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期:阳关三叠

 逸雨轩v 2015-03-30



《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送别的古琴曲,它的曲调哀婉、缠绵、含蓄。乐曲牵动着这哀婉、缠绵的游丝轻轻地向外飘出,悠悠不尽,缠绵不绝。在我国古代边关多战事的时代,这首乐曲表达了人们出关戍边,亲友送别的复杂心情。因此经久不衰,流传下来。

 我国古代琴曲有一个特点,常和好诗、好词相配,便于弹唱,能更好地表现表演者和听众的感情。

   古琴曲《阳关三叠》,各派琴谱都以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为主题词。

 

     渭城朝雨邑轻城,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二”是人的名字,“安西”是地名,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渭城”指的是咸阳旧城,在长安(今西安)渭水北岸。汉高祖时改咸阳为新城,汉武帝时又改为渭城。今天的咸阳市和古代的咸阳位置有变,今天的咸阳市位置已向西移动十公里。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我国由中原赴西北之路。因在玉门关南,故称阳关。从诗中可知,元二走阳关。

        唐朝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交往。由长安一直向西出玉门关或阳关,经新疆横贯中亚到达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道路——丝绸之路是我国联系中亚和欧洲的重要交通要道。西北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那里随时有十几万驻军,军士很多源自长安。人们时常在长安西的咸阳——渭城送人西征。送行人要折下杨柳枝给行人表示惜别之情。王维的诗中虽没有明说折枝赠柳,但“客舍青青柳色新”已点明了送别之物。色新叶嫩的柳枝象送行人的心情一样明白而充满爱意,柔软弯曲的柳枝象送行人和行人的离情别绪一样娇柔、委婉,绵绵不尽。

        王维的诗和曲调配合在一起,珠联璧和,寓意深长。一经弹唱,在离别之人的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广为流传。为进一步抒写离情别绪;有弹唱者引申诗意,增添词句,使寓意更加缠绵,更为动人:

    渭城朝雨,一霎邑轻尘。

    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

    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

    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

    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

    莫遣容仪瘦损。

    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

    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

    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象这样添词加句的还有不少,词曲吻和得很好。由于时代的影响,歌词中出现一些消极情绪。

 在弹唱的时候,词曲各自都重复三遍,所以叫做“阳关三叠”。后人也把“阳关三叠”作为送别的代名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