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学研究中有著名的脂学,研究的对象是脂砚斋和他的批语。 所谓批语,其实就是书评,书评就是读书人对所读之书的心得体会。 红楼梦有很多版本的批语,其中影响最大也最重要的批语,那就是脂砚斋批语,红学界称为脂批。脂批有两个重要的版本。
一个是甲戌本,因上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而得名,甲戌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 另外一个是庚辰本,存七十八回,是保存最为完整的早期抄本。该书各册卷首皆标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五至八册封面书名下注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故名“庚辰本”。庚辰为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 甲戌和庚辰批语者都是脂砚斋,所以称为脂批。 红楼梦是一部谜书,本来就给世人留下了许多难解的谜;而脂砚斋的出现,更给红楼梦增添了更多的谜。 关于脂砚斋和他的批语的地位和作用,褒贬不一,有的红学研究者认为脂砚斋是红楼梦的合作者,或是和曹雪芹关系密切的人,所以知道很多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情况;而有的研究者则持反对的意见,认为曹雪芹和脂砚斋并无特殊的关系。两派都各有各的观点和理由,但是都缺乏科学正确的论据来证明各自的观点,脂砚斋之谜自今仍然还是一个谜。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方法:就是拿出科学正确的论据来证明脂砚斋是或者不是《红楼梦》的参与者。如果认为脂砚斋是《红楼梦》的参与者,只要在脂批中能找到这样的批语,即批语能被证明是《红楼梦》文本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可以证明脂批是红楼梦的一部分。现在的问题是会有这样的批语吗?如果有这样的批语,如何能证明这样的批语就是红楼梦的一部分? 在研究荣国府和大观园布局的时候,引用了下列脂批。 1.第三回,“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甲戌侧批:这一个穿堂是贾母正房之南者,凤姐处所通者则是贾母正房之北。】 2.“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甲戌侧批:后房门。】由后廊【甲戌侧批:是正房后廊也。】往西,出了角门,【甲戌侧批:这是正房后西界墙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 3.“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甲戌眉批:这正是贾母正室后之穿堂也,与前穿堂是一带之屋,中一带乃贾母之下室也。记清。】便是贾母的后院了。”。 4.第十七回,“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庚辰双行夹批:想来此殿在园之正中。按园不是殿方之基,西北一带通贾母卧室后,可知西北一带是多宽出一带来的,诸钗始便于行也。】 5.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庚辰双行夹批:点明妙!不然此园竟有多大地亩了。】 6.第十七回,“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庚辰双行夹批:仍是沁芳溪矣,究竟基址不大,全是曲折掩映之巧可知。】 7.第十七回,家政游园到了蘅芜院,“那大主山所分之脉,【庚辰双行夹批:两见大主山,稻香村又云怀中,不写主山,而主山处处映带连络不断可知矣。】皆穿墙而过”。【庚辰双行夹批:好想。】 8.第十七回,贾政到了省亲别墅,“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庚辰双行夹批:想来此殿在园之正中。】 9.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庚辰双行夹批:伏下栊翠庵、芦雪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暖香坞等诸处,于后文一段一段补之,方得云龙作雨之势。】 10.第十七回,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庚辰双行夹批:细极。后文所以云进贾母卧房后之角门,是诸钗日相来往之境也。后文又云,诸钗所居之处,只在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皆从此“北”字而来。】 11.第十七回,“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庚辰双行夹批:此回乃一部之纲绪,不得不细写,尤不可不细批注。盖后文十二钗书,出入来往之境,方不能错乱,观者亦如身临足到矣。今贾政虽进的是正门。却行的是僻路,按此一大园,羊肠鸟道不止几百十条,穿东度西,临山过水,万勿以今日贾政所行之径,考其方向基址。故正殿反于末后写之,足见未由大道而往,乃逶迤转折而经也。】 12.第十七回,“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庚辰双行夹批:此处才见一朱粉字样,绿柳红桥,此等点缀亦不可少。后文写芦雪广】按:广,音眼。就山筑成之房屋。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各本或作“庵”“庭”“庐”,皆非。今从庚辰本改。【则曰蜂腰板桥,都施之得宜,非一幅死稿也。】 在研究大观园布局过程中,引用以上12条脂砚斋批语,这些批语在大观园布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脂批,就无法对大观园进行正确的研究,是研究不出大观园正确布局的,这些脂批内容都是大观园布局的核心问题,是对大观园布局的必要补充。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脂砚斋作为批语者,他是十分清楚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布局的。 一般来说,比如我们读红楼梦,发现了红楼梦的秘密之后,必然要把红楼梦的秘密公布于众,和所有的爱好者分享这个揭密红楼梦的过程,相信所有的研究红学的人都会这样做的。但是脂砚斋却是个例外,他恰恰不是这样做的,他选择了沉默,让这个秘密继续下去。