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详解

 南宫藏文 2015-04-02

天外村广场、泰山诗题刻、帝王封禅浮雕、龙潭水库、白龙祠、黑龙潭瀑布、长寿桥、阴阳界、竹林寺、扇子崖、原始天尊庙、傲徕峰 

-----------------
这是另一条登泰山的路,它的起点是天外村,所以现在人们称它“天外村路”;又由于这条路位于登天古道的西面,是沿着泰山西溪上山的,所以人们又习惯地称它为“泰山西路”。
与红门中平行的中溪之水发源于中天门的中溪山,而西溪之水则发源于泰山主峰,因此西溪水量更大,溪谷也更为宽阔、更有气势、因此自古为登岱者所喜爱。如果说登天景区以“幽”见长,讲究曲径通幽,千种情致,万般风光,被峰遮着、被楼挡着,只能一路走着来慢慢体味泰山之美的话。那么,西溪则是“三面画屏开”,百丈崖、长寿桥、扇子崖、傲徕峰……均不躲躲藏藏,全都平铺开来,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天然山水画,游人到此尤觉视野开阔,景色宜人,心旷神怡,因而这一景区被称为泰山的“旷区”。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

-----------------
游人到此可有多种选择,

一是由天外村广场(图)乘旅游车直达中天门,二是沿着穿行于丛林中的石阶小道步行至中天门,

三是由长寿桥向西去,不到泰山主峰,而是到泰山主峰之西的另一著名山峰傲徕峰作一番别开生面的游历。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
泰山详解---旷美的西溪风光(1)

