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两个葡萄“种植大户”——宾川县和红河州,这两个地方在云南的葡萄产业发展中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2014年12月云南多地出现低温,涂芽较早的葡萄出现了生长不良,叶片黄华,花芽退化,被宾川县刘凤弼老师形象的称之为“葡萄感冒了”。除了宾川县和红河州,楚雄州的元谋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其中,宾川县目前有18万亩葡萄,受冻害几乎绝产的将近3万亩,目前多数已采取平茬措施,减产30%~40%的也超过了5万亩。元谋主要以基地种植为主,大棚较多,据国家葡萄产业体系云南试验站站长杨顺林老师估计,元谋今年葡萄受害面积将达到60%,甚至更多。 2014年12月下旬,协作网在红河州建水县调查47个大棚葡萄园,面积大的300~400亩,小的50多亩,其中只有14个园子叶片和花穗看起来比较正常(2015年03月上旬再去建水时,其中一户63亩的已经平茬),绝大多数出现了发芽不齐,叶片黄化或发脆,花芽退化。土壤pH多数在4.9—6.5,土壤EC值0.1—1.9,多数在0.6—1.3。 针对今年云南的特殊情况,协作网立即联系云南的种植大户和专家,组织座谈会,商讨对策。“花去哪了”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目前大家的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天灾主要是去年各地降雨量偏大,有的地方达到30年之最,造成后期霜霉病严重,叶片过早脱落,养分回流不足;发芽后遇上低温,造成生长不良,花芽退化。人祸主要是过分追求高投入、高产出,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盐分过大,酸性增强,忽视了有机肥的使用,葡萄新根生长较少;再者一味赶早,认为越早收益越高,涂芽年年提前,造成葡萄树休眠不足。 我们如何才能找到那些“去哪了”的葡萄花?首先我们要摒弃那种以工业思维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思想,其次尊重葡萄花芽分化的客观规律。葡萄花芽的分化,一般是从主梢开花期开始,至终花后2周,第1花序原基全部形成,在花序分化时,营养水平是影响葡萄花芽分化的主要因素。营养条件适宜时,便可生成完整地花序原基,否则,花序就不完整或者形成卷须。因此,葡萄花期也是葡萄花芽分化的第一个临界期,此时是形成花序原基还是形成卷须的关键时刻。与此同时,第2个花序原基开始产生,一般在花后70天左右,完成第2个花序原基的分化,在此期间,第1个花序原基仍在继续增长。6~8月份为分化盛期,以后的分化则逐渐减缓。花芽分化适宜的温度为24~35℃。冬芽中花芽分化的前20天对温度反应最敏感,也就是第1花序原基的分化对温度最为敏感。 从花芽的分化规律来看,需要注意葡萄的花期营养和采后营养,尤其是采后营养。葡萄采收后,叶片制造的营养有三个去向:一是回流树体和根系贮存起来,称之为养分回流;二是继续生长副梢、叶片,也就是继续进行营养生长消耗养分;三是促进冬芽分化,进行生殖生长,冬芽得到的养分充足,芽包就会比较大。在养分的三个去向当中,进行副梢生长的营养生长和进行冬芽生长的生殖生长是一对矛盾体,如果副梢生长过旺,花芽就会分化不好。 花序原始体的形成需要适量的氮素营养,氮过多易引起枝条旺长而不利于花芽分化,而磷肥、钾肥则可显著促进花芽分化。在采后给肥上,一般是适当的氮肥,较多的磷肥和一定的钾肥,水分也不能太多,这样,可以控制副梢过多生长,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 除了肥水调控,应用生长调节剂,如用矮壮素、多效唑、乙烯利等,可以抑制赤霉素合成,从而控制生长和促进花芽分化。细胞分裂素处理可使卷须变成花序。植物体内,一般不缺少为形成原始基和卷须所需的赤霉素,花序原基的形成容易受到细胞分裂素限制。 入冬以后,花芽的分化渐趋休眠状态,即是继续分化,速度也极为缓慢。第二年,萌芽至新梢展叶期,花序陆续形成花瓣、雄蕊、雌蕊等,7叶期形成胚珠,10叶期形成花粉粒,此时,花芽分化全部完成。如果在此期间的营养条件不良,则上一年形成的花序原基轻则分化不良,胚珠不发育,并造成大量落花,严重时则花序原基全部干枯脱落。因此,在这一时期内,树体内的营养物质是否充足,对花器的发育,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的营养好坏指的是树体储存的营养,也就是上年采收后叶片向树体回流的营养,如果上一年叶片早衰、霜霉病严重、落叶过早或者产量高、负载量重都会影响养分回流,造成树体储存养分不足,新梢的生长和花芽的分化都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养分而受到影响,出现叶片发黄和花芽退化。 “葡萄花去哪了”的确令人心痛,但是,纵观云南的葡萄发展,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的生产思维,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忽视树体和根系健康,盲目崇尚“越早越好卖”,不注重品质,对自然灾害抱有侥幸心理,凡此种种,又怎么能够让葡萄硕果累累,香飘四溢呢?其实,最好的技术都是回归事物本身,只有在尊重自然和葡萄本身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那些“去哪了”的花。 |
|
来自: 阳光普照一生 > 《福地FUDI肥业项目---准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