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作为我国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几乎每位族人都能舞上一段。 佤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很多,若以伴奏乐器和主要道具分,可分为“木鼓舞”、“象脚鼓舞”、“蜂桶鼓舞”、“芦笙舞”、“口弦舞”、“三弦舞”、“毕颂舞”、“竹竿舞”、“臼棒舞”、“棺材舞”、“扫帚舞”、“刀舞”、“毯子舞”等等。还有一些舞,既没有道具又没有乐器伴奏,是一种唱与舞自然结合的无伴奏歌舞。如果以舞蹈角色来划分,可以分为“青年舞”、“集体舞”、“女青年舞”、“魔巴舞”、“少儿舞”等等。如果用舞蹈功能来划分,又可分为“祭祀舞”、“丧葬舞”、“自娱舞”以及“表演性舞蹈”等等。 佤族民间舞蹈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从表现形式上看,有围圈、联袂、对称、且歌且舞、程式化等特点;从动律上看,有屈膝弹动,重拍向下,节奏感和韵律感强,动作幅度大,有较大的随意性等特点。
佤族舞蹈分类如下 一、以伴奏乐器和主要道具划分: “木鼓舞” “象脚鼓舞” “蜂桶鼓舞” “芦笙舞” “口弦舞” “三弦舞” “毕颂舞” “竹竿舞” “臼棒舞” “棺材舞” “扫帚舞” “刀舞” “毯子舞” 二、以舞蹈角色划分: “青年舞” “集体舞” “女青年舞” “魔巴舞” “少儿舞” 三、以舞蹈功能划分: “祭祀舞” “丧葬舞” “自娱舞” “表演性舞蹈” 佤族歌曲 过去佤族没有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文字方案。 佤族民歌中,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十分丰富,多声部民歌有“玩调”。 佤族的民歌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旋律常用La、do、re、或so、do、re、为骨干音,音区偏低,音域较窄。终止式以同音反复特色。节奏以较规整的二拍子为主。结构多为上下句对应式的单乐段或两对上下句构成的复乐段,并在此基础上作小有变化的反复;有的则在曲首加一句甩腔或曲尾加一句衬腔。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或一领众和,其中领部的即兴性轻强,和部的则地的固定。凡是喜庆和娱乐时就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打击乐伴奏。唱词喜欢用比兴手法而喜欢增铺直叙。 1964年,在一次佤山军民联欢活动中,热闹、欢快的场面激发了驻西盟佤山部队战士杨正仁的创作灵感,写下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近40年来,《阿佤人民唱新歌》唱遍大江南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