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丘”字的字源、字义和用法的解释分析,探讨了丘字与中国传统聚落在形成渊源、风水观念、聚居方式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文化关联,说明汉字所表达的概念与其所表达的客观事实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不仅是古人的智慧,也是我们解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筑发生的原点和归宿。建筑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是人生存于自然的标志,它的发展是以人类早期生活的本能发现和经验为基础的,建筑成为“人抵抗残酷无情的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建筑就是要在混乱中找出秩序,在荒漠中筑起堡垒” 。聚落,按《汉书沟洫志》解释:“(黄河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指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在人类发展的漫长时期内,建筑的发展极其缓慢,如石器时代,工具落后,意识水平的蒙昧状态使人类对“建筑”只能停留在对自然形态直接利用和简单改造中。这种改造和利用出于一种“功利性”的要求,如穴居,就是人类早期利用天然洞穴来防止野兽侵袭和抵抗自然气候的变化。而聚落因为防御性的需要,一般多设寨墙或沟壕等,以防战乱、盗贼和水患。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起源与自然之“丘”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所以,通过对汉字“丘”的阐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语言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中国古籍汗牛充栋,不可胜数。早在先秦时期,史书中用“丘”字的就有很多。据传在先夏时期中国就有四部非常著名的史籍,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此,在孔子所撰《尚书序》中有云:“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考虑到广义之“史”乃人类一切活动之记录,由此而论, “ 坟” 、“ 典” 、“索”、“丘”可被看作中国最早史书之名。 按《辞源》中对“丘”的用法归纳,可知: 丘:①古分田之法。八家同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② 聚也。 丘山:① (陶潜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② 喻重大也。 丘井:谓分画田邑也。(宋史范如圭传)奏今宜籍荆淮旷土。画为丘井。倣古助法。别为科条。 丘木:墓木也。(礼)为宫室不斩于丘木。 丘民:犹言田野之民也。(孟子)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丘里:(庄子)何谓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为风俗也。 丘亭:空亭也。(汉书息夫躬传)躬归国未有第宅寄居丘亭。 丘陵:(易)(地险山川丘陵也。)土高曰 丘。大阜曰陵。 丘园:隐居之地。(易)贲于丘园。 丘墓:坟墓也。(汉书)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丘坟:①山陵之地。(史记司马相如传)而況涉乎蓬蒿驰乎丘坟。② 坟墓也。(班昭东征赋)蘧氏在城之东南兮。 丘壑:① 隐者栖息之所。(晋书)孰与自足山水。栖迟丘壑。② (黄庭坚诗)(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丘龙冢也。(礼)营丘龙之大小高卑。 由丘在汉语词句中的用途和用法可以得知,汉字“丘”与中国传统聚落的形成、风水观念等方面有着密切关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从早期传统聚落的形成与丘的关系看,“丘”字,在甲骨文写为(见乙四五一八)或(见粹一二〇〇)等。丘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写的是地上有两个隆起处,象丘形。甲骨文中还有许多其它地理专有名词,如邦、土、田、石、井、泉、水、川、州、邑、麓、鄙、国等,反映了当时的水文、地形、领土观念及土地规划知识。在《说文解字》中丘被解释为:“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之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曰丘”。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丘,古文丠,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 。” 指的就是在居丘四周加人工防御设施的一种城堡的祖型。 此外,《尔雅·释丘》曰:“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上锐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 绝高为京。非人为之丘,水潦所还埒丘,上正章丘,??。陈有宛丘,晋有潜丘,淮南有州黎丘。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这些对远古时代聚落形式的记载,说明汉代以前“丘”主要指一种人工加筑的聚落形式,即《辞海》中解释“众人聚居之处”,即“居丘”之意。聚落的选址和防洪治水有关,如《管子·乘马》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 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防之。”为防备洪水灾患和防止野兽的侵袭,在远古社会人们学会“择丘陵而处之”(《淮南子·齐俗训》),居住在较高地带,这在河南豫东平原地区尤为明显。因为这里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处在地上悬河的状态,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筑墙垒寨成为这里的村落、城镇之必需。现在豫东地区还广泛存在着村镇地势比自然地势低的现状,这些都是历代水灾湮没淤积所至,寨墙、城墙起到了阻挡洪水的功能。因此,早期人们选择平原上的小丘陵作为最理想的居住地,以“丘”作都者也很多,如 皇帝居轩辕之丘(河南新郑)、高阳都帝丘(河南濮阳)、尧居陶丘等,“丘”在此成为城的代名词。如龙山文化时期的“居丘”,即是一种经人加工、高出地面具有防洪功能的聚落形式,广泛分布在豫东商丘、淮阳等地区。从居丘发展而成的“台城”则以社会发展和巨变为背景的,表明在禹治洪水后的“降丘宅土”,开发平原,“与水争地”的胜利。特别是龙山文化时期,如平粮台遗址,经年发掘,夯土台基高出地面,古城墙近正方形,长宽均为。有四座城门和十几座高台建筑,土坯在建筑上已普遍使用。南城门的路面下铺设有上下两层的排水陶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排水设施,对此俞伟超先生认为:“在中国古代,这种公共的排水设施,常见于以后的城市遗址,而村落遗址中则从未发现过。