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食用菌技术-中国百科网

 剑舞w春秋 2015-03-10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是一种土生好氧型真菌,子实体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益胃、助消化、增食欲、降血糖的作用。常见栽培品种有Cc173、Cc168。 一、适宜播期 鸡腿菇适应温度范围较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8℃,出菇温度为10-30℃,以15-25℃较为适宜,我县春季栽培应在3月播种,秋季栽培应在9、10月份。 二、栽培原料 棉籽壳、木屑、稻麦草、玉米芯等农产品下脚料,以及栽培过金针菇、香菇的菌糠均可用作栽培鸡腿菇。常用配方:棉籽壳90%,麸皮或玉米粉8%、过磷酸钙1%,石灰1%,含水量60-65%。 三、栽培方法 1、熟料栽培 用17cm×30cm的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0.25-0.3kg(折干料重)。按常规进行灭菌、冷却后接种。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20-25℃的温度内发菌,一般培养30天左右,菌丝即长满料袋。再过5-6天,即移入栽培场地进行脱袋埋土栽培。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挖畦,床深20-25cm,宽60-80cm, 长度不限,畦床底先撒一层石灰粉,脱袋后的菌捧竖立或横卧排放在床内,然后在菌捧的表面覆盖一层3-5cm 厚的肥土。立即用喷雾器喷湿土层,最后用竹竿在床上搭30-40cm高的小拱棚,拱棚上覆盖薄膜、草包或遮阳网遮阴保湿。出菇期间保持棚温15-25℃,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左右,弱光照时子实体更加洁白,商品价值较高。每天打开拱棚两头的塑料膜通风换气,一般经20天左右即可出菇,等八成熟即可采收,正常可采收3-5潮菇。 2、生料栽培 此种方法更加简便易行。选择排水方便,近水源、环境清洁的地方,挖宽150cm,深30cm,长不限的菇床,把稻(麦)草浸湿后(含水量65%左右),均匀地摊在菇床上,并压实整平,料厚20cm ,采用穴播与撒播相结合的方法,每10m2用栽培种25瓶,上面盖上薄膜,3天可定植,当温度高于40℃或低于5℃时,要采取降温或保温措施,约经10天后揭膜覆土。鸡腿菇菌丝具有不接触土不出菇的特征,所以必须覆土,即用99%的稻田土+1%石灰粉拌匀,含水量约60%,应掌握握之成团,抛之能散的程度,覆土3-5cm 厚,一般覆土20天后即可出菇,生物学转化率150%-200%左右。出菇后管理、采菇与上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