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理化学专业介绍

 hjmzxzgy 2015-03-26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物理化学是物理与化学间的交叉学科,是以物理的原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研究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发现并建立化学体系中特殊规律的学科。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广为应用,不仅渗透到化学的各个分支学科,而且在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等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各种谱学检测方法在空间分辨、时间分辨或能量分辨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物理化学学科呈现出由宏观到微观、由体相到表相、由静态到动态的飞跃发展,而表(界)面与介观体系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过程,分子反应动态学,非平衡态热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等则是当前物理化学最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

  2、研究方向:

  01.功能材料物理化学

  02.纳米功能材料

  03.相平衡原理及应用

  04.纳米敏感材料

  05.工业电化学和电化学工程

  06.环境电化学

  07.生物和生物材料电化学

  08.谱学电化学

  09.纳米材料表面与界面化学

  10.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1.生物质资源利用与工程

  12.生物质转化过程动力学

  13.生物质材料物理化学

  14. 生物质能源与环境

  15.电有机合成

  16.功能材料光化学与光物理

  17.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18.表面界面组装与功能

  19.纳米晶物理化学

  20.多相催化与催化材料

  21.新催化反应与催化剂设计

  22.多相催化材料设计与制备

  23.多相催化与表面化学

  24.催化材料及表征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吉林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要求毕业生掌握物理化学学科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统计热力学量子化学等基础理论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和相关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和化学信息学的基础理论熟悉现代物理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前沿领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成为从事物理化学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01-16方向: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639综合化学四(无机、分析、有机)

  ④86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17-24方向: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39综合化学四(无机、分析、有机)

  ④86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吉林大学为例)

  5、相近学科

  与物理化学专业相关的二级学科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二、就业前景

  物理化学学科主要分三个方向:催化、电化学以及理论化学,这几年由于材料热,对于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由于物理化学学科在实验中需要用到很多的实验仪器,所以毕业后可以做仪器销售以及客户服务工程师。

  (2)催化毕业生目前主要有一些顶级的公司的研发部门需要,例如:美孚,中石化。作催化实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锻炼,这对于在作仪器例如高通量设备的公司是一格核心岗位,主要是仪器建设方面。同样催化毕业生在烟草领域也很吃香,例如近两年国内的郑州烟草研究院(我国唯一的一家烟草研究院),白沙集团,卷烟厂等等。

  (3)电化学毕业生这两年还是比较抢手的,由于能源的原因,目前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方面有很大的需求量。

  (4)理论与计算化学方面,这两年在这方面市场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例如药物设计公司,以及一些世界顶级的化学品公司。

  (5)平时可以多关心一些经济、金融方面的信息,可以去基金公司或者证券公司作行业研究员(例如国内的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化学、药品等行业研究员),同时也可以到政府的宏观经济部门从事化学品相关行业从事调研管理等工作。

  (6)作为化学系的毕业生同时也可以去海关机场药品公司等地方从事化学品检验工作。(7)还可以去认证公司或者咨询公司,例如U.L.美华认证公司,一些顶级的例如麦肯锡公司只要你能力够强的话做化学品相关行业的咨询师也可以。物理化学专业毕业生由于自己的化学背景以及物理学基础,在市场上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的地方的。

  三、就业方向

  除继续深造外,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事业行政部门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也适合在化工、轻工、日化、石化、医药、食品、汽车企业和技术公司等从事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生产组织、技术服务、质量检验和环境监控等技术工作。

  四、推荐院校

  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招生单位有:

  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

  五、课程设置(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

  主要必修课程:

  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量子化学、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高等物化实验、有机合成化学

 

更多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