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图)

 天工杂谈 2015-03-29

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图)

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示意图

  社区污水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如何将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污水是否能够实现合理利用?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技术使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技术(以下简称人工湿地技术)是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一项高效实用的新技术,通过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处理,达到对污水净化的目的。

  社区中使用此项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免去污水对我们生活的困扰,而且还可以实现对污水的重新再使用,达到节水的目的。同时,湿地上的水生植物还可以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利用湿地的独特生态功能。湿地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态系统,它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项技术就是充分利用湿地的这一独特功能。通过建造人工湿地,达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那么人工湿地技术是如何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的?

  污水先经过生态反应箱,生态反应箱内有高效微生物载体、特选的微生物酶、特选的水生植物,能营造一种强化的生态环境。污水在流经反应箱的过程中,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反应箱中通过微生物酶的作用加以分解。在这里可以形成一个稳定、高效的净化环境, 污染物能够得到高效去除。然后污水经过人工建造的湿地,它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特选的植物而形成的。当富含有机物的污水流过人工湿地时,经沙石、土壤过滤,植物根际的多种微生物活动,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处理。

  人工湿地上的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生植物根系发达,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场所。微生物以有机物质为食物,它们的排泄物又成为水生植物生长的养料,从而形成了一个生物圈,实现了对污水有机物的分解、吸收。收获的水生植物还可以再利用,可用做肥料或

草鱼等的饵料,水生动物及菌藻,随水流入鱼塘作为鱼的饵料,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人工湿地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分解、能力。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然后被微生物利用,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人工湿地技术更多的是靠生物技术来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的。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了有效分解处理,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美化了周围环境,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对净化的水体重新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

  人工湿地技术应用现状

  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技术只是生态处理系统的一部分。近20年来,人工湿地技术在欧美得到广泛应用。美国现有800多处人工湿地工程用于处理市政、工业和农业废水。在丹麦、德国、英国等国,至少有200处人工湿地系统在运行。新西兰也有80多处人工湿地系统投入使用。90年代后,我国也对人工湿地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污水处理上有很大进展。现在有许多项目使用此项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 ,在社区污水的处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天津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目前,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技术因其对污水能实现高效处理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天津新建住宅项目中已有使用,以万科的假日风景做的比较到位,此项目把整个生态处理系统进行了合理应用,人工湿地技术就是其中较成功的一部分。另外,东丽湖、时代奥城、卡梅尔等其他项目,也对此技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使用。人工湿地技术作为一项对有效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虽在新住宅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利用此项技术对天津的污水进行治理应用的还不是很广泛,也不是很成熟。(编辑:边会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