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东港一农民惊获140斤太岁!

 3245853 2015-03-27

辽宁东港一农民惊获140斤太岁!   

2015-03-26 15:49:22|  分类: 原创 |举报 |字号 订阅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140斤的太岁是个什么概念?捞出来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发现140斤太岁的农民姓王。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这些,仍然不是140斤太岁的全部。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太岁的样子像蘑菇,但却不是菌类。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太岁的另一面是这样。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太岁肉灵芝是一种黏菌复合体,又称为多菌种复合体,是生物界中不属于动物、植物、菌类,却有着它们共同特性的第四种生命体。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太岁肉灵芝是天然形成的,形成的过程比较复杂,太岁肉灵芝是由很多个不同菌体,慢慢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的菌体团,相互依靠、相互依赖,形成独特的食物链形式。慢慢变大,形成大的菌体团。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太岁肉灵芝因为聚合的菌体不同,所以形成独特的食物链,在这个菌体团中每一种菌体都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并互相配合,取长补短,这种独特性使他变得更加强大,能更好的适应所处的生长环境,这些菌体团会无选择的抓取周围的物质(包含细菌和微生物、矿物质等等)作为自己生存的食物来源。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太岁很神奇的,随意扯下一块,它都可以自己慢慢生长。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这面,很像东北农家很早年代腌渍的咸腊肉。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现在看到的就是140斤太岁的全部了。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白色的太岁肉灵芝的价格最昂贵。像不像猪肉的肥膘?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因为有乡亲要过来看看热闹,王家哥俩要临时布置一下“展台”。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展台”布置好了。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刚从水桶里捞出来的太岁还滴答着水。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这水也是值钱的。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老王家就住在这里。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太岁肉灵芝十分罕见也有些神奇,但它被发现的过程却是那么的偶然,用老王的话说就是“它就在俺家对面‘栗胖篮子’(板栗园子)的”哇啦兜儿 “(坑洼凹陷的地方)里”。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看点的小山。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东港一农民惊获140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展示之后还得将太岁放回桶里。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太岁在水桶里的样子。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又有一拨邻居来了。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尝尝啥味道?怎么像蘑菇似的。

辽宁一农民惊获百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我也尝尝”。

辽宁东港一农民惊获140斤太岁! - 棋簿紫 - 棋簿紫
他们在嘀咕什么呢?我大概听到了一句:给万八千价格那样的,别理......

    

    最近,在东港市长安镇,太岁被村民传得神乎其神,和太岁一起被提到的还有一个名叫王成德的村民。

  上山路上偶遇不明物

  46岁的王成德家住长安镇雪洼村1组。2014年秋天,上山打理板栗树的他途经一片烂泥地,因为路况不好,他格外小心地低着头慢慢走。这时,王成德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黄色物体,看上去像是一块巨型鹅卵石,走近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个不明物的表面像猪身上的肥膘肉,看起来油油的,里面肉质是一层层包裹着的,从暗红色到鲜黄色,颜色分出很多层次。王成德抬脚轻轻地踢了它一下,发现这个不明物颤颤悠悠地晃动了几下。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奇怪的东西,便伸手使劲地将不明物顶端凸起来的那一部分拽了下来,拿到眼前仔细地看了又看,感觉这个东西长得像蘑菇,可回头看了看,这个不明物看起来有70多公斤重,山上怎么会长出这么大的蘑菇呢?看来看去也弄不明白这到底是个啥,着急干农活的他干脆将手里的那一块扔在原地继续上山干农活去了。

  不明物疑似太岁

  与不明物的第一次偶遇之后,那东西的样子就一直印在王成德的脑子里,一次在家看电视时,他突然想到很久之前曾在电视里看到过有关太岁的信息。那太岁的外形和自己遇到的不明物极为相似,难道它是太岁?想到这里,王成德赶紧打开电脑百度了太岁的照片,这才发现,自己遇到的不明物跟太岁真的有些相似。

  在那以后的几个月里,王成德每天都会上网查阅有关太岁的资料,在线将自己第一次见到不明物时拍的照片传给专家鉴定,在得到多方的肯定之后,今年318日,他拿着两个塑料编织袋再次上山了。

  引来众人围观

  从家里出发走了很长一段山路后,王成德再次来到不明物所在地。这时他发现不明物有些变化。记得第一次见到它时,有一尺多厚,现在似乎消瘦了许多。王成德四处查看环境后发现,原来,烂泥处的水已经快干了,不明物的表皮也因为缺水变得干硬了。看到这里,王成德赶紧撑开编织袋,将不明物一块块剥下来,最大的那一块感觉有20公斤重。把不明物装好后,他扛着编织袋下山了。

  回家后,王成德将它们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大塑料桶里用水泡着。周围的村民听说这件事后,都好奇地来他家参观。一位80多岁的邻居感叹道:活了一辈子从没在山上见过这样的东西。自那以后,王成德家门庭若市,最多时一天接待了70多位看客,还有丹东、东港的市民特地驱车来到他家观看的。

  据王成德介绍,321日那天,一个来自石家庄的专门做太岁生意的人来到他家,想买他的宝贝,开价1公斤给几千元,可王成德不同意出售。因为他上网查过,太岁的价格1公斤价值四万元左右,这位商人给的价格太便宜了。

  22日上午,博主来到王成德家近距离看到了这个宝贝,其中发现几条奶白色的独立条状物,王成德说白色的要比其他黄色的更为值钱。除了白色,太岁的其它部分多为黄褐色,最上面的肉像是外皮一般包裹着里面的肉。外皮布满了纹理,相较于里面的肉,外皮显得格外坚硬一些,不知是凉水浸泡的原因,还是肉质本身的原因,它摸起来有一种冰镇的感觉。 


   链接——太岁

    太岁,又称肉灵芝,为古代汉族传说中秦始皇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确有记载肉灵芝,并把它收入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太岁十分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有典籍记载,太岁性平,苦,无毒,具有补脾润肺,补肾益肝等价值。

    太岁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科学家称太岁是: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但其在显微镜下却观察不到细胞结构,古代时认为其为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派人寻找的长生不老药指的就是太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