----------------------
天外村广场是为方便游人乘车以及向游人提供更多的泰山文化信息而于近年修建的。由于广场主要由一方一圆两部分组成,暗喻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因此也被称作“天地广场”。天地广场占地约3.5万平方米,其中方形广场边长36米,中央镶嵌着大汶口文化中著名的 *(日火山)符号,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日月山”的图案,有天地交泰之意;也有的学者说它是“日火山”,是早期人类在泰山顶上烧柴祭天,以求与苍天对话的柴望仪式形象表达。我们认为其意很可能是后者。
广场四周围以石栏,栏板上镌刻着孔子、孟子、李斯、司马迁、李白、杜甫、元好问等42位名人咏颂泰山的诗辞文赋。据不完全统计,古今以泰山为题的诗文有4000余首(篇),这里所选的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从这些少量的诗文中,我们也足以窥见了古人心目中的泰山是何等的高大、神圣与不同寻常。是的,未上山先看古人咏山,让古人引领着我们去领略泰山那瑰丽的风光与无尽的故事,在此先作一番大山的神游,亦是十分惬意的。
-------------------
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司马迁的这句千古名言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摘自《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
司马迁(前145—前87),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史记·封禅书》把传说中古代帝王直到现实中秦始皇、汉武帝的泰山封禅活动进行了收集整理,予以了生动翔实的记载,从而引起了后代帝王的重视,使得这一有着浓厚政治、文化色彩的祭祀活动,作为隆重的国家大典而得以延续下来。司马迁出身于中下层官吏家庭,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开始学习古代典籍,并就学于儒学大师董仲舒。二十岁时,他奉父命南游,第一次来到了泰山。泰山的高大雄奇、泰山的圣贤遗迹以及泰山神秘的封禅传说,无一不打动着、吸引着年青的司马迁。他徜徉于峻峰秀水之间,久久不忍离去,泰山在他心中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准备东巡齐鲁,封禅泰山,这是千载难逢的盛典,而其父司马谈侍从武帝到洛阳,却因病不能前行了。司马迁赶到快要病死的父亲身边,父子执手而泣,父亲说:如今天子要封禅泰山,而我却不得从行,真是命不济,命不济啊!我死后,你将接替我的职责成为太史令,将天下变化兴废的历史记录下来,我真的怕史载中断啊,你一定要完成我的愿望!
司马迁牢牢记住了父亲的教诲。三年后他继承父职,作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主持进行了历法的改革,将《颛顼历》改为夏历。改历完成后,开始写作《史记》,这年他二十四岁。就在他专心著述时,灾难意外降临了。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引起朝廷震惊。司马迁深知李陵为人,认为他委身于敌只是迫于形势,并不是真的投降。汉武帝闻听大怒,说他为李陵辩解开脱,判了他死罪。根据旧例,当时有两个条件可以免死,一是拿钱赎死,二是受宫刑。司马迁家贫无钱,只得接受了宫刑……或许有人说,如若这样,人不是都可以不死了吗。不是的,面对死与“不死”的选择,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赴死。因为在当时的种种酷刑中,残酷的宫刑给人带来的无论肉体还是精神上的痛苦,甚至要更甚于死亡。司马迁为什么选择了更大的痛苦呢?后来,他与益州刺史任安的书信中,说及了此事。
司马迁对自己所受的奇耻大辱自然是悲愤万分,他认为自己是个刑余之人,辱没先人,而之所以隐忍苟活,只是因为《史记》尚未完成,心愿不得了却。信是这样写的: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怪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垲(虫旁)何异?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亦,何至自甚(三点水)溺累世(纟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大意是:我的先人,没有获得剖符、丹书的功劳,只是掌管文献、史籍、天文、历法一类的事情,近乎占卜、巫师之间的官,就像乐工、优伶一样被畜养着而受到世俗的轻视。假如我伏法被处死,就像九牛身上失去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两样呢?世俗之人是不会把我的死同死于节义的壮士相提并论的,只是认为我智虑穷尽、罪恶极大,自己无法解脱,而终于被杀罢了。为什么呢?是因自己平素的建树本来就被人轻视造成的。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死的意义不同啊。……我现在虽怯懦苟且地活着,但我也懂得死节与苟活的分别。为什么自己甘心受污辱呢?奴仆婢妾等人都能下决心自尽,而我为何又如此不得已呢?我这样忍辱偷生,幽禁在污泥浊壤中甘心忍受的原因,就是怕理想不能实现、庸碌无闻地终了一生,而文章著述不能流传后世啊。
泰山伴随了司马迁一生。早年对泰山的喜爱,更加上先父临终的遗恨,使司马迁对泰山的崇敬之情愈加刻骨铭心,以致武帝历次到泰山,司马迁皆为随从。遭李陵之祸后,司马迁的痛苦心情几乎无以复加,“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他却不断以“重于泰山”来激励自己忍辱负重,完成著述大业。今天,“重于泰山”已被作为崇高的境界引入人生哲学,这种不畏艰难和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始终在激励着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民族气质,强化着凝重深沉、坚韧不拔的泰山精神。
------------------
再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杜甫的《望岳》诗吧: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皆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沉郁顿挫、气势宏阔,被称为“史诗”,他本人也被誉为“诗圣”。他是河南人,出生于公元712年,比称作“诗仙”的李白小11岁,与李白一同成为了中国诗坛上最耀眼的两颗巨星。杜甫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蹇,贫困交加。但35岁以前,正逢开元盛世,经济况也较好,诗人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在这段时光中,他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山东、河南、河北),称作他一生的“壮游”时期。游齐赵时,杜甫结识了苏源明、高适、李白等人,经常同他们登高怀古,饮酒赋诗,并和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在这长期的壮游中,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心胸,为他今后艰辛而执着的人生道路确定了方向。《望岳》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望岳》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这一年杜甫25岁。他初至齐鲁,一下就被雄伟峻秀的泰山所吸引所折服了,以至还未及登山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写下了这首咏颂泰山的不朽诗章。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通篇洋溢着青年诗人面对泰山所被激发出的风发意气和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年轻的诗人在壮游人中从泰山所汲取的精神力量一直伴随了他的整个一生。
壮游结束后,杜甫来到长安,这正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但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生活也每况愈下,过起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甚至经常挨饿受冻,十天半月吃不饱饭,衣裳更是千纳百结。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没有回避艰苦,而是继续握紧手中的诗笔,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和统治阶级的腐朽。杜甫45岁到48岁期间,正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在羌村,在新安道上,他目睹了各种惨象,他终日和腹中无物的父老们挣扎在一起,和送孩子上战场的母亲们的痛哭在一起,这使他写出《悲陈陶》、《哀江头》、“三吏”、“三别”这些高度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艺术造诣也终于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达到了辉煌的“绝顶”。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又度过了十一年的穷苦生活,即使如此,他也仍爱和劳动人民往来,而厌憎官僚,“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他生活很苦,四处漂泊,但仍不忘记自己的追求,此间,他竟又写了一千多首诗,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这时期的优秀作品。770年冬,杜甫死在了湘江的一条破船上。之后,直到813年他的孙子杜嗣业才把停在岳阳的灵柩归葬河南。诗人的遗体还漂泊了43年。
    综观杜甫一生,早年的《望岳》诗似乎就是他人生的誓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一定要到达极顶,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古时,文人总是把登山的道路比喻为人生道路或追求真理道路的艰难,这种笔法首创于孔子的《丘陵歌》:“……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滋蔓延”。后代诗人多受此影响,如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等都属此类。但杜甫却不是这样,他写登泰山是从“望”字着眼:泰山处齐鲁之间,峰峦青苍之色,齐鲁之外,还可望见;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间神秀之气的集中所在;泰山是如此之高,每当日出和日落之时,山之上下明暗迥然不同 *,判若清晓与黄昏;望见山中层云迭出,舒展飘拂,心中就像洗过一般明净、畅快;而凝神远望,目力所及处,那点点的鸟儿是否正在飞归山林……(* “阴阳割昏晓”,据姜丰荣先生解释,“阴”是山的下半部分,“阳”则是上半部分;太阳斜照时,泰山上部被照到的地方是亮的,而下部未被照到则是暗的。过去人们一般认为阴阳是指山南山北,但既是“望岳”,山北何以望得到呢?故姜说有理。)
泰山是如此美好,对美好的追求总是艰难的,但杜甫却把难字隐去了,那就是说无论难还是不难,总是一定要登上绝顶的。杜甫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无论在怎样困苦的环境中,他都没有退缩,没有作出世想,他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这种决心,这种意志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所不能缺少的。这也就是《望岳》诗千百年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被推为“绝唱”,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韩愈《调张籍》)。杜甫的诗将永远同不朽的泰山一起光耀华夏。另外,杜甫后来当然是登上了泰山绝顶的,有诗为证,“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极……”(杜甫·《又上后园山脚》)。

