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林风泉响两相忘

 秋声独赋 2015-03-24
内家拳之内炼与道家修丹是一路的。要求除了吃饭说话二十四小时都要舌顶上颚,就是随时内炼的意思。当然,除了舌顶上腭,还有其它几个关窍,能做到炉内常温,周天不息。一开始肯定是没有,一般三年时间能把劈崩练整,初步体会出明劲,就可以逐步上路了。所以孙剑云先生说:三年内不可一日无师。

练形意拳一开始颇苦恼,因为练整很不容易,可能刚学几个月还觉得自己越打越好,但时间再一长就不是这个意思了。感觉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原因是规矩逐渐在身上显现,但你又做不到完完全全的整,里头就开始体现出别扭。六合九要其实是行气之法,别扭其实是拳开始调理身体,慢慢身体也就逐渐强壮起来了。

五脏都强健,阴阳平衡,内壮而外神,体现在拳架子上就是整了。所谓内外一致。这个时候打出的拳和以前绝对不同,是一动俱动的整体之力,而且越打身上越舒服越打越精神,这个就是初步明劲。到了这个程度,与内炼的结合效果开始体现,练拳的兴致也越来越大,时时刻刻都想着练,终日乐此不疲而不能自拔了。

过去有一种速成技击的方法,练一两年就出去打擂台了,这事是有的,但是并非谁都能做到。一是以前练过多年的武术,基础非常好;二是有技击本领高的师傅指引带领;三是在三体式和劈崩上终日下功夫,同时多练散手硬功。这种方法算是吃快餐,打出了名堂要想继续深入,还得回来规规矩矩按照传统一步步来。

身体里的筋膜成长象什么呢?就像大旱逢雨、渴水而干瘪的植物饮饱了甘露突然挺拔了起来,枝枝蔓蔓、蛇走龙腾地遮蔽过来。初步明劲象什么呢?就像坦克急刹车,一瞬间炮筒子加上坦克的重量和前突速度的劲合在一起碰地破出来。拳击和武术本身没有高低,有高低的是功夫。天地万物本来静止,动的是人心。

练完拳,身体里蒸腾的厉害,到楼下溜达了数圈,回到办公室依然不得消停。记得李仲轩老也说过类似的情景,其实是内里气血旺盛奔腾所致。所以练完拳要溜达,就是要慢慢消散这气血,让它慢慢平复。溜达与站桩、打坐要领其实一样,也要做到敛气入骨。我这拳练的是往道艺上走,所以可能会有些曲孤和寡吧。

一开始练拳不要求快,而是在一个呼吸内越慢越好,这个呼吸越悠长越好。慢了,就能找到自己的毛病,按照六合九要把规矩都练上身。练出来之后快慢随意。薛颠一门有形意慢练,比太极拳还慢,其实慢比快更难控制,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练法,也有顺逆的意思在里头。薛颠的书我都看过,这人是入了道的,可惜了。

所谓顺中用逆,从理论上讲是逆运后天气血,化其拙气拙力。既然是逆运,就与后天顺行相反。后天都用努气拙力,那么逆行之道就是纯以神意运动,内心中不动一丝气血。什么叫后天?你肌肉用大力的时候要么憋住气要么急速吐气,此皆不自然之呼吸。什么是先天?比如人抻懒腰,浑身紧绷但呼吸却不受丝毫影响。

内家拳既然是道家之余脉,那么说明白了其根本道理真正入了港,是真的要首先去掉俗心杂念的,而且远离酒色财气,不然就是掌握了方法也很难有进步。因此授业者多,成道者少。多数人是不明其理,又放不下酒色财气,把本来顺中用逆的内家拳练成了顺中用顺,以努气、拙力为能事,那就实在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内家拳练出来,是可以做到无疾而终且预知生死。孙氏门内,孙禄堂先生就不说了,上海的支燮堂先生也是如此。就是孙存周先生,虽然是死在突发心脏病上,但提前一年也告知友人自己明年就要去了。这就是道家的真东西。这些前辈是觉得活着如此而已,故不留恋红尘,尽人寿而去。还有很多百岁而终的自不必提。

别把拳练成消耗自己的魔鬼,为了拳变得与周遭格格不入,生活事业都不顾了,那个真是练拐了。我知道一位有名的内家拳师傅七十几岁死掉了,可他老婆什么都不练今年九十多了活得还很健康。武术于生命的调养得是锦上添花才行,不能搞成釜底抽薪,与其那样还不如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更实际些。

万法源于三体式。三体式是易筋洗髓的高度浓缩和体现。三体式有各种站法,无论怎么站,都应当做到浑身的筋脉抻拔整合。从头到脚,从手指头到脚趾头,按照六合九要全身成为一个外紧凑内空松的整体。每一个部位都体现出抻拔的张力,但内里呼吸却轻松自然,如人抻懒腰时虽然浑身紧绷却呼吸顺畅且十分舒服。

无论站三体式还是打拳,都要求做到心无余念,念兹在兹,身心都在这拳上,这就是要求思想上得入静。人只要内心一静,气血就会发动。再配合浑身筋脉的抻拔,以及六合九要的行气法则,即开始对筋骨膜的改造。因此形意拳的内功,要从三体式上练出来,一是要站对了,二是得静得下来,这两条差一个都没效果。

进入明劲阶段后,打拳会很过瘾。老人们说愿意打一辈子明刚的话,就是最好的体现。你的身体从来没有这么整过。以前胳臂是胳臂腿是腿,如今是一动俱动的整体。你可以打得很慢,过程中不断体会六合九要的规矩。也可以打得快如闪电,好像一支奇兵从阵中突出。逐渐的规矩入脑,便可体会呼吸间气血起落了。

在三体式中找到静止状态的整,然后通过劈拳的训练过渡到动态过程中的寻整。劈拳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动起来的三体式。打劈拳一开始要慢,每一动打出去停一下想一想自己哪里做错了,然后再做下一动。这样打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呼吸必须沉稳顺畅不乱,如果急促了就要休息。每打完一趟都要溜达收好功。

练形意拳没达到整的地步谈不上明劲,没打出明劲形意拳就还没入门庭,必须从三体式到劈拳,一步步按照传统方法来过,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就会一通百通了。等你有一天练明白了,身体里就开始长东西,而你则会每天陶醉在那个自我完善的境界里乐不思蜀,象得了个宝贝一样没人处细细把玩品味,不亦乐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