这是绝对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怎么理解并对这个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呢? 这12条脂批是铁证,证明了脂砚斋十分清楚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布局,而且脂砚斋还知道曹雪芹的创作意图,该交代什么,不该交代什么,拿捏的非常到位。比如对芦雪广的批语就说明了这一点。【庚辰双行夹批:此处才见一朱粉字样,绿柳红桥,此等点缀亦不可少。后文写芦雪广】按:广,音眼。就山筑成之房屋。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各本或作“庵”“庭”“庐”,皆非。今从庚辰本改。【则曰蜂腰板桥,都施之得宜,非一幅死稿也。】红楼梦流传后,红学的的研究随之而生,读者在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对芦雪广这个建筑产生了很多歧义,于是出现了庭、庵、庐等版本,这个问题反馈到了脂砚斋那里,脂砚斋知道读者产生了误解,于是在脂批中点明是芦雪广,别的版本都是错误的,脂砚斋知道芦雪广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并不多透露一点关于芦雪广布局的情况,他不多透露的原因就是知道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并按此创作意图进行了恰当的批语。 以上的研究证明了脂批并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批语,脂批还补充和完善了红楼梦文本的漏洞,即不完善、不全面的部分,脂砚斋批语是红楼梦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 既然脂批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脂砚斋究竟是什么人,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第一种可能,脂砚斋就是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脂砚斋点明了曹雪芹的死亡时间是壬午年,就是1762年。 以下是曹雪芹死亡时代的干支年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 1754 60 62 65 67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4 而脂砚斋在甲午年也就是1774年,还有批语,所以说曹雪芹和脂砚斋不可能是一个人。 第二种可能,批语者是创作红楼梦的参与者,也就是说红楼梦以曹雪芹为主,脂砚斋为辅写就的。 也许还有别的可能,但是第二种可能体现了一种科学的逻辑关系,这样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红楼梦的作者和脂砚斋是同一个时代的两个人,是红楼梦的共同创作者。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这句脂批就证明了这一点。红楼梦的创作如果没有脂砚斋,那么就该说再出一芹,是书何幸,亦使雪芹大快于九泉。脂砚斋之所以这么说,表明了红楼梦是曹雪芹和脂砚斋共同创作的,再出一芹,解读红楼梦文本是不够的,还要再出一脂,解读脂批,只有把两部分都解读了,才是红楼梦书之幸,芹脂才能含笑九泉。 第二十一回,脂砚斋有回前诗一首:【庚辰: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惟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凡是书题者不少,此为绝调。诗句警拔,且深知拟书底里,惜乎失名矣!】 这是一首评价红楼梦的诗,脂砚斋点明这首诗道出了红楼梦底里,底里在这里应该是秘密的意思。就是说这首诗道出了红楼梦的秘密,既然这首诗说出了红楼梦的秘密,那么它应该是从全局的角度来总结概括红楼梦的,说的是红楼梦一书最主要的方方面面,如果这首诗真的是从这个角度来总结红楼梦的,那么这首诗也就是我们认识红楼梦的一个总纲。下边开始逐句研究这首诗。 第一句诗交代了红楼梦的写作过程。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作者自攻自守、自编自演的红楼大梦,它历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艰辛历程,才最终完成,所以脂砚斋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传神地表达了红楼梦的创作过程。这里的矛和戈代指的都是笔,自执金矛为“增”,又执戈为“删”,自相戕戮为增删,这是比喻手法,说的是红楼梦历尽“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极其艰辛的创作过程。 第二句的茜纱公子代指曹雪芹,其典故出自红楼梦的第七十九回,“黛玉道:“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一读。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一联意思却好,只是‘红绡帐里’未免熟滥些。放着现成真事,为什么不用?”宝玉忙问:“什么现成的真事?”黛玉笑道:“咱们如今都系霞影纱糊的窗槅,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宝玉听了,不禁跌足笑道:“好极,是极!到底是你想的出,说的出。可知天下古今现成的好景妙事尽多,只是愚人蠢子说不出想不出罢了。”,可见茜纱公子就是指的贾宝玉,也就是作者曹雪芹。 第二句诗的意思是红楼梦包含了曹雪芹的无限情感,也包含了脂砚斋的几丝恨意,在这句诗中,诗茜纱公子和脂砚先生对仗工整,把曹雪芹和脂砚斋并列使用,点明红楼梦包含了两个人情和恨,也就是说红楼梦是两个人共同创作的。 第三句是自谦的写法,说红楼梦是一部历尽空幻的闲书。第一回,有两段对红楼梦的自我评价。第一,“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甲戌侧批:四句乃一部之总纲。】。第二,“书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甲戌侧批:余代空空道人答曰:“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这两处文本自谦的说红楼梦是一部历尽空幻的故事,是一部破愁醒盹的闲书。 