有兴趣的人们再来欣赏一首如何,这一首是元好问的《游泰山》。
元好问(公元1190—152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忻州人,生活在金元之际民族矛盾剧烈冲突的时期,是我国金代唯一有成就的诗人,被历代评论家公认为“一代宗工”。他长期在泰山活动,写下了众多与泰山有关的诗歌,对金代泰山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游泰山》是他泰山诗作中最有名的一首,也是历代所有的泰山诗中颇富特色的一首。
游泰山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嶦威灵,茂陵亦雄材。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令人哀。
是时夏春交,红绿无边涯。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惜无赏心人,欢然尽余杯。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
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鸡鸣登日观,四望天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
十年望齐鲁,登临负吟鞋。孤云拂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
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巍。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这一首长篇游记诗,因题目为“游泰山”,所写的便不只是泰山,而更多的是游中的所感所悟。诗人把描绘与议论熔为一炉,几乎每写一景,都禁不住感慨一番。因此诗人写出的泰山,既是眼中的,也是心中的——
巍巍泰山,就像擎天巨柱支撑在天地之间;
造化是如此神奇,竟能创出这样雄伟壮丽的高山!它的天门真的很高,但险奇的天界却有天梯可攀。
而那山顶上的茅房土舍,分明已远远高过了九天。还记得《齐谐》中“扶摇九万里”的大鹏吗?
在这等高大的泰山面前,你会相信那绝不是虚枉之谈。

