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高中选修课最终可能是一场闹剧

 老包书屋 2015-03-29

开高中选修课最终可能是一场闹剧

徐俊

    早在2007年,浙江省继江苏省之后开始了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试验,语文教材弃人教版不用,而选用苏教版教材,实现必修选修并重。当然,那时的必修也好选修也好,都有固定的教材。几年过去了,到了今天,动静更大了。除了与高考直接挂钩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各地高中学校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其重视程度可谓空前,先是校长培训,后是教师培训,以期上上下下真抓实干起来。应该说出发点是好的,但动机和效果真的就能统一吗?我看未必!

    我是一名醉心于中学语文教学且长期在教学一线的老兵,执教三十余年,见证了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风风雨雨,虽不是专家,可能也有一点发言权。读者诸君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教材开发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一项工作,在教学一线,属于专家层次的教师又有多少,那么真正能担纲领起教材开发编制的教师又有多少,这个答案不言而喻,可以说,即使在重点中学的教师,人数比例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那么普通中学呢,结果就不要说了!让很多不具备能力的人做这么一向很严谨的工作,你说是不是闹剧?

    事实上,即便专家编写的教材,也是瑕疵多多,改革开放新时期来,中学语文教材换来一轮又一轮,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使用了新教材之后,总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新的不如旧的好。可以说,新时期以来,我们的教材改革总体上是失败的。因而,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总是在问,为什么我们拿不出像《三字经》、《千家诗》、《昭明文选》、《古文观止》那样的经典教材?为什么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特别看好旧中国出版发行的《国文》教材?作为专门的教材专家编写的教材都是这么一个情况,那么,让许多连应付平常的教学都感到颇有压力的普通老师,腾出手来做到平时教学和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谈何容易!于是有人开玩笑说,这好比58年全民大办钢铁,先是一哄而上,热闹风光;后来是一哄而散,满地鸡毛。

    第二,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落到实处,不走过场,上面要求,必修要向选修让路。也就是说,必修的课程要减少,选修的课程要增加。为了配合广大中学教师顺利实施,国家和地方出台了新教材课程课时计划,要求教师们遵照执行。可是,好多执教的老师们都是有苦难言。这里我举一个例子,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有三个模块,其中第一第二模块属于必教课文,有5篇课文,它们是《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诗歌)》、《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诗歌)》、《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第三模块是两篇选读课文,可以不教。那么我要请教一下,这五篇必教课文通常的情况下需要几课时才行,我想,即使中国最优秀的高中,也至少需要5个课时吧,事实上花5节课根本就办不到,一般的中学也要上7——9节课才行。再加上写作训练2课时,单元测验1——2课时,至少需要10课时。你猜,专家给出的意见怎样的,讲读课时3节,也就是5篇课文在3节课内教完,真是“专家”啊!当年产粮食时放卫星,饿死了几万几十万人,现在专家的意见是不是有点类似放卫星之嫌呢?

    我真担心,由于必修课打了折扣,教学质量下降,而校本特色课程表面热闹、实际游戏,最终让学生耽误了不该耽误的青春,在社会上交不了差,那就真不好收场呢!

    第三,即便让广大老师参与特色兴趣课程的开发,也需要一个充裕的时间去完成。绝对不是老师们一边搞教学一边抓教材编写现炒现卖就能搞定的事。再说,这里还涉及到搞课程开发的经费问题。时下,有不少学校的领导总是不自觉地扮演着叶公好龙的角色。或者说,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事情要你做,真正做出来了,他又舍不得给报酬,即便给了,一节课30块钱,那等于是对知识分子的一种侮辱。当一种付出与所得既不构成比例的时候,你猜会怎么样——不干了呗!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把一件好事做好,广大一线的教师们热切期待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也好,专家也好,多深入实际,多深入基层,多了解情况,多研究问题,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去做一些想讨巧却不讨好的事情!还是要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做领导,不要做领闹;做专家,不要做砖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