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论修身:德行·声名 (一)

 公司总裁 2015-04-0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修养好自身的道德,管束好自己的家庭,从而治理好国家大事,使天下太平安定。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下》恒言:经常这样说。本:根本。国家是天下的根本,家庭是国家的根本,而个人又是家庭的根本,所以个人自身的修养是基础。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尽心下》守:奉行,遵守。修其身:培养自己的品行。平:太平。君子所奉行的原则,是修养自身而使天下太平。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唐·武则天《内训·修身》不修养自身则道德不能确立,道德不确立而能够化育治好家庭的事很少有,更不必说治理好国家大事了。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大学》 欲:想。齐:整治。修:锻炼,修养。要整治好家庭,先要修养好自己。 

●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 

 《管子·权修》本:根本,关键所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治理好家庭以至整个国家的关键所在。 

●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修身:锻炼品德修养。令名:美好的名声。恶:丑。责:索求。妍:美。只有修身立德,才能获得声誉。 

●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魏子》 江河的源泉洁净水流就清澈,树木的根牢固枝叶就繁盛;人自身修养好外部关系就融洽,形体端正则影子不会歪斜。 

●立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 

 宋·王艮《答问补遗》修养自身的道德,这是处世的根本。 

●臣闻《大学》之道,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而家之所以齐,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莫不由是出焉。 

 宋·朱熹《癸未垂拱奏札》大学:书名。天子:旧时称国君。庶人:旧时称百姓。壹是:都是。齐:管理好。治:治理好。平:太平。莫不:无一不是。自身的道德修养是管家、理国、使天下太平的根本。说明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 

●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 

 清·李毓秀《弟子规》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名声自然高;有才能的人,他的威望就自然大。 

●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力轻重人。 

 清·宋纁《古今药言·憬然录》轻重人:衡量人。君子从道德衡量人,小人则从权势衡量人。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树根稳固,花果必然茂盛;源流深远,波澜才会壮观。比喻道德、学问的功夫深厚,才能有所作为。 

●末流之竭,当穷其源;枝叶之枯,必在根本。 

 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末流:下游。竭:干竭。凡事应从根本上找原因。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周易·系辞上》默默专注而有成绩,不事标榜而受人信用,这完全是由于德行。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尚书·周官》心逸日休:心里舒坦,整天高兴。休,吉庆,喜。心劳日拙:费尽心机,反而越被动难堪。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止:表示确定语气。景行(xìng):高尚的德行。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的人的敬仰。 

●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汉刘向《说苑·说丛》富有钱财不如道义高尚,有权势不如道德品行崇高。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后汉书·张衡列传》患:担忧,忧虑。不担心名位的不显要,而担心品德的不高尚。 

●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 

 汉·陆贾《新语·术事》立:处理。弦:乐器上发声的线。宫商:古代分宫、商、角、徵(zhǐ)、羽五音。此泛指乐音。建立功业的人要有道德修养,正如调弦试音的人要懂得音律一样。 

●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独得。 

 宋·朱熹《朱子语录》谓道理、规律是人们所共同遵循的,品德、操行是通过自身的修养面获得的。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 

 宋·胡宏《胡子知言·好恶》游世:与世交游。德:德行。患:担忧。位:名位。势利:权利和利益。君子以德行处世,所以不计较个人之得失;小人以势利处世,所以患得患失,大胆妄为。 

●德者事业之基。 

 明·洪自诚《菜根谭》道德是事业的根基。 

●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 

 《庄子·天地》贯通于天地间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事物特性的为德,支配着万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为道。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以仁爱、道义为朋友,以道德为师友。 

●道义重,则轻王公矣。 

 《荀子·修身》看重道义,那么就轻视王侯了。 

●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 

 宋·王安石《寓言》功劳高大而后人把它毁掉非常容易,道德修养浅薄的人则难于在世上立足。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流:播。卑:低下。品德纯厚的留下美名,品德浅薄的留下恶名。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唐·李白《赠韦秘书干春》如果没有匡济时代的雄心,即使个人的品德修养再好,于国家并无好处。 

●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 

 宋·欧阳修《答李诩第二书》不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虽是有文化素养的人,也会变成品格低下。 

●才出于学,器出于养。 

 清·赵尔巽《清史稿》才能出于学问,器度出于修养。 

●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论富贵? 