遥相当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功盖一世,纷纷前来封禅。
然而,今天的祭坛上早已长满苍苔,帝王们也一去不返。
仰俯古今,百感交集,兴亡之事自有历史评判。正是春夏交替时节,山间绿树葱葱,野花吐芳,
放眼望去红绿交错,无涯无边。巍峨的大山中,怎会有这般清丽俊秀的奇景,
徜徉其间,令人不胜留连。可惜呀,无人能分享我的喜悦,使我无法开怀尽欢。
夜晚寄宿于玉女祠中,雷鸣电闪,云涛滚翻,莫非是山灵知道诗人的到来而喜得把真形显现。
山鸡鸣叫时,登上日观峰,放眼望去,四野云净雾散。刹那间,天边的青霞如波涛涌动,
太阳神乘着六龙之车从东方来到人间。我曾游过华山、嵩山……
而在我心里久久萦绕不能忘怀的只是泰山。向往泰山十年了,备好登山鞋,我定要亲自攀上山巅。
孤云扫拂着石崖,岩岩青壁在云中时隐时现。啊,泰山是如此瑰丽,真不知该怎样描写,
只觉得胸中激情万丈,心潮如起伏的峰峦。还是从徂徕山请来李白吧,
我要同他一起吟颂泰山,再去观赏蓬莱奇观。

元好问这首诗写得豪迈奔放,颇有气势,在结尾处又将五言改为七言,更显得跌宕起伏,可谓调动了全部心气,但是最后还是感到不如意,要请李白来助兴。泰山太大了,很难写,这就怪不得元好问了。其实,谁又能把全部泰山纳入一首诗中呢?就像汉武帝面对泰山时的茫然:“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再如近人邱山宁写的一首诗:“泰山何其雄,万象都包容。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有都包含……”真的,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座泰山,谁也写不全泰山。
还是让我们自己去体味吧!(链接)
方形广场北面连接着大众桥和冯玉祥墓,我们将在后面介绍。

