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仪姓族

 东天诗馆 2015-03-29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不光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仪字,古时与义字通用,其字意同义,字典上注释为姓,有的还注释为女姓。我当时想不通,看了姓氏起源,才知道仪姓起源很早,和上古母系社会有关。因此,我查了一些资料,知道了有关仪氏族的一些知识。古代有一个名叫常仪的女子,嫁给了一个名叫帝喾的人,帝喾(kù),姓姬,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常仪是他的四妃,生挚,帝喾死后,摰承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放勋,也就是帝尧。关于常仪有许多美丽的故事,古书上说,帝喾带领常仪、帝女南巡时,在云梦大泽遇到了房王作乱。当时帝女带一只有神通的狗,名叫盘瓠,它暗暗跑到敌营,咬死了房王,平息了祸乱。

关于这个故事,后来越传越离谱,把常仪说成了嫦娥,还有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关于盘瓠的故事,后人还写了小说《西游记》,把盘瓠写成了杨二郎的一条狗,这些神话故事,都跟母系社会有关。因此,我认为仪姓的起源是从母系社会开始的。有人把常仪解释为一位姓常的姑娘,,把仪字解释为姑娘,也是从仪是女姓来说的。古书上把尧舜禹说成女的,把仪狄也说成女的,大概就是因为母系社会的缘故。尧舜禹时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当时文化水平低下,因此对于古圣贤是男是女是很难说清楚的。

鄄城县仪氏族谱中说,仪姓起源可以追溯到仪狄。出自虞姓,起源于夏朝初年,仪狄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潜夫论》载,出自虞姓,夏朝初年,大禹持掌天下之后,其下有大臣名仪狄,最擅酿造美酒,在古人的文章里,仪狄的名字常作酒的代称,这位酿酒师的后代,便以祖名的仪字为姓,称为仪氏。其实,仪狄并非酒官,而是礼仪之官,也用一说是掌管服饰的官,以职为姓。

仪狄酿酒,也是出于偶然。因为仪狄是酒的发明者,世上也就有了酒,所以,古书记载颇多。《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絶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赵整》:“祕书侍郎整以坚颇好酒,因为《酒德之歌》,乃歌曰:'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紂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仪狄是史书上最早出现的仪姓名人,也是酒的创始人。书上说,中国最早的地理图志书《星野图考》里载:“汝海应野多酒事,仪狄造酒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取其水尔。”

     “汝海”:即汝河,在商酒务北二十多里处,商酒务就在汝河南岸;“应邑”:即古应国的都城,在商酒务东南三十多里处,现邑城早湮,但城外应山、应河仍在,商酒务正在应邑郊野。“取其水尔”的水,不论从“村语”还是民谣里看,都应是指金家泉或金家泉流出的浣河。

这是说仪狄造酒的地方,山东省阳谷县景阳岗附近有仪狄庙,是纪念酒神的地方。小说《水浒传》中描写武松在景阳岗打虎前,曾在三碗不过岗中吃酒,那酒的质量是很好的,后人也因此建仪狄庙,敬酒神。据河南省宝丰县有一则资料说:“据首届仪狄研究会会长王杰民介绍,经多年考证:仪狄生于公元前约2176年,卒于公元前约2082年,享年95虚岁。仪狄家居商酒务村西南角的金家泉边,26岁那年在地里劳作时,家人将饭送到了田间,当时地里种满了桑树,吃剩下的饭为了腾碗,就用桑叶包起来,放在了金家泉流出的浣河边,结果忘在了地里,几天后发现溅过泉水的桑叶包里流出了发着香味的汁液,仪狄拿起一尝,绵香可口,非常甘美。由此,他经过反复琢磨、实验,用金家泉水多次调制、品尝,最后发明了酒。

仪狄将造酒技术教给了村上人,以后代代相传,酒就成了商酒务村的传世之宝。唐代时村民编了个《村语》刻在石碑上:“村旁古遶金家泉,禹凿商开流不断。冬天热来夏天寒,流经寨子润姜园。仪狄村祖秘方传,福我境地醴甘甜。上有千载衍后代,天赐神造袭平安。”

仪姓还有一个起源出自陈姓所改。据《潜夫论·志氏姓》载:“陈姓之后有仪氏。”关于陈姓起源,古书上说,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名为氏,就是陈氏。除陈完这一支主系之外,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名为氏姓陈。仪姓与陈姓同源于妫姓,而陈姓的一支在陈国内乱到灭亡的时候,改为仪姓。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大变革时代,在战乱中,有些家族正面临灭顶之灾,为了家族的生存而改了姓,这是可以理解的。

