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美绝伦的山西古壁画之美 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壁画欣赏

 nzpeach 2015-03-23
穿越千年的邂逅 

  北朝晚期,走马灯般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朝代,时间不足5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羽飘鸿、一朵浪花。这一段历史常常被匆匆带过,这一段文化艺术史也是粗线条的。除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造像,北朝的画迹寥寥几笔,有保存在敦煌的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壁画。据说北齐还出了一位善画梵像的曹仲达,世以“曹衣出水”喻其风采。

而近年来我省几座北朝壁画墓的发掘,不断刷新原有的认知视野,丰富人们的想象空间,特别是随着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撩开神秘面纱,其宏大的场景、精湛的画技、鲜活的形象、迷人的色彩、朴茂的内容,堪称那个时期墓室壁画的典范,犹如一瓶尘封的美酒,甫一开瓶便香飘四溢,绕梁不绝。宛若一片洞天世界,管窥之间豁然开朗,叹为观止。1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被评为2014年全国最新考古发现中的6项重要发现之一。这一殊荣的获得可谓实质名归。

  九原岗位于忻州市西南高地,北有云中河,南有牧马河,双流合抱簇拥起大片平台,在汉代以地名命名为九原县,后世人称此为晋北锁钥。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坐北朝南,发现的壁画面积200多平方米,分布在墓道东、西、北三面墙壁,壁画则自上而下分为四层。第一层是流云中的奇禽异兽,龙鹤仙人,雷公风伯。第二层是迄今我国发现最大的狩猎图,长30米、宽1.6米,是研究北朝生活文化和军事演变轨迹的活标本。第三、四层是仪卫出行图,首次出现多名胡人形象,是研究北朝胡人在中国活动的重要线索。壁画题材丰蕴,想象过人,叙事清晰,囊括了天地人三大主题,包含了人世间的基本生活内容,寓意了对自身和世界的态度与看法,体现了多元素、多风格、多文化的融合态势。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从三国时期的薄葬风俗到唐厚葬之风再次兴起的重要转变时期,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为研究当时丧葬风俗和制度提供了实证资料,而同时期木结构建筑壁画也是首次鸣世。

  壁画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长卷式狩猎图。有的猎手在披鬃骏马上张弓放箭;有的猎手骑着剪鬃大马挥舞长矛,而成群的猎手追杀成双成对的鹿群,观者甚至能想到猎犬狂吠声、奔马嘶鸣声、野兽哀嚎声。其激烈画面可谓惊心动魄,扑上来的猛虎己咬住马臀,马上猎手返身拈弓搭箭。三支长矛刺向一只倒地狗熊,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围猎演兵的动态美、意趣美、传神美跃然壁上。

对于山水风景,壁画用散点透视表现得山高云渺、松峦起伏,特别是几种松树画法,简约葱郁,飒然得法。所有这些,改变着传统对鲜卑特征“异质文化”的偏见,也引导人们“以图证史”,发掘潜在的民族融合精神引擎,还原了北朝贵族生活场景。沿着壁画墓甬道品读,仿佛时空倒转,回到1500多年前,群峰丛林间的猎猎战旗扑面而来,彬彬有礼的神勇武士列队迎候,或许是来自波斯的异域人士牵马忙碌,那些眉清目秀的侍女,窄袖长袍,姿容优雅,有的着胡服、穿胡靴,有的摇团扇、捧物件,还有一个身材颀长的女子肩挎时髦的方形包。这一切就发生在虚掩着的朱红门楣之侧。我只能说,这是一次穿越千年的邂逅。

班彦钦

图片提供:张庆捷 白炜明 郭银堂

(原标题:穿越千年的邂逅——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壁画欣赏)

(编辑:王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