(链接)广场栏板上的其他诗文根据年代排列(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先秦  孔子
此语摘自《论语·雍也》第二十三章。孔子用一串排比对仁者(仁德的人)和智者(聪明的人)两种性格的人进行了分析。宋代理学家朱熹对此注道“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其全文为:“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大意为,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娴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2、  登泰山而小天下。先秦  孟子
此语摘自《孟子》第十三篇《尽心》上第二十四章 。孟子以孔子登山作比喻,告诫弟子要站得高看得远,善于积累,不断进取。其全文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大意为,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今蒙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见过大海的人对一般的水就看不上眼,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很难被一般的言论所打动。
3、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秦  李斯
此语出自《史记·李斯传》《谏逐客书》(参考前文)。其上下文为:“……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大意是,……下臣听说土地宽广粮食就充足,国家强大人丁就众多,兵器精良士卒就勇敢。所以泰山因不舍弃微细的泥土,才得以如此高大:河海不加选择地容纳点滴的涓流,才能够如此深广;君王不拒绝广大民众,才能显示他的恩德。
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 司马迁(见前)
5、驱车挥驽马,东到奉高城。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三国  曹植
这两句诗摘自曹植的五言古诗《驱车篇》。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三国时期,曹操、曹植都是影响巨大的杰出人物。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植则是“建安七子”的核心人物、当时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建安之杰”。曹氏父子长期生活、征战于泰山周围地区,受泰山的影响,创作了众多的泰山诗文,这些作品或慷慨激昂,或词采华茂,为泰山的文化宝库,增添了异彩。
曹植自幼聪慧,为人率直,深得曹操喜爱,几次欲立为太子,他自己也是踌躇满志“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但是他却“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比起他的兄长曹丕善于笼络左右、收买人心,“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来,自然身处下风,失去了曹操的宠爱。操死后,曹丕即位,对曹植尤为严苛。曹植被遣往了封地临淄,不久,就遭到监国使者灌均的诬告,说他“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丕本想借机杀人,但是碍于母亲卞太后的干预,便只好“从轻发落”,将曹植贬为安乡(今河北晋县)侯,《世说新语》还由此编了一个“七步诗”的故事,继又改封鄄城(今山东鄄城县)侯。曹丕死后,曹#即位,曹植被封为东阿(今山东东阿县)王,继而又徙封陈王(今河南淮阳)……从曹丕即位到太和六年的十一年中,曹植迁来迁去,“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脊土,衣食不继”,就像飘荡的飞蓬,不知命运将把他带向何处。更何况当事国家分裂与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这一切都使曹植终日郁闷,忧苦中,他死在了淮阳,年仅四十一岁。
是的,纵观曹植的一生,后期个人的失意即使姑且不提,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曹植心中也是充满着伤悲而常发“忧生之嗟”。诗人在《泰山梁甫行》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海边人民悲惨生活的画面:“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人民流离失所,栖身于荒野林莽之中,土地荒芜,村舍废弃,衣不蔽体,狐兽横行……诗人没有力量改变这一切,也无法摆脱自身的生存险境。在这种状况下,泰山——又是泰山,成为了他精神的栖息之地。是的,曹植在建安时期就期望能为国效力,至少也要像司马迁那样,成一家之言,流传后世。他把泰山视作自己建功立业的象征与寄托,写下了一系列有关泰山的诗章:“愿蒙矢石,监旗东岳”(《责躬诗》);“拊剑西南望,思欲赴泰山”(《杂诗》);“飘摇周八泽,连翩历五山”(《吁嗟篇》)……他的整个精神世界似乎都与泰山融在了一起,以致他在《盘石篇》中更是直接地宣称“我本泰山人”。曹丕死后,他说自己也将魂归泰山。他的封地东阿有座小山叫鱼山,于泰山遥遥相望,是泰山的支脉,曹植经常登临,他希望死后能葬在鱼山之下。但不久他又徙封陈王,并卒于陈地,他的后人把他葬于鱼山,终于实现了他魂归泰山的夙愿,曹植可谓是同泰山生死相随了。
曹植的六处封地均距泰山不远,在迁徙的往返中,多次游览泰山,观光名胜,泰山一次次给予了诗人灵感。泰山是多么美好啊,它与污浊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莫非在泰山能找到心中的理想境界?他的心追之,神往之,泰山果然给了他精神的慰籍,

这首《驱车行》就是以赞颂泰山神仙来寄托自己情怀的浪漫诗篇:
驱车挥驽马,东到奉高城。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隆高贯云霓,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候,间置一二亭。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历代无不遵,《礼记》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惟德亨利贞。封者七十帝,轩皇元独灵。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加点评伦) 此诗的大意是:
我驾乘着劣马拉着的车,来到东岳奉高城。遥望五岳之首的神奇泰山,只见其峰高耸云中。
路旁可供食宿的堠与亭,伴我走过了一程又一程。泰山之巅涌出甘美的泉水,遍地的精玉远近闻名。
望吴峰上一览吴地风光,西眺则可见落日的壮景。情与景早已交融,古人是否也会感叹我的这次远征。
已逝去的登封帝王,其功绩可否与泰山交相辉映?历代都在追循着他们,《礼记》中已记载得很分明。
探讨封禅的是与非,有德的帝王追求的是人和政通。是的,封禅者已有七十二君,只有黄帝修成了神灵。
食日霞,吸夜气,身披上鸟的羽毛便能腾空飞行。抖起翅膀跃上青天,飞越层层碧空直达九重天庭。
我要像九华帝君那样长寿,永蹈仙籍万代永长生。

