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撰文认为,文化修养乃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石,就仿佛文化名人们的长寿都与深厚的学问有关,甚至还以文化名宿周有光先生和杨绛先生的高寿来佐证这个观点。情况真的如此吗?
满腹墨水未必就高寿
文化大家们真的不在乎养生锻炼,全凭腹中墨水就能健康长寿吗?
文化修养固然对提高认识,勇于践行,具有一定的裨益,但这仅是在精神层面,与身体的健康长寿并不能划等号,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远的有鲁迅、萧红,近有路遥,他们一样都是重量级的文化名人,但却在创作旺盛时期,驾鹤西去,令人惋惜。究其原因,前面二位是当时出名的工作狂,“将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又从不考虑自己的健康状态,加上那时的医疗水平又不高,导致他们盛年辞世,让人扼腕叹息。后面那位,誓做将一生交给写作的苦行僧,对养生不甚在意,也没有逃脱过早辞世的不幸命运。
再来看看百岁人瑞周有光和杨绛两位先生,他们平日注意养生运动,方才有如今的健康长寿。
周有光:生活规律有涵养
“有文化老人”美誉的周有光先生,一生经历了晚清、北洋、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如今他已过百岁高寿,有人戏称他是“四朝元老”。作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他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但他除了一生坚持学习外,还特别注重养生保健,而且是从深层次上理解践行。
20世纪30年代,一位美国医生告诉他说,饮食过度导致的早亡,要远比饥饿夺去的生命多得多,人最好的保健方法就是不要吃太多太饱。
从那时起,周有光先生便养成了每顿饭只吃五六分饱的习惯,就是再好吃的东西,也是浅尝辄止,绝不过分摄取热量。一杯牛奶,几片面包是他几十年不变的早餐。此外,老人还特别注意运动,一早一晚,他总会带着拐杖下楼遛弯,直到105岁后,他才减少了下楼的频率和散步的时间。
周有光先生在《周有光百岁口述》一书中公开了自己的长寿秘诀:“首先,生活要有规律,规律要科学化;第二,要有涵养,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要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几近灭顶的劫难周有光先生就经历两次,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家被侵略者洗劫一空;第二次是文革时期,他的书稿被席卷而去,连一页纸片也未存下。他非但没有绝望,反而笑着说:“从头再来也好,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啊。”这种超级释然淡定,的确非常人所能及。
杨绛:重视健康得幸福
104岁仍笔耕不辍的杨绛先生也是一样,当被问到自己的长寿秘诀时,老人形象地说:“健康是人生基石,事业好比在基石上筑起来的大厦。人的一生,健康会像影子一样处处跟随着你。你重视它,它会给你带来快乐与幸福。你忽视它,它也会给你带来疾病与痛苦。”
杨绛先生亦十分重视运动健身,习惯早上散步,还坚持做保健气功操“八段锦”。除此之外,她认为精神舒畅、心理健康对老年人尤其重要。在老伴和女儿相继去世后,杨绛先生极力克制哀痛,为了避免负面情绪对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她就以体育锻炼和写文作画来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多年后在回顾那段难忘经历时,老人表示,活着的人要向前看,过好每一天,不能总往回看,被悲伤牵着鼻子走,否则会伤害自己的健康。
由此可见,文化修养与健康长寿不是等号关系,但其意义也非同一般。假如非要做一个比喻的话,文化修养是生命航船的指路灯塔,对那些热爱生命的智者,具有方向和命运上的指引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