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老选股四原则的深度分析

 ue23 2015-03-11
 

   价值投资者对于巴菲特老先生的四大选股原则,早已经是随口而出了,但在具体应用上,有的时候往往差距很远。其主要的问题和原因是什么?以后该如何活学活这4条原则,在实践上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对投资初学者尤其重要。

    巴菲特的四大选股原则:(1)可以理解、(2)优秀团队、(3)市场空间、(4)安全边际。我们必须从两个层次的问题下手,才能较为全面的领会巴老的选股投资真谛。首先是从虚拟的股市回到“现实中来”,其次来说对这4原则的全面分析。“回到现实中来”,是股市投资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企业的一部分,股市只能利用而不能依靠,依靠的是企业。买入股票就是和他人合伙办企业、合伙做买卖,虽然不亲自参与。投资者的两只脚,应该完全的站在企业上,而不能一只在企业、一只在股市上,例如现在部分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周期股搭台,成长股唱戏”就是典型的两头走。

   (1)可以理解:这个是战略性的、刚性的和不择不扣的问题。要求投资人对于投资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能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了解其商业活动的实质。用中国买卖人的话说:“就是买卖不熟不做”,而对于不很了解或者不了解的企业的获利方式、技术成分、团队情况、市场空间、壁垒等等。就不要参与,不是该企业不是好东西或者未来不能成为一个大牛股,是对于不了解它的投资人,不要参与。世界上的行业和企业知识太多了,而投资人需要有行业背景。没有行业背景,尤其是对于高科技企业,就不要参与。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请巴菲特喝茶,给巴菲特介绍微软的情况,最后巴菲特出于礼貌,买了微软100股票.而投资人的选投资标的上的不作为,是刚性的、战略性的、大面积的。投资的漫长道路中,不犯错、少犯错是长期获取复利核心。用投资家巴菲特的合伙人忙格的话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都是讲成功的商业案例,我希望谁告诉我,我会死在哪里?我就绝对不到哪里去。”

    (2)优秀团队:这个也是战略性的、刚性的和不择不扣的问题。对于企业的管理团队的研究和分析,是这四大选股原则最难把握的,因为是对人的研究,确实需要有人生经历的投资人,才能很好的把握。巴菲特老先生说这样的团队是最优的---处处和股东利益一致的活动的团队。什么是好团队的刚性原则,在我们的A股市场上企业,该如何定夺,这确实难办。但起码三点是刚性的:(1)企业家应该是白手起家的;(2)企业家带的团队应该较为稳定,能做到散财集人。(3)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团队,由于身份的多从性,很难做到,处处和股东利益一致。

   (3)市场空间:这个也是战略性的、刚性的和不择不扣的问题。对于市场空间的分析、研究,尤其在中国的市场上要有“活”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许多行业,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会出现许多新的行业或许多行业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当然许多传统行业也会越来越小。其次,就是市场不再变化的情况下,优秀企业能从细分行业中,抢占其他企业的市场空间,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格力电器。

   (4)安全边际:这个应该是战术性的、非刚性的、可以上下调节的问题。用著名经济学家和著名价值投资者凯恩斯的话说:投资需要模糊的正确,而不需要精确的错误。这里想说的是。在我们的市场上许多价值投资者,往往从安全边际的角度来选股,而模糊、轻视前面三个战略性、刚性的和不择不扣的问题。尤其是现在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检“烟屁股”股时,显得尤其重要。许多投资人理解巴菲特的话“我的投资哲学85%是格雷厄姆,15%是费雪。”就认为安全边际是重中之重,这是片面的理解,企业没有未来的复苏或成长,再长的烟屁股也没有价值。同时,对于快速成长的企业,在估值上,决不能---锱铢必较,牛股跑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