6、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西晋  陆机
此句摘自陆机的五言诗《泰山吟》。
陆机(公元261-303年),字士衡,吴郡(今江苏松江附近)人。吴大司马陆抗之子,吴亡后 ,与其弟陆云同至洛阳,二人文才倾动一时 ,时称“二陆”,是西晋太康文坛最著名的作家。陆机曾官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后事成都王颖,受命讨长沙王乂,兵败被谗,遇害。陆机崇尚儒术,为诗词藻华丽,有《陆士衡集》。
这首诗是一首挽歌,说人死后魂归蒿里。蒿里是泰山脚下一座小山,东汉至魏晋,人们认为人死后魂归蒿里,遂以《蒿里》为民间送葬时的挽歌。此种艺术形式后收入乐府曲调,《乐府题解》:“泰山吟言人死精魂归于泰山,亦《薤露》、《蒿里》之类也。”《古今注》说:《薤露》、《蒿里》并挽歌,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言人命短促,有如薤叶上的露水,一瞬即干;《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故称挽歌。三国时曹操的著名泰山诗篇《蒿里》,就是借用这种乐府古题的形式来写的。

 

其全诗为:泰山吟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评论)其诗意为:
泰山是多么高啊,可直达遥远的天宫。它的周围多大啊,云层之下深奥幽冥。
梁父有鬼魂的客舍,蒿里有供食宿的鬼亭。在小山迎接众鬼,而山上的庙宇会集神灵
呜呼!放歌长叹泰山旁,其情切切声凄清。

7、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东晋 谢道韫
           此三句诗摘自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泰山吟》。


   谢道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之侄女,王凝之之妻。女诗人聪慧有才辩,所作诗赋当时颇有名气。有一个故事讲了她德聪明:有一天下雪了,谢安问,用什么可以比喻下雪?谢安的侄子谢朗道:“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应声对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悦,世称“柳絮才”。原有集二卷,已佚,今仅存数首。从谢道韫之后,《泰山吟》就渐渐脱离了挽歌形式,成为专咏泰山的诗篇。她热爱泰山,把自己的一腔热情都注入了诗中。

其原诗为: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评论)诗的大意是:
高高的东岳泰山,秀峰直刺云天。山间幽深的洞宇,沉静而又昏暗。它绝非人工所造,一切均出于自然。
泰山究竟什么样?使我把观察的角度屡屡变迁。我要居住在泰山的洞宇,在这里终极天年。
  
8、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南朝  谢灵运   这两句诗摘自谢灵运的五言古诗《泰山吟》。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南朝宋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祖父是谢玄,十八岁就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他博览群书,工书画,诗文纵横俊逸。武帝时曾任太尉参军,少帝时贬为永嘉太守,因不得意,便肆意遨游,纵情山水,晚年作临川内史,因谋反被收,流徙广州,最后在广州被杀。       
谢灵运是魏晋以来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自他以后南朝的谢朓、何逊,唐朝的孟浩然、王维等许多山水诗人相继出现,并以他们优美的山水诗篇丰富了诗歌的园地。这首诗用词生僻,但从峻奇高大、兴云致雨、帝王封禅、名堂遗迹等几个方面来写泰山,也算把握住了泰山在自然与文化几个方面的特征了。

朓《泰山吟》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泰山极高才称作“岳”,


9、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唐  卢照邻
这两句诗摘自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
   卢照邻(公元635?-689?年),字升之,号幽忧子,唐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他一生只作过几任小官,很不得意,晚年又得恶疾,卧病十余年,最后自投颍水而死。他的诗多为七言,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对诗的格律形式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他与当时的著名诗人王勃、杨炯、骆宾王同以“文章齐名天下”,被称作“初唐四杰”。

     登封大酺歌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繁弦绮席方终夜,妙舞清歌欢未归。
“大酺”是指古代帝王在全国大庆的日子里,特许民间举行饮酒会,而在一般的时候,三人以上无故聚饮是犯法的。卢照邻所歌颂的登封大酺,当指高宗李治封禅结束后在泰山大宴群臣的情景。据《旧唐书·高宗纪》记载,乾封元年正月初一高宗至泰山,祀皓天上帝于山下封祀坛。正月初二,皇帝升山行封禅之礼。正月初三,禅于社首山,祭皇地祇 。……初五,皇帝亲临山下朝觐坛受朝贺,宣布大赦天下,赐酺七日……这首七绝正是写的这次大酺的盛况,由此也可见泰山封禅活动的一斑。