第四句交代的是曹雪芹和脂砚斋两个人做人的原则。情不情一词出自脂批当中,情不情是对宝玉总的概括,第八回,“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往地下一掷,【甲戌眉批: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第三十一回,回前脂批批到:【庚辰:“撕扇子”是以不情之物供娇嗔不知情时之人一笑,所谓“情不情”。】。情不情前边的情指的是用真情,是名词动用,后边的情指的是真情,所谓不情不仅仅指的是没有生命的物品,它还包括了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和人,宝玉是用真情对待万事万物。这里的情天应该指的是人情冷暖,情天破指的是芹脂二人面对着社会世态炎凉,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已经“破”了,但是二人依旧是以“情不情”的原则来笑对人生,完全达到了这圣人所说的“外化而内不化”的境界。 这首诗从四个方面交代了曹雪芹、脂砚斋和红楼梦的关系,果然是“深知底里”,脂砚斋巧借无名氏之口,含蓄地交代了红楼梦的“底里”。 从这两段脂批,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是脂砚斋和曹雪芹合作完成的。 另外,甲戌本1754年,庚辰本1760年,曹雪芹1762年故去,说明这两个版本出现的时候,曹雪芹是健在的,这两个版本的书名都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书名也说明了红楼梦是两个人合作的。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脂批? 研究脂批为何出现,还是要研究脂批本身,根据脂批的内容和作用来研究这个问题。 脂批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脂批交代了红楼梦的创作意图、创作方法、写作特点。 第二,红楼梦手抄本的的流传,红楼梦在社会上必定会产生影响,红学的的研究随之而生,并随之产生许多问题,其中的部分问题必然反馈到了曹雪芹和脂砚斋那里,两个人也必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对策。关于芦雪广的批语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们认为有必要作出解释,于是作了这类的批语。还有在红楼梦的第一回,“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甲戌侧批:竟有人问口生于何处,其无心肝,可笑可恨之极。】向那僧道说道。”。这段脂批也是对红学的一种反馈。 第三,红楼梦传世后,曹雪芹还是要对红楼梦进行反思,进行更系统的整理,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红楼梦文本中不完善的部分,比如大观园的布局,就有不完善的地方,有不少解开大观园布局的必要条件,在原来的文本中没有交代,超过了揭密大观园所需要的必要充分条件的底线。也就是说原来的80回文本是解不开大观园布局之谜的。这个底线是不好把握的,多了就不是谜题了,少了无法解谜。我所提的都是关于大观园的,这只是红楼梦的一部分。红楼梦问世后,曹雪芹发现有些迷题的必要条件并没有完全交代清楚,以文本中现有的交代清楚的条件,确实不能解开这些迷题。 第四,曹雪芹发现,对红楼梦中存在的有些问题,非常棘手,是不容易进行改动,比如,关于大观园西界墙在什么地方拐弯的问题,如何在文本中交代,这个问题并不是几句话就说明白的,要改动必然要对文本做大手术,这不是轻易就解决的问题。 用什么样的方式对红楼梦进行补充和完善,是曹雪芹和脂砚斋必须面对必须解决地问题。这些工作对于曹雪芹和脂砚斋来说,第一,工作量太大。在那个年代,可不象电脑写作这么简单,随意地编辑文本,删改补充工作应该是一个大工程,我们读影印本的红楼梦就会发现,抄写时候写错字和丢字的时候,并不是重抄,而是改正和丢字的地方补写。第二,面子问题即形象问题。红楼梦已经传世,再做大的改动,必定影响红楼梦的形象。第三,给红楼梦做大调整,大手术的工作太复杂,这个工作“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 用怎么样的方式才能一石四鸟或更多的鸟,这是一个异常棘手的问题。但是,曹雪芹和脂砚斋毕竟是数千年一出的两个奇才,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方法,这就是借用书评,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出现甲戌和庚辰脂批,既解决了形象问题,即肯定了原来的红楼梦文本,又巧妙的解决了原来文本中的不完善的部分,可以说一举多得。 文本+脂批=完整红楼梦。这是一次创举,到今天为止,这种创作方法在小说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芹脂的手法和现在微软公司对待视窗操作系统的手法,可谓大同小异。微软的第一版出来后,随之产生问题,微软在解决问题后,发布第二版,这样循环,再出第三版。甲戌本就是第二版,庚辰本就是第三版。微软是不是借鉴了曹雪芹得模式,这就不得而之了。 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十年时间,甲戌和庚辰版本批语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庚辰本是红楼梦的终极版本,这说明曹雪芹对红楼梦的完善工作已经结束,换句话说依照现有的版本,是可以完全彻底地解读红楼梦了。 现在我们来总结下脂批的主要作用。第一,脂批是红楼梦的一部分。第二,脂批交代了红楼梦的创作目的和创作技巧。第三,脂批点明了红楼梦是一部迷题小说,并点明了红楼梦的制谜方法,那么反其道而行就是解谜的方法。第四,点明了红楼梦的版权归属,是曹雪芹和脂砚斋两个人共同完成的。第五,对诸多涉及解谜的物品和文字作了提示性的的解释。第六,披露了主要人物的结局和故事情节。 综合这些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脂批就是红楼梦的一部分。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曹雪芹在1754到1762这整整8年间,在写脂批而不是把红楼梦的文本补全;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脂砚斋在1762到1774年这12年间不把红楼梦文本不全。这都是因为,红楼梦已经完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