或环性性格的情感增盛期相互作用所致,由于情感增盛的作用,故混合性抑郁病人比纯抑郁社会适应快,未来2年内躁狂发作多。

情感增盛型性格耐受应激和逆境能力较强,即使有重性抑郁症,也倾向快速缓解5。双相Ⅳ型障碍就是情感増盛型性格+抑郁发作,故推断双相Ⅳ型障碍的预后较好。情感增盛型性格比起情感低落、易激惹、焦虑这类性格,更不易感抑郁、焦虑、躯体化和人际敏感5,只易感躁狂5,倾向夸大,用锂有效5。而情感低落型、环性性格、焦虑、易激惹性格则易感多种双相障碍症状。

引发共患:情感増盛型+易激惹性格比常人易惹出应激事件,情感低落型+焦虑性格比常人更不能承受应激因素,而环性性格在情感増盛期易惹出应激事件,到情感低落期又不能承受应激事件,故这三种气质会遭遇更多的应激因素,易感应激相关障碍和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病人常用抽烟、喝酒自我治疗,易感物质相关障碍。另外,应激因素可引发某些内科疾病(如高血压、胃溃疡、心肌梗塞)和神经疾病(如中风),故这三种性格也易感某些内科疾病和神经疾病。混合状态是在这三种性格基础上发生的,故混合状态也易感更多的应激因素、应激相关障碍和焦虑障碍,易共患物质相关障碍、内科疾病和神经疾病3

环性性格与快速循环:环性性格常伴快速循环(每年发作4次)、超快速循环(每年发作5365次)或超超快速循环(24小时内转相),后者又称次昼夜循环障碍,可看作是一种混合发作,病人一天内情绪时高时低,一会什么都想做,一会什么都不想做。

环性性格多见于女性:情感低落型或环性性格多见于女性,只有情感增盛型性格多见于男性,这三种性格易感混合状态,故女性的混合发作多。相反,纯双相发作病前多为情感増盛型性格,故纯双相发作男性为多1

驱动力学说

破坏驱动力因素:破坏驱动心境系统的因素有 内源性因素:包括甲状腺素和其他激素的波动,例如,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易感快速循环,快速到超超快速循环,就是混合发作,女性经前的孕激素[拟γ-氨基丁酸(GABA)和激活单胺氧化酶]和雌激素[5-羟色胺(5-HT)和抗多巴胺(DA]低下,导致GABA5-HT低下,它们抑制的去甲肾上腺素(NE)和DA脱抑制性增加,恶化混合发作,孕激素低下,单胺氧化酶抑制,NEDA降解减少,浓度增加,雌激素低下,它抑制的DA脱抑制释放,恶化混合发作;外源性因素:例如,人际被拒绝(应激引起脑NEDA释放增加)、物质成瘾(如吸烟、饮酒引起NEDA释放增加)和服抗抑郁药(拟NE能抗抑郁药增加脑NE能)2。驱动心境症状的破坏导致驱动力不稳和不同步。

驱动力不稳:驱动力不稳表现为驱动力的突然激活或阻断。当突然激活时,引起妄想体验或暴风骤雨式的冲动破坏行为2如摔玻璃杯,砸遥控器)、无理性的自杀行为(如因网上购物生气而割腕自杀)2、暴食和性欲亢进;当突然阻断时,引起妄想心境(Wahnstimmung)的困惑(如上公交车就感到不安全感,好像周围有黑社会背景一样)、进食恐怖、全面冷淡、一过性定向障碍、查不出原因的麻木、失明、瘫痪或昏厥2、认知犹豫不决(如很难做出决定)、运动犹豫不决(如病人两手拿着牙刷、牙膏、洗发精、肥皂、脏衣服、脚盆,不知该先做哪一样)和人格解体4

驱动力不同步:驱动心境系统会抵制心境向反方向摆动,例如,当出现抑郁和自杀时,驱动心境系统就会引起情绪高涨,来抵制抑郁和自杀,表现为激活的快感缺失2

生化改变

混合性躁狂既有抑郁症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激活,又有比纯躁狂还高的儿茶酚胺(包括NEDA)水平3。混合性躁狂的HPA轴激活,说明病人处于应激状态。有比躁狂还高的儿茶酚胺水平可解释:混合性躁狂比纯躁狂情感更不稳定,更易激惹3,4,服抗抑郁药的转躁率还高3NE能抗抑郁药比服5-HT能抗抑郁药易转躁;儿茶酚胺高引起过度警醒,过度警醒引起认知损害和焦虑,故混合性躁狂比纯躁狂有更多的认知损害和焦虑。

一低: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情感不稳,但这两者的关系不是很一致。提示甲状腺素对情感不稳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

.治疗机制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

在治疗混合状态过程中,既抗躁狂又抗抑郁的有奥氮平、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如为混合性躁狂,还可选用利培酮或帕利哌酮;如为混合性抑郁,还可选用喹硫平。

奥氮平:奥氮平通过阻断D2、α1H1受体和激动γ-氨基丁酸A受体而抗躁狂;通过阻断5-HT2A受体而引起多巴胺(DA)脱抑制性释放,阻断α2受体引起5-HTNE脱抑制性释放,发挥米氮平样抗抑郁效应,故奥氮平治疗混合状态的躁狂和抑郁均有效。

齐拉西酮:齐拉西酮通过阻断D2受体而抗躁狂;齐拉西酮阻断5-HT2A/D2受体的比值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最高,导致DA脱抑制释放→激动D1受体功能最强,抗抑郁,齐拉西酮还中度阻断5-HTNE回收,有文拉法辛样抗抑郁效应。

阿立哌唑:阿立哌唑94%的阻断D2受体,在DA能亢进背景下抗躁狂; 6%的激动D2受体,在DA能不足背景下抗抑郁。阿立哌唑拮抗5-HT2A受体,能引起NEDA脱抑制性释放,部分激动5-HT1A受体,增加5-HT能传导6,抗抑郁

其他: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中阻断D2受体强度分别为第一和第二,故能抗躁狂;喹硫平阻断D2受体虽弱,但通过阻断α1H1受体抗躁狂,喹硫平每毫克阻断α2受体的效量很弱,但用量常达几百毫克,阻断α2受体的总效量较强,引起NE5-HT脱抑制性释放,发挥米氮平样抗抑郁作用。

心境稳定剂

混合状态用丙戊酸钠治疗效果可靠;用锂效果差,甚至恶化躁狂;因卡马西平可能降低联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血浓度,故一般不选;混合性抑郁也可考虑用拉莫三嗪。

锂:短期服锂能抑制谷氨酸回收,增加谷氨酸能传导,引起情绪不稳,恶化躁狂。那为何锂在纯躁狂组改善躁狂,而在混合性躁狂组恶化躁狂?可能是混合性躁狂组比纯躁狂组对谷氨酸受体更敏感所致。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通过阻断Na+通道而抑制NEDA的活性,进而改善混合性躁狂的情绪不稳。既然都抑制NEDA,那为何卡马西平的抗混合性躁狂效应不如丙戊酸钠确切?因为卡马西平还阻断腺苷A1受体,像咖啡因一样增加警醒性,部分抵消了抗混合性躁狂的效应。

抑郁

NE能抗抑郁药增加中枢NE能,故诱发或加重混合状态,拟NE能抗抑郁药包括三环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瑞波西汀,故这些药物不得用于混合状态。然而不能解释的是:安非他酮拟DANE能,却不诱发躁狂,可以慎用于混合性抑郁

电抽搐治疗

电抽搐治疗能增加脑内5-HT浓度,向上调节GABAB受体,这两者都能抑制儿茶酚胺释放,进而改善混合发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