 唐·吴兢《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第十一》惟:仅。做人最可贵的是德行,而不是金钱地位。 

●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唐·张九龄《上姚令公书》个人的道德修养到了完美的境地,一切毁谤都将自行止息。 

●根浅则末短,本伤则枝枯。 

 《淮南子·缪称训》末:树梢。本:草木的根或茎干。伤:损伤。比喻做事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诗经·大雅·荡》古人说过:“树木倒地以后,根部翻出了,枝叶虽然没有受损害,但树根已坏。”颠沛,此指跌倒。揭,高举。拨:此是“败”的假借字。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唐·张说《起义堂颂》源头经过疏浚,河水会流得很远;树根扎得深,叶子就会长得茂盛。喻凡事都应从根本做起。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唐·韩愈《答李翊书》遂:饱满。晔:同“烨”,火光明亮悦目。根柢壮茂的树果实就结得饱满,土壤肥沃的土其光泽就明亮悦目。 

●白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辉。 

 汉·韩婴《韩诗外传》度(duó):计算,量度。仞(rèn):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掩:遮盖,遮蔽。比喻道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总不会被埋没。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纯乎天理:做事都能按天理运行的法则。圣:圣人,此指杰出的人。足色:纯金。精:指纯金。做人和研习学问,永无止境。 

●珠藏泽自媚,玉幅山含辉,此涵养之重要。 

 明·薛瑄《薛子论道·中篇》蕴藏珍珠的水泽自然美好,蕴藏宝玉的山隐含着光采。说明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 

●蕴辉珠处渊,含英金在矿。 

 清·李果《示两儿》深渊里的珍珠蕴藏着光泽,矿石中的黄金焕发着光采。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晋·陆机《文赋》谓矿石中藏着宝玉,山岭就倍增光辉;水中有着珍珠,川流将更加媚人。 

●山藏异宝山含秀,沙存黄金沙放光。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四十 山岭上藏着奇珍异宝,山岭就非常秀丽;矿沙存在着黄金,矿沙就放出光采。 

●山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8回 本:指树木。源:源泉。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凡人:普通的人。修:指自身品德的修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修养成为高尚圣洁的人。 

●德与年俱进,如日升月恒。 

 明·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代)》德行随年岁的增长不断进步,好象太阳升起月亮放光一样。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御寒最好的是厚皮衣,消除毁谤最好的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也。 

 北朝·北齐·刘昼《防欲》珍珠晶莹明亮,尘埃就不能沾上去,人的品性高尚,就不会沾染坏的习惯。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庄子·德充符》德:道德。形:形貌。 

●修道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修道:指个人在思想修养方面的锻炼。自有天知:古人以为老天是有意志的。 

●治外物易,治己身难。 

 唐·林慎思《伸蒙子·治难》管理外部的事物是不难的,难的是对自己的管理。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 

 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德行要与标准高的人相比,利欲要与要求低的人相比。 

●德,福之基也。 

 《国语·晋语六》德行是幸福的基础。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论语·里仁》怀:关心。德:道德。土:田地。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溺其所处之安。 

●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 

 唐·徐夤《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德义:品德义行。诵:称述。身后:死的讳称。好的品德义行,后人总不会忘记。 

●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 

 《庄子·徐无鬼》分:给与。圣、贤:同指德行好的人,而圣人高于贤人。以仁德施分给人可称为圣人,以钱财分赠给可称为贤人。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 

 《礼记·儒行》温良是人的根本,恭敬和谨慎是仁的基础,宽裕是仁的开始。 

●宝己以德,毋宝珠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宝:珍爱。德:品德。要珍惜自己的品德,不要只珍爱珍珠玉石等宝物。 

●崇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 

 宋·苏轼《文与可字说》推崇圣哲的道义而忘掉权势,实行仁义而忘记私利,修养道德而忘去名位。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周易·说卦》用正道去树立别人,就是仁和义。 

●礼义廉耻,士君子居身之本系焉。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谓崇礼、行义、廉洁、知耻,是立身的根本。 

●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美名,是德的车轿;道德,是国家的基础。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庄子·刻意》一般的人重视利益,清廉的人注重名声,贤良的人崇尚志趣,杰出的人重在思虑精深。 

●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左传·文公十八年》后世承前世之美,不败坏前世之名。 

●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 

 《隋书》崇高的名望天下知闻,显赫的功业辉映于天地。 

●及时立功德,身后犹光明。 

 唐·刘驾《励志》及时建树功业和德政,死后美名就传扬不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