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许愿真 2015-03-26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整理)

主持人:今天的公益讲座,《高考轻松突破600分   地理篇》。

主讲老师:庄老师

讲座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内容:1.点评2013年高考;2.高考轻松突破600分的秘密;3.2014年备考建议;4.30分钟答疑。庄老师《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分册作者,请提前准备好自己的问题。

大家好,主持人好。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1. 强调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2. 以图为媒,凸显地理色彩
3. 能力立意,渗透课改理念
   高考有没有秘密,我以为是有的。高考录取最终是通过做题来实现的。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和一张卷子的时空容量显然是不对等的。高考的秘密就藏在那份“高考卷”中。
1. 强调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所谓主干知识,即重点的、在教材结构和知识结构中起骨架作用的知识。高考地理的主干知识是什么呢?高考地理主干知识,即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不掌握主干知识,做题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能力、技巧都是附着在主干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地理高考主要是两种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选择题既注重自然地理要素(大气、地貌、水文、植被等)时空演变的基本规律的考查,又重视人文原理的考查,尤其注重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要求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而综合题更强调综合性,注重基本的读图方法和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的考查。所有题型都强调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下面来看例题。

例题1:(2013年新课标I全国卷)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3)题。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G1-风-文:C   ?

大家看,这是一题组,地理试题往往是以题组的形式出现。这位同学很快给出了答案。这说明大家重视了对高考题的关注。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局。我们就以这题组说事。来看看2013年高考的三个特点:强调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以图为媒,凸显地理色彩; 能力立意,渗透课改理念。

本题组考查的主干知识:区位。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是必修二、三的重点。四大区位: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必修二主要是通过案例来讲主干知识。 必修三主要通过案例来强调主干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本题组主要考查的是农业区位。农业区位问题一直是历年高考的核心内容。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有哪些?该地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是什么?就此题展开就能达到“做一题,知一类,会一片”
    G1-风-文:地形气候降水土壤市场?

思路非常清晰,赞一个。地形、气候、土壤、河流——这是自然因素。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特点。气候——最需要关注的自然因素。气候通常从——气温、降水两个方面分析。这道题大家来看设问——审题。 

 G1-风-文:二月十四号,冬天。
    暗暗:感觉ABCD都可以选。

从“每年情人节(2月14日)”文字信息,可知该时段属于北半球的冬季,这里面考查了直射点的位置。从区域图中可以看出,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美国纬度高。美国气温较低,而哥伦比亚气温较高。这道题的背后:从主干知识的角度看——农业区位;从呈现形式看——区域图;从能力立意角度看——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主干知识。哥伦比亚——空间位置不需要死记硬背的。农业区位“死记”但不能“活用”也无法正确解题的。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本题考查的交通区位。四大区位: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但这道题不是单一设问,而是建立在预设情境的基础之上。
  暗暗:因为鲜花要保鲜   

是这样的。你的地理思维很敏锐,说到这道题的“点”上了。区域图中可以看出,哥伦比亚与美国不接壤,且中间有海洋相隔,距离较远,陆路运输不便,排除A、B。“鲜切花”强调“新鲜”,时效性强,海运虽然运费低,但速度慢,排除D。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适合急需、时效性强的物资运输。我们对这道题再追问一下如何?反思试题涉及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及解题策略,这样才能汲取经验教训,巩固和扩大了解题成果。五种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应用的特点?本题中水运条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何不合适呢?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一般要从运价、运速、运量三个方面来分析,但这三个方面还要建立在运输的产品的性质的基础之上。
  G1-风-文:可是他们的运费低,运量较大符合要求的,这种情况也要答出来吗?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很多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往往是从“直观感觉”入手,高一层级是从解题一般规律入手“运价、运速、运量”,再高一个层级就是从试题的实际“情境”入手,用规律来应证。A、B、C、D的四个选项就是四个陷阱,这些陷阱的预设是和常见解题思路相匹配的。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纬度较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热量条件相对较差,排除B。从题干信息“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可以推断出哥伦比亚在鲜切花生产的技术和品种方面占优势,故排除C、D。从图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与美国接壤,距离近,有利于降低运费。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同样是新课标全国卷,对区位的考查,2011年的高考题和2013年的高考有没有相似性、相关性?
    暗暗:都是对比 

