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电商打假路任重道远

 xuanwu2015 2015-04-02

电商公司和工商的掐架引发的电商“打假潮”持续发酵,特别是即3·15年度打假活动,更是让电商假货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各大电商也都行动起来,顺势而为。
    早在今年1月由知名电商发起自查自纠活动,随后一些其它电商纷纷表示纷表示对假货持“零容忍”的态度,会对第三方的商家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假货会配合相关机构处理  
   某知名电商宣布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并继续在社会招募人才,专职配合与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权利人以及普通消费者在线下的合作和联动,解决假货问题;但业内人士认为,内部制度不做改变,再多的打假团队也无济于事。

一、我国电商打假方式
    某大品牌电商负责人表示,厂商在电商平台发现假货后,首先要保存链接并且由厂商掏腰包购买假货,然后送到工厂检验,大约在7天内会拿到鉴定报告,之后提交举报平台,电商服务平台概在15天之内会有行动。他们平均一天可以查到40到50条假货链接。他们的处理方式是,投诉后第一次与第二次会删除链接,投诉第三次后,会扣店铺12分,一个店铺一年内扣48分,屏蔽7天。平均从查到假货连结到最后电商采取行动,要花上22天到一个月的时间,时间相当漫长。
二、外国电商打假方式
  一些大的品牌在美国电商网站也有销售,美国电商打假维权是一条相对比较成熟的产业链。有专门的打假公司负责搜寻假货公司,联系平台以及通知停售等等。美国知名互联网公司也是假冒产品滋生的地方,但只要查证属实就会在一两天内马上销号,同时冻结账户内的所有资金,卖家日后也不能在平台上贩卖物品。与美国电商相比,我国电商举报流程比较繁琐且相对宽松。

    小编认为,我国电商打假最大的问题在于制度,目前所有的举证责任都落在厂商身上,每天都必须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从举证到最后处理的流程实在太长,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删掉链接,店铺早就把该赚的钱都赚饱了。应该提高处罚门槛,只要查证属实在一两天内马上销号,同时冻结账户内的所有资金,卖家日后也不能在平台上贩卖物品,重罚之下才会更注重商品的品质与信誉度。而未来打假路也是任重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