这首诗的大意是:
日观峰的彩云跟随着皇帝的车驾,南天门的瑞雪映照着皇帝的龙衣。
轻盈的琴声在盛宴中回荡了将近一夜,美妙的歌舞更使人快乐得忘了归期。酺祇祇

10、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  李白
这两句诗摘自李白的《游泰山》诗六首中的第一首。前面我们已简单地介绍过李白,欣赏了他的《游泰山》诗六首中的第六首,这里,我们再读李白诗当能对他及他心中的泰山有更多的了解。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城附近),后迁居四川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少年好学,涉猎广泛,出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也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五岁,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漫游于长江中下游一带。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白移家山东任城(今济宁市),此后寓居山东达23年之久。天宝元年纵游泰山,同年被召入京,任翰林院供奉。结果他并未得到重用,而是看到了更多的社会黑暗和腐败,他深感失望与痛心,一年之后就离开了京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因受永王李璘之乱牵连,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东归。后投奔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病卒,享年62岁。
李白在泰山期间,除了写下六首《游泰山》诗之外,还写了一批酬赠之作。这些诗都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反映了李白丰富的精神世界,如果把他的泰山诗连起来看,他在泰山的歌唱表现出来的那种纵横于天地之间的自由放逸的精神追求,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成为中国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开元、天宝年间诗坛上的灿烂巨星,被誉为“诗仙”。他在泰山留下了绮丽的诗文,也留下了他在那一时期的心路历程。他的诗成为泰山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佳作。


游泰山诗六首之一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献(山旁),水急松声哀。
北眺鄂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遥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此诗大意是:
四月里,春光正好,我踏着平阔的御道登临泰山。当年,皇帝的车驾登山,新修的大道随着河谷盘旋。
御马绕过的苍山翠峰,现在已长满了青色的苔藓。飞瀑从绝崖跌落,水流与松涛的合奏竟是声声哀怨。
眺望北方,层峦叠嶂,入云的险峰好像要向东折断。通天的洞门尚未打开,地下却好似已经雷鸣电闪。
登上高处遥望蓬莱,仿佛看见了那里住着的神仙。啊,南天门!仰天长吟吧,清风也来为我解忧烦。
看呀,美丽的仙女四五位,飘飘然降下了九天。仙女含着笑,伸出纤纤玉手手把美酒敬到我面前……
叩首欲邀再相见,可惜我无法超脱凡俗的人间。在泰山,宇宙都变小了,弃却尘世该是多么悠闲!


11、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 杜甫(见前文,此处略

12、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

    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唐  李德裕
这是唐代诗人宰相德裕的一首名为《泰山石》的诗。
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后期宰相,政治家。父李吉甫,唐宪宗时宰相。德裕少好学,善为文。他薄视科举,以门荫入仕,以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历穆、敬、文、武四朝,任浙西、淮南等镇观察是、节度使:还朝,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加官至太尉,封卫国公。在政治上他主张强化朝廷威权,维护统一;主张抑制不服从朝命的藩镇,反对姑息;主张整顿吏治,反对虚浮和朋党结交;重视门第,反对进士浮华。长庆、宝历年间,在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任上,他废除境内祀典以外的祠庙1010所,私邑山房1460座,谏止敬宗要浙西进奉银器和缭绫。会昌间,德裕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武宗尊信道教,鉴于佛教长期盛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严重影响国家的课役征发,会昌五年决定废佛。德裕支持武宗的废佛行动。他还打击弄权的宦官,使宦官势力有所消弱。李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唯度量不宽,20余年间,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史称“牛李党争”。宣宗即位,遭牛党打击,贬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卒于贬所。著有《会昌一品集》,新、旧唐书有传。
《泰山石》是一首五言律诗。所谓泰山石,指的是岱顶拱北石(见前文),也许当时拱北石尚未得名,故泛泛称之。此诗以日出与泰山石为题材,着重写石,与以前的诗人从宏观着眼,整体描绘泰山不同,而是以小见大,表现自己的观点,应是有一定品位的。从此以后,泰山的一石一木,甚至山花野草,无不成为诗人的咏颂或寄情的对象。
诗中的“碧峰首”指拱北石;依,比较的意思。
此诗大意为:
鸡鸣之时登上日观峰,极目向遥远的东方观看。东海被映红好似黄金销熔,群山则似被浓墨渲染。
远远地便看到了拱北石,独自耸立在茫茫云雾间。拱北石比起五大夫松来,更苍古了不知几千年。