G1-风-文:都是结合具体的生活信息材料,结合区域进行书本知识的灵活考查。
    你们回答的非常好。都是区域对比,都是区位条件对比,都是考查农业区位,都是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就以这道题组说事。再来看看2013年高考的三个特点:强调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以图为媒,凸显地理色彩; 能力立意,渗透课改理念。2013年变化的是:呈现更图像化,设问更生活化;不变的是: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2011年:该题组以一段关于巴西、美国及我国大豆生产的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知识,很好的考查了考生获取有效文字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年:该题组以鲜切玫瑰花的文字材料为切点,以哥伦比亚、墨西哥及美国的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知识,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做题”,但没有思考。为什么做题?做什么样的题?做题需要兼顾哪些环节?做题达到什么样的收益?高考题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命题智慧,在材料选取、呈现方式、情景设置、问题设计、语言组织等方面树立了规范的标尺,通过对高考题的回味,可以领会地理试题的命题思路,发掘历年常考的知识点,感悟题目背后所蕴藏的学科思想。新高考多从实例出发,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强调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形式利用图表或者信息切入,图表不偏不怪,信息密切联系热点,命题风格较为平实。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保证考试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和手段,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养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
   “做一题,知一类,会一片”说明考生反思了试题涉及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及解题策略,从而汲取了经验教训,巩固和扩大了解题成果,说明考生进入了备考的佳境。那如果做一套高考卷呢?做本省五年的高考卷呢?对考卷涉及的知识点和图表进行定位、定量、定性跟踪对比分析呢?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刚才我是以新课标的某一个点为例,以时间为轴,简单的说了一下高考题的考查主干、呈现方式、能力立意。限于时间关系没有展开,我提几点思考:纵向比:五年这个点的考查在新课标卷中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横向比:北京卷、上海卷、广东卷、山东卷、江苏卷等各地高考卷在此点上有何不同?其他的主干知识点考查变化特征如何?7月底即将出版的600分会为你详细揭秘。

2.以图为媒,凸显地理色彩
文综亮点在地理,地理之美在地图。地理图表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是高考题理想的切入口,因而地图是地理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更是综合测试的重要内容。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例题3: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 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这是“2012年江苏卷9-10题”。以坐标曲线图的判读为背景,考查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图像呈现形式非常新。是“高考地理文化”可圈可点的一组试题。第(1)题,从地形剖面图中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地为谷地;埋藏深度线,也就是与地面间的垂直距离,首先把岩层埋藏深度线转绘到上图,即可看出,同一沉积岩层的弯曲状况。转换后如下图:①、④岩层向上隆起,是背斜构造,埋藏深度在一定尺度范围内为0(凸出地表,有被侵蚀掉的部分),是背斜谷;②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向斜谷地;③处是断层;故D正确。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处岩层发生断裂,并相对下沉,故C正确。反思:一份地理卷,地图占据了“半壁江山”,每组试题几乎都要求在读图的基础上解答,大量图表和文字材料,给考生判读、分析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为考生创设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很多时候,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不难,但由于图表的呈现复杂,使试题难度在另外一个方面得到了体现。每年高考地理图像呈现形式都会有所创新,让人为之“惊艳”。不仅如此,高考图像还呈现出一定的继承性,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2009年全国卷Ⅱ 5—6题: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3. 能力立意,渗透课改理念

能力不是实体,而是藏在主干知识的运用和地理图表的判读中,藏在解题的过程中,7月底即将出版的600分围绕主干知识和典型图表,立足于提高文综的“四大能力”,会为你详细揭秘、突破。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我还是以“高考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为例,不泛谈。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尤其是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四大区位是近年来高考的重中之重。备考时要熟知命题点和设问的角度,构建起正确的区位分析思维模式,找出区位的主导因素,理解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高考中常见的六种设问
设问角度1.影响区位布局主导因素的判断
试题往往以某地理事物分布图作为载体,且该地理事物的布局是合理的,要求考生判断影响该事物布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设问角度2.区位布局是否合理的评价
以某一虚拟区域为载体,分析、判断、评价某一工业区位或某一地域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并用评价性语言说出理由(或原因、依据),体现出“学以致用”、“能力立意”、“现实立意”的高考取向。 
设问角度3.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区位因素也是发展变化的,从动态角度观察某类或某地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设问角度4:最佳区位的选择和判断
地理区位一般没有十全十美的,只有最佳的,要求学生对某地理事物的最佳区位进行选择。
设问角度5.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区位因素或限制性区位因素的分析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对区位选择有利的,有些则是限制性因素。
设问角度6.某些区域共同或不同的区位因素的比较
区域差异比较,是高考重要考点。首先确定区位比较的主题,然后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要素方面进行比较。

备考时要熟知命题点和设问的角度,构建起正确的区位分析思维模式,找出区位的主导因素,理解区位因素的变化。

下面以“设问角度4:最佳区位的选择和判断”为例: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如2012年重庆卷,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读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地理区位一般没有十全十美的,只有最佳的,要求学生对某地理事物的最佳区位进行选择。选择最佳区位是命题的常见方式。这道题考查区域农业区位选择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取题干信息,木薯喜高温,因此应种植在纬度较低、地势平坦的高温地区。提取图示信息,图中甲、乙两地纬度较高,温度较低,不适宜种植;丙处靠近云贵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丁地纬度最低,且靠近沿海,地势平坦,年均温高,适合种植木薯。

大家再思考:这道题和我们前面讲的两组题:2013年新课标I全国卷、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3-5题,又有什么相关性、相似性呢?
    G1-风-文:还是区位因素间的对比,还是与生活接轨?

