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国画颜料绘就手艺人生--仇庆年访谈录

 苏迷 2015-03-23
用国画颜料绘就手艺人生

               
——仇庆年访谈录

             

             
   
  男,1944年3月生于镇江。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口述者:仇庆年访录整理:郑凤鸣

  故宫博物院复制《清明上河图》,
  用的颜料就是从我这里买的

  问:听说苏州制作国画颜料的历史很早,究竟早到什么时候呢?
  答:早在清乾隆年间,就能在《姑苏繁华图》上找到“朱砂”丹粉”的店招。苏州姜思序堂是我国“创立最早、历史最久、知名度最高的国画颜料生产作坊之一,其国画颜料和八宝书画印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着我国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享誉华夏,名扬四海。
  问:姜思序堂从创立一直辉煌到现在吗?真不容易。
  答:不,姜思序堂曾经几起几落,值得庆幸的是传统国画颜料制作技艺至今薪火相传。姜氏技艺,本为姜氏子孙代代相传;但在民国初,姜少甫身体不佳,又不善经营,改由嫡传弟子薛文卿继承,薛文卿又传给其子薛庚耀。薛庚耀行将退休时,领导安排我跟他当学徒。
  问:您从小就喜欢写毛笔字、画画么?
  答:我读小学时,几乎无师自通,就能用蜡笔画画,大人都夸我画的画像模像样,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读初中时,我承担起了出墙报的任务,用粉笔写写画画是我的特长;读高中时,我担任了团支部宣传委员,写美术字、画海报是我的拿手好戏。
  问:传统国画颜料的制作原料有哪些?从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原料呢?
  答:传统的国画颜料原材料可以分为动物原料、植物原料、矿物原料。现在这些原材料已经非常紧缺了。做胭脂、西洋红颜料的正宗原材料来源于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紫草虫的巢,由于取巢会毁树,现在已经很难得到了。我手里也只有“文革”前收集到的一些样品。植物原材料中最主要的就是蓼蓝,这是生产花青色颜料的原材料。蓼蓝要在11月份播种,第二年端午节才能收获,要占用耕地半年时间;而矿物原料,例如蓝铜矿石,更是历经大自然千百万年的积淀,采集一点少一点。为了获得上好的花青、褚石、朱砂、石膏、石绿等制作原料,我曾经去云南、贵州、甘肃、湖南、福建、江西等好多省份的偏远地区,钻山野密林、履幽谷穷荒。我制作的颜料和手头的一些存货只能供给博物馆,用于修复、复制古画。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经复制《清明上河图》,他们用的颜料就是从我这里买的。
  问:制作传统国画颜料复杂不复杂?
  答:相当复杂,要精选原料,严格操作,取精去粕,产品才能明亮深厚,色彩鲜艳,纸色合一,多裱不脱,经久不变。例如制作粉状颜料,要经过配料、研磨、溶胶、漂洗、烘干、过筛、包装;制作膏状颜料,要经过配料、研磨、溶胶、沉淀革脚、煎膏、摊膏、剪膏、包装。又如做矿物颜料,从破碎矿物到做成颜料,一般要经过1个半月才能完成。拿到矿物之后,第一步是破碎,而且必须手工破碎,一边拿榔头敲,一边分拣。如果一股脑儿全部放进机器里破碎,就只能出来一种颜色,而手工边破边拣,才能提取出不同程度的颜色。破碎到一定程度后,进入水磨环节。矿物粉末加水,不停地磨。雌黄不算是最硬的,也要磨20天,一直磨到水面上浮出一层油光,才算到位。之后,进入漂洗分色工序。磨好的浆经历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后,静置沉淀,再分出悬浮物和沉淀物,烘干后产生第一道颜色。如此反复清洗、沉淀、取色、烘干,最终才能够由深到浅,分出四道颜色。

