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传千年的唐代茶艺“复原”

 三平斋 2015-03-16

失传千年的唐代茶艺“复原”

2015-01-16 11:19 拾文化

“茶圣”陆羽是如何煮茶的?这一失传千年的唐代茶艺,经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方面专家近一年的科学实验,终于得到科学“复原”。

据考证,中国人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法。“复原”陆羽煮茶法和唐代茶艺要把握好三个关键:

一是煮茶前先要烤茶,烤茶要讲究远近、茶色和时间长短,以保证饼茶香高味正。

二是碾茶要适度。在烘干饼茶冷却后,将其敲成小块,再倒入碾钵碾碎,用箩筛选出粗细适中的茶颗粒,这样煮出的茶汤清明,茶味醇正,不会生苦涩味。

最重要的是煮茶时要掌握好火候,协调好茶、水、盐三者用量的比例关系”。

专家说,当水温达摄氏86度至摄氏88度发生“一沸”时,按一定比例加盐;当水汽增加,“缘边如涌珠连泉”的“二沸”时,舀出一瓢沸水待用,并用夹有节奏地向同一方向搅水,当中心出现旋涡时,按量放入茶叶,至茶水“腾波鼓浪”的“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一瓢水止沸,随即端下煮茶锅,舀茶汤分成3至5碗。

喜欢我们,点击下方拾文化订阅,不一样的精彩,每天为您新鲜呈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