是的。这个讲座没有白讲。你表现很棒。
二、区位问题的应试对策
1.理清脉络,完善知识体系
2.重视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3.学会迁移,掌握答题技巧
以第1点为例,解区位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对题目缺乏整体的解题思路,往往是想到一点写一点,整个答题层次不清、逻辑混乱、要点不完整。因此答好区位问题很重要一点是掌握答题的基本框架,完善区位分析的知识体系。如农业区位选择: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其次,重视方法,构建思维模型,针对高考中常见的六种设问角度,做足分析范式。不展开了。最后,学会迁移,掌握答题技巧,首先从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或图形中,尽可能多地挖掘、获取有效信息,“从题目中来,到答案中去”。另外,还有一类题目“从材料中”或“图示条件下”等限定语,此时除充分发掘“材料”、“图示”的内涵外,千万注意不要任意突破答题范围。总之,“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属于应用性综合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又能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是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上面我是以人文地理中的四大区位为例来阐述2014年的备考建议,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启示。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我来做的?我们一起来交流、沟通一下。
G1-风-文:区域地理中,区域定位很重要,但平时做题总感觉不太好定位,请问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重庆准高三娇龙:讲得真好。我一个理科生都看懂了。
对“区域定位”的考查和理解,是现在的高考和传统高考显著不同的地方之一。你回看一下,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3-5题、2013年新课标I全国卷、2012年重庆卷的这道题。共性:都需要空间定位。不同: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美国、中国、巴西都是大国,相对位置应该非常清楚的。(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其中美国是大国,相对位置应该非常清楚的。哥伦比亚是小国就需要图示。

G1-风-文:有时候的图非常抽象,很难看出它的具体位置。

G1-风-文:那么有的题如果实在很难定位它的位置,还有什么答题经验吗?

考纲: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需要理解掌握,备考时要有所针对。其他背景材料会给你。例如上面我所举的2012年重庆卷那道题,通过读图就可以解决题目设问。关于“空间定位”,需要记住一句话“论从信息来”。现在的高考命题趋势是:死记硬背渐行渐远,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G1-风-文:“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具体指什么呢?

考纲: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需要理解掌握,也不是要“死记硬背”,依然强调“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不同教材版本选取的“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的标准不同,这是初中课标。很多老师复习备考时会忽略。
 G1-风-文:哦,那老师,在主观题答题中,往往觉得自己会做,可答完后看答案又会觉得有很多漏洞,不容易的分抓不太准答案要点。很多方面自以为不用答,却又被包括在答案中,语言也很难精炼。请问这种情况答题时还要多注意些什么?

   好的。我依然用例题来说明。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描述图中潜水蒸发量的变化特点。

典型错误:特点:冬春季节潜水蒸发量大,夏秋季节潜水蒸发量小;潜水的蒸发量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
江苏 庄志文(453651503) 11:01:39 
答案印证:2—6月潜水蒸发量持续增大;6—8月下降;8—9月上升;9月—次年2月下降。
出错原因:描述:描写、叙述。设问的行为动词是“描述”,即:描写、叙述。你试一试:评价日本的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提醒如下:行为动词:评价;关键词:航运、水能;区域:日本
G1-风-文:日本河流落差大,流速较快,河流流程短,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航运价值较低,水能利用价值较高。

你的答案是无法扣分的。可以提炼一下:日本的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G1-风-文:我觉得自己大题语言总是不精练,太精炼简单了总担心不全面。

总结一下:描述—保真性;指出、简述—概括性;说明—全面性;分析—透彻性;评价—辩证性。“掉进陷阱”的常见问题与不足:千言万语,不着边际,甚至答非所问;无从下手,肤浅堆砌,言之无物;逻辑混乱,因果错乱;规范性错误;知识性错误。高考轻松突破600分的秘密里面对高考现场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都有交代。
   G1-风-文:嗯,谢谢老师。另外,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在高考中重要吗?

你的这个问题,好多老师都困惑。2013年涉及的地球运动题目不多。(2013高考题福建卷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广东卷考查日界线;四川卷和天津卷考查日出日落方位;浙江卷考查晨昏圈;江苏卷和海南卷考查的较为综合。)但2011年还是比较多的。对于任何一个考点,都要按考纲走,不猜题、不押题。紧跟考纲、把握规律、联系生活、反思高考试题。
 G1-风-文:嗯,因为它的难度可以比较大。那这一章节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地球运动的考题呈现趋势最明显特征是密切联系生活。三个点需要格外关注:地方时、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

G1-风-文:那么日期问题呢,就是日期和地球运动结合起来的问他,觉得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请注意,自然地理的考查倾向于考查规律性,日期问题本质是“地方时”问题。我择取600分里的一个片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借数轴图,巧算两日比例”
判断某一时刻,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180°经线表示日 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 应的0时经线,最终则可以根据 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0时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注意:180°地方时为几点新的一天就占几个小时。如下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

高考轻松突破600分.地理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