  经数百次的研究试验,试制出了一种新的国画颜料

  问:学习传统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是门苦差使,您觉得呢?
  答:是的,学习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是门苦差使,但是我始终不怕苦、不怕累,认真钻研技术,颇得恩师真传。把一块坚硬的矿石变成细腻的颜料,起初的步骤是用榔头敲碎,然后在石臼里用石杵反复研磨,过程中还要把杂质、颜色不纯的部分挑拣出去,然后换个垂直悬挂的石块磨具进行研磨。要使坚硬无比的矿石最终变得细腻温润,需要反复研磨,通常需要20多天。我当时年轻有力,又有耐心,常常骑跨坐在长条凳上,一手撑着,一手在钵里推着石杵旋转,来回搓辗。加水磨的时候,开始时声音很刺耳,因为颗粒还很大,跟瓷碗摩擦得厉害,磨起来很费劲。
  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小,发出柔和的浆声。瓷碗里的矿料,在水和磨具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细,越来越稠,就达到要求了。
  用于书画的“泥金”,其原料是天然金粒。制作泥金时要一气呵成,中途不能上厕所,因此不能喝太多的水,还要把指甲剪光。先要把金粒磨成金箔,薄到能在空气中飘起来为止。然后以手掌一下下地来回磨。经过三天的“磨金”,再用两周时间进行沉淀、去粗、“割脚”(沉淀),这样做出来的泥金,才能非常的细腻。为了做出好泥金,我手指外侧都起了老茧,至今全身骨节都僵痛不已。
  做八宝印泥要花四五个小时连续不断地对印泥进行捶打,长年累月下来,我的手得了腱鞘炎;而且,为了防止口水飞溅,在把印泥装瓷缸时,不能开口。这真是一项锻炼人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啊!
  问:您在传统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的有哪些呢?
  答:1963年,我从苏高中毕业,进入位于东中市的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生产合作社,随姜思序堂国画颜料传人薛庚耀先生学艺,成为姜思序堂嫡传弟子。1964年到1965年期间,我试制出软管装国画颜料,改变了传统颜料携带不便的缺陷,为画家外出写生提供了方便。在先生薛庚耀的悉心传授下,我不但很快掌握了传统颜料制作的一整套技艺,而且累积了一些经验,担任了技术科长。1983年,薛老退休后,我担任了技术副厂长。其间,我创新了不褪色霜青颜料和高级五色精品印泥。传统国画颜料八宝印泥在1982年和1986年两度获得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在1974年至1977年期间,为解决当时传统花青颜料原材料紧缺、无法承受宣纸上漂白剂残留物的腐蚀、牢度不够、容易褪色的难题,我广觅材料,经数百次的研究试验,创新性地试制出了一种色系文静、不易褪色的新的国画颜料,其牢度可达7—8级。经著名画家程十发、唐云、亚明、方增先、张辛稼、吴羟攵木、张继馨、张晓飞等使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许。著名画家黄胄使用后欣然建议将“花青”改名为“霜青”,寓意“经久不变”。霜青颜料的问世,不仅弥补了传统颜料的缺陷,而且为传统颜料制作方式的继承、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成为中央美术学院传统版画工作室美术顾问

  问:听说您还是中央美术学院传统版画工作室美术顾问、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是么?
  答:是的。制作国画颜料需要地质知识、矿产知识、化学知识,还要懂得国画颜料与纸张、毛笔、绘画、书法的关系。为了继承和发展传统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凭着中学化学学科基础好,接触国画颜料制作后,我啃字典、问行家,不断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绝知此事要躬行;牢记先生薛庚耀的师训:一个以制作颜料为职业“的人,应当理解画家的需要和想法,这样才能对颜料的性能加以全面的掌握,从而做出受画家们青睐的国画颜料来。”我自己也常常对别人说:一个“做颜料的人,一定要懂点书法、绘画知识。”1976年,我脱产两年,潜心学画,并且拜美术教授张继馨学画花鸟、山水等。经过努力,居然自成一家,成了中央美术学院传统版画工作室美术顾问、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
  问:听说您与很多著名书画家有交往,有哪些名家呀?
  答:我学艺期间,先生薛庚耀带我结识了许多书画名家,其中有唐云、黄胄、方增先、谢孝思、张辛稼、费新我、吴羟攵木、谭以文、陈如冬等。我在苏州市职工大学工艺美术系学习时,深得张继馨教授赏识,不但悉心传授技艺,而且师生友谊深厚。我们时常一起探讨书画及其用色、用墨,后来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忘年交。张教授得知我女儿结婚的消息,特意用4尺宣纸绘了一幅《松鸟图》相送,以示祝贺。费新我的许多作品,印章盖章最喜欢用我创制的八宝印泥。我与他交往时间长了,无话不谈,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费新我向我提议把散装印泥改成礼品包装,内容可以是十四色、十六色,甚至更多,或者可以客随主便任意调整多寡。我接受了费新我的建议,果然大受书画家的欢迎。有一次,有位画家到南京参加画展,发现栖霞山有少见的石青原料蓝铜矿,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费新我。费新我立即打电话给我。我求之不得、喜不自胜,立即到单位开了介绍信,赶赴栖霞山,获得矿区的允许后,上山挖宝。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十分珍贵,可见费新我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问:我还听你们业内人士说你是薛庚耀的孝子,这是怎么回事?
  答:老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是把先生薛庚耀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追随始终的。先生薛庚耀两次中风,我都关怀有加。薛庚耀因心脏衰竭去世,我忙着安抚家属、安排车辆、筹备召开追悼会、落实安葬事宜、操办后事,所以大家都说:“仇庆年不但是薛庚耀的嫡传弟子,而且是薛庚耀的好儿子。”确实,恩师与我如父子。先生薛庚耀过世后,我一直很伤心。我在1990年第3、4期合刊《中国文房四宝》写了篇《怀念姜思序堂老艺人薛庚耀先生》的文章,纪念恩师向我传授技艺,感念恩师对我做人的教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