仪姓还出自春秋时卫国大夫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受封于仪邑(今河南省开封市),称为大夫仪。大夫仪的后代有的以封邑名仪为姓,称为仪氏。有资料说:“卫献公让太叔仪掌政,位居正卿。自从太叔仪掌政之后,卫国过上一段安宁的日子。后人认为太叔仪为人忠厚,有远见,称其号为“明鉴堂”,名登“春秋三传”(即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的《春秋》注释)。太叔仪之后有仪、太叔等姓氏繁衍,他们自称本姓“源自卫国”;先祖为“卫国大夫”或“成周衍派,卫国名卿”;颂扬太叔仪“尊居尚书之位;荣列浚明之邦”。“浚”为浚仪、浚水之地;“明”为阳,水之北为阳,浚水之北也称“浚明之邦”地。这说明大夫仪的封地当在浚水、浚仪一带。”

春秋时期,开封一带归属卫国和郑国。公元前697年,长狄(夷)国都一带被卫国重新收复,并在长狄人旧都鄋瞒南部建立了一些新邑,其中就有仪邑。公元前546年,宁喜专权被杀后太叔仪出任正卿,封地在卫国新建的仪邑一带,太叔以邑为名,后人称其为“大叔文子”、“太叔仪”、“世叔仪”或“大夫仪”等。公元前544年,史书上还有世叔仪从事政治活动的记载。据史料分析,世叔仪至少活到九十一岁。大夫仪的后裔未获封仪邑之前以”太叔”为姓,获封仪邑之后则以”仪”为姓。

从以上资料可知,仪邑就是现在的开封市,也是仪姓族人聚集之地。大夫仪在未受封前以太叔为姓,受封后以封地为姓,即为仪姓。

仪姓虽然起源古老,那末为什么现在是个小姓呢?人数也是很少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原因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有以下两个原因:

1、战乱。古书上说,春秋战国时,陈国出现内乱,陈国也因此灭亡。陈姓也因此成为被镇压的对象,陈姓有的也因此改姓。仪姓与陈姓都源于媯姓,仪姓也有改为他姓的。我国历史上,封建帝王统治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有“一人犯罪,家灭九族”的法规,这也是有些家族因有人犯法而改姓的。

2、由于文化程度低下,甚至于没有文化,而错为别姓的。因为仪字与伊、义、倪、等同音,因此错写成了其它姓。还因为三字经中没有仪姓,而有倪姓,也有把仪写成倪字的。山东省曹县有个村,村中人多数为伊姓,可他们的祖碑中为仪字,可见他们的后人文化水平的低下了。还有的是别的原因,如仪萍是我党的干部,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为了保密的需要,更名为伊萍。

关于君望与堂号

1、郡望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唐人著郡望。由于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聚集、变迁之地非止一处,于是一姓常常不止一个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个郡望为主,以区别主从及尊卑。宋代人亦常以郡望自标,明清时人也不乏标识郡望之例。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

仪姓郡望,也不止一处。普遍认可的是晋阳郡:春秋末,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秦以为晋阳县。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市。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仪姓东迁一世祖彥台,祖居太原市,因此郡望应在现在的太原市,是晋阳郡。

另一郡望应是东平郡:汉代时置东平国,南朝宋时改为东平郡,在今山东省东平、泰安一带地区。这是因为春秋时的太叔仪,太叔仪的后人以封地为姓,有的姓太叔,有的姓仪。这部分的仪姓人的郡望应在东平郡。

2、堂号

堂号即祠堂的名称或称号,主要用于区别姓氏、宗族或家族。来源主要有:地名(一般表示宗族的发源地)、典故(与本族祖先相关的故事或传说)、训词和祖先名等。堂号除在祠堂使用外,还会在宅院、族谱、礼簿、灯笼等处使用。“堂号”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

据我所知,在我九岁的时候,大概是1952年,在祖先的牌位旁写有“积善堂”三个字,后来在盛粮食的口袋上也有这三个字。灯笼上大都写有仪府二个字,偶然也有“积善堂”三个字的,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来是我仪姓的堂号了。关于堂号的事,老人大多不在了,当时也没有问,是不是这个堂号,也无法考究。不过,堂号是积善堂也是有根据的:其一,高庄村仪族口袋上有,其二,二十世孙仪心广,德高望重,为人排忧解难,乐善好施,以其所为为和善堂,其三,宗敏拾金不眛,置家事于不顾一只等到失主来取。善事可谓大矣!

山东诸城的堂号为世名堂 ,可能是根据明代仪铭所赐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再也不会出现新的堂号了。

3、仪姓宗祠通用联

  拾银义士;  相马名人。

  ——佚名撰仪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濮州珍仪锐,字宗敏,平生好义,父亲在广宗做官,他去省亲,路上拾到别人丢失的一袋银子。他找到失主,全部还给了人家,不接受答谢而离开。下联典指汉代西河人仪长儒,从西河子舆那里学到相马的技巧,名重一时。

我所见到的宗词对联是七言的: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这副对联经常挂在祠堂里,没有祠堂后,每在过年的时候,这副对联也在祖宗牌位旁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