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哪四道菜最能代表“南宋”时期的杭州吗?

 haosunzhe 2015-03-27

核心导读宋氏南下,曾建都于杭州,因而杭州的饮食也浸润了南宋遗风,一直以“选料精细,清秀隽美”的印象深入人心。俗话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旅行怎能没有美食的搭配?让大家望眼欲穿的杭州美食第二波又强势来袭啦!

蟹酿橙

有名橙香蟹粉盅,也曾是大名鼎鼎的南宋御宴第八盏。想不想尝尝从南宋穿越而来的古典味道呢,别急,杭州厨娘方巧英帮您完成。不仅有用鲜鸡调制的老汤,还有用优质阳澄湖大闸蟹拆出的蟹粉,更有把橙肉全部剔除的橙瓮。除此之外,方巧英还匠心独运,利用橙香提鲜,橙汁去腥,橙皮盛装汤汁,一举三得。

这道在装盘上非常“有心思”,在外形上非常“讨巧”的菜肴,它的味道是否也能让在场食客和评委怦然心动呢,本周五的《斗味2》将为你解答。

东坡肉

说到这个东坡肉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所制。苏东坡的烹肉之法在其《炖肉歌》中可见奥妙:“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鲜香醇厚,油而不腻。不过呢,今天的主题可不是东坡肉,而是东坡鸡。

什么,难道大词人除了爱烧肉,还爱烧鸡?!嘿嘿嘿,这个东坡鸡可不是苏东坡的杰作,而是程群---一个从厨二十年的杭城厨师带来的。选用三个月左右的小公鸡搭配五花肉,让两种纤维结构完全不同的肉类同焖于一锅,这种大胆创新能取得成功么? 同城选手居然用“完美”来评价这道菜,又是什么样的技法可以让人“肥肉也爱吃”? 心动了就去瞅瞅吧。

蟹黄汤

蟹黄汤包是中国六大名包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盛誉,其特色是皮薄如纸,吹弹即破,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那么如果汤包没有了汤又会是怎样呢?擅制西餐的冯涛大胆创新,把蟹肉不靠汤汁利用火候蒸到肉质刚好,为你呈现一道没有汤汁的“西湖蟹包”。

除此之外,还放弃难度系数较低的春卷皮,挑战难度较高的鱼蓉饼皮。更是发挥特长,用精心调制的西餐蟹酱搭配佐餐。冯涛还在现场直言:“这道菜完整地做出来今天是第一次。”兵行险招,方能致胜,这道造型酷似石榴的小包子能否获胜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花雕

花雕又名女儿红,入口甘香醇厚,入菜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小崇拜中餐,做菜不拘一格的杭州新锐西餐厨师李一俊,用杭州特有的花雕和酒酿调制西餐酱汁,烹制了一道西式牛排---岩石酒酿花雕扒牛。在这道菜中,酒酿的甜,花雕的香,牛排的鲜三味合一。再用牛肝菌和时令蔬菜搭配牛肉,荤素搭配,五色融于一菜,仿佛一幅柔光之下的“荷塘月色”。

如此和谐的一幅画卷,为什么会被吐槽成“一锅陌生人”?有时候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创新并不是毫无章法,胡乱组合,而是要建立在对原材料非常了解的基础之上。杭州之味又该如何传承,请继续关注本周的《斗味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