从这些局部情况来判断,平粮台遗址似已发展为最初的古城市” 由此古人居住之丘地,可以认识到“丘”与聚落和城市起源的文化意义,即: ①这些古丘地多分布在渭河下游及济水之间的黄河下游地段的华北平原上; ②远古人类多住在丘地上,反映人们抵御洪水的方式和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③由于黄河的泛滥、改道,许多古丘地被淤埋地下,成为历史地名。研究绝迹的古名的分布规律,可以勾画出古代社会的本来面貌,成为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依据。 ④古丘地不仅是人类聚居之重要地域,而且是大多古国都、州、府、郡、县的治所所在地,这些古文化遗址与古文明的发祥和大的历史事件有关。 ⑤社会因素和历史原因是判定天下名丘的主要依据;而丘地大小之地利因素相对次要。 其二:传统聚落与“居丘”相关,如“宅丘”是一种有强烈倾向性和选择性的居住民俗。卜辞中有言“宅丘”者,这片卜辞,系牛胛骨,武丁时所卜。存两辞,一辞残缺,只剩下一个王字,一辞存完整的辞句即“宅丘”,由此可以证明殷人确有居丘的习俗。 《墨子·辞过》中讲道:“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淮南子·本经》云“积壤而丘处。”《孟子·尽心》亦云:得乎丘民为天子。《庄子·则阳》又曰:“何谓丘里之言,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凡此所谓古之民就陵阜而居,所谓丘处,所谓丘民与丘里者,都说的是古人有居丘之俗。在《诗经》中,“相宅”不叫“相宅”,而叫“胥宇”。如《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爱及姜女,聿来胥宇。”这里,“胥”的意思即为审视、相看。在有关“胥宇”即相宅的早期文献中,最为后世堪舆家所推崇的是《诗经大雅·公刘》:“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 . 陟则在献,复降在原。 笃公刘,既浦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度其夕阳,豳居允荒。”从这几段描述中,为“胥宇”,时而“陟冈”,时而“降原”,时而“逝水”,时而“观京”,其过程与后世堪舆家们的相地四部曲—觅龙、察砂、观水、点穴—颇有相通之处。 这表明宅丘与居住风水观念的形成有关。 其三:体现了自然之丘对古代聚居的影响。 《说文》中有:“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远古的丘居,对人类文化发生巨大影响,形成别具一格的丘虚文化。即所谓文化之丘虚,是指 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人创造的一种名为丘虚的文化现象,即社丘文化,以及由此衍生的某些社会文化。 丘虚不仅常作地名,而且与社会组织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民被称作丘民。《孟子·尽心篇》:“得乎丘民为天子。”丘是社会组织的名称,《春秋·成公元年》:“作丘甲。”《周礼·地官·稍人》:“掌令丘乘之政令。”《庄子·则阳篇》:“何谓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周礼·地官·小司徒》:“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丘虚文化之所以能够发展到这种程度,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原始时代的土地崇拜。土地崇拜出现于原始农业社会的初期,是一种自然崇拜。社是土地崇拜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社既是祭祀土地神祉的地方,又是社会成员进行祀祖、盟誓、刑罚、婚配、求子等文化活动的神圣之地。因地域上的差异,社有各种不同的称呼。社的异称确实很多。如古时社坛形制如台,用土堆起,所以社又称冢或冢土。 丘虚与冢土形状相近,是社的称呼之一。凌纯声先生在《美国东南与中国华东的丘墩文化》一书中论述道:“则丘之功用,为一社群的宗教、政治和丧葬的中心。大至一国,小至一村,莫不有丘, 盖丘即社之所在。” 其四:丘的另一种象征意义,即指天然的山丘和坟墓。作为昆仑的主要原型,社丘不仅在称谓上与昆仑丘相通,并且在自然景观、文化功用等方面,都表现出近似的情形。社丘和昆仑丘,虽然一大一小,但它们却相互对应,堪称神似。社丘是微型的昆仑,昆仑是放大的社丘,二者的渊源关系是明确的。正是由于自然景观大致相似,是社丘为昆仑丘原型的一个重要依据。 《说文》部首曰:“丘,土之高地,非人所为也。”即丘本义,喻称坟墓。此类山丘状坟墓,仅一些帝王、君王能有,“丘者,积土高大象丘山之形”(孙诒让《周礼·春官冢人正义》)。《方言》第十三:“冢,自关而东谓之丘,小者谓之塿,大者谓之丘。”故可喻王者之墓。“丘”是王者陵墓的第一个称名。但作王者之墓,“陵”胜于“丘”,于是“丘”多作一般坟墓之称,单用也少。《礼记·曲礼下》:“为宫室,不斩于丘木。”郑玄注:“丘,垄也。”《后汉书·崔骃传》:“吴札结信于丘木。”“丘”即垄、冢。清顾炎武曰:“古王者之葬称墓而已。《左传》曰‘殽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盖春秋以降,墓上始起坟,坟之似高突之山冢可称“冢”, 则当也可以似高突之土丘而称“丘”。或谓赵武灵王前已有灵丘,故非王者墓之称。《周礼·春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谓按官爵等级决定坟头封土的规模。日益盛大、频繁的上冢祭礼,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于是出现了坟墓前的祠堂建筑。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汉字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文化信息,汉字以象形、表意,传达了古人的思想、观念、宗教、军事、生产、习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字所表达的概念,与它所要表达的客 观事实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所以,“丘”字不仅体现了自然状态下的山丘、丘陵、高地等象征意义,而且表达了与之相关的居丘、宅卜、高台建筑、陵墓、坟丘等建筑语言和类型的文化内涵。从中可见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起源与自然之“丘”的文化渊源。 (作者单位:450002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2006.3) 参考文献 1. 朱狄.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张志华. 平粮台古城遗址的发现及其价值和意义.中原文物考古研究(1)大象出版社.2003. 3. 陆而奎、方毅、傅远森等编.辞源正续编(合订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4. [东汉]许慎. 汤可敬撰. 说文解字今注.岳麓书社,1997 5.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辩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6. 王增永. 华夏文化源流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 高友谦. 中国风水文化.团结出版社,2004 8. 王瀛三. “天下”名丘初探.中原文物,.198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