13、 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宋  石介
两句诗摘自石介的《泰山》。石介,见本书p.# 介绍,此处略。

泰山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此诗大意是:
方圆七百里的鲁国人,北望泰山何其高大。众山中它独领风骚, 五岳中它威名高挂。
登泰山始觉天下小,甚至龟蒙山亦不在话下。泰山为万物发生之地, 一草一木也不要剪伐。

14、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宋 苏轼
这两句诗摘自苏轼《和子由<韩太祝送游泰山>》。
   苏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州眉山人。宋嘉祐二年,与其弟苏辙同举进士,父苏洵是大气晚成的散文家。苏轼、苏辙兄弟是北宋政坛、文坛上引人注目的双星。当时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幼年常读石介诗文,深受石介影响而对泰山心向往之。苏氏兄弟的泰山诗文,多为唱和之作,各具不同的意趣与才情,为泰山的艺文园地增添了奇葩。
这首《和子由<韩太祝送游泰山>》中的“子由”即苏辙的字,所谓“和”
(hè)就是依照别人的题材及体裁作诗词,用原韵的又称次韵。诗中的韩太祝即韩宗弼,生平不详,太祝是其官职。苏辙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齐州(今济南)任掌书记(知府的从官),熙宁八年春,他南下泰山,游长清四禅寺、灵岩寺,至泰山。出行前友人韩宗弼以《送游泰山》诗相送,苏辙又和其韵回赠韩宗弼一首《次韵韩太祝<送游泰山>》,其诗是:
  羡君宫局最优游,笑我区区学问囚。今日登临我独往,终年勤苦粗相酬。
  春深绿野初开绣,云解青山半脱裘。回首红尘读书处,煮茶留客小亭幽。
苏辙南行,除了写下此诗外,一路还写了《初入南山》、《四禅寺》、《灵岩寺》、《岳下》等四首诗。他将这些诗寄给了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任知州的兄长苏轼。他们兄弟二人感情甚笃,“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到山东后,苏轼希望与弟靠近,便奏请朝廷,由杭州通判徙往密州,路过济南时,兄弟俩曾有过短暂向聚。苏轼在密州曾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怀子由》,词中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成咏唱手足之情的千古绝唱。苏轼读了苏辙的诗,即作《和子由四首》相赠,其中之一就是《和子由<韩太祝送游泰山>》: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锦,便须到处觅菟裘。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因“和诗”追求相同韵脚的缘故,用词往往生僻难懂。诗中的“十日游”指短暂的聚首游览,借用“十日饮”之意,语出《史记·范雎传》秦昭王与平原君书:“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尘土”是自己的谦称。“濯锦”代指诗人家乡,意岷江可濯锦也。“菟裘”原为地名,此处指告老引退的地方。“九幽”指极暗处。诗的大意是:
济南郊野的欢聚是那么短暂,不应去回忆不愉快的贬官缘由。
只要自己尽力报效国家,最终会得到山一样锦秀厚重的奖酬。
听说你每到春天都想家乡,仕途险恶也应寻下后路以备退休。
真遗憾你未能登上泰山顶,去看那红日冲破夜色喷薄出九幽。
——诗写得就像家书,兄长之情跃然纸上,真是好极了!但是苏辙没登上山顶吗?且听下回分解吧。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