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紫外LED输出功率获突破 打开医疗新市场

 haosunzhe 2015-04-03

  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NICT)宣布,新开发的波长265nm的深紫外LED,实现了输出功率高达90mW/cm2的连续发光,这一功率足以满足实用化需求。深紫外LED可以取代现有的杀菌用汞灯,还能实现便携式杀菌消毒系统,甚至还能创造医疗诊断及医疗分析等新市场。



  波长265nm附近的电磁波被称作深紫外线,能有效破坏生物体的DNA和RNA,因此能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等。以这个波长发光的LED叫做深紫外LED。如果深紫外LED达到实用化水平,就可以取代现有的杀菌用汞灯,而且其尺寸比汞灯小得多,还能创造新市场,因此业内一直都在推进相关开发,但面临的主要课题是输出功率不高。


  光提取效率达到原来3倍


  此次,NICT将原来采用的蓝宝石基板换成氮化铝(AlN)基板,开发出了深紫外LED。AlN基板的特点是晶体缺陷比蓝宝石基板大幅减少。


  但是,以前AlN基板存在折射率大、光提取效率非常低的问题。NICT在作为光提取面的AlN基板表面形成了由尺寸与波长基本相同的结构——二维光子晶体结构,以及尺寸比波长小的纳米结构组合而成的图案。光提取效率达到未做这种表面加工时的196%(约为原来的3倍)。


  外部量子效率为6.3%(电流为200mA时),据NICT介绍,这在270nm以下波长中属于全球最高值。(来源:日本技术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