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的籍贯与绰号
● 丁永林
秦明,“山后开州”人氏,《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出场。
宋江为避祸投清风寨花荣处客居,被清风寨知寨刘高夫妇陷害并连累花荣,依黄信计一并擒之押往青州,途中为清风山好汉燕顺、王英、郑天寿救下并擒住刘高。黄信逃回清风寨报与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时任“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统制”的秦明奉命征剿清风山,虽中花荣诱兵之计而落入陷马坑内被擒,因报着“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信条而视死不降。无奈之下,宋江用酒将其灌醉,并派人穿其衣甲连夜袭杀青州城外居民,给知府慕容彦达“秦明已反”的错觉而斩其家小、妻子。秦明被释放后回青州无法进城时始知真相。经宋江反复礼劝并许以花荣之妹为妻,秦明方降。随后,秦明单骑前往清风寨说服徒弟黄信,随众人一起入伙梁山泊。
大聚义时石碣上铭刻着秦明为天猛星,排第七位,被任命为梁山泊马军五虎将之三位。在征剿方腊时睦州城下,与方腊之侄、少年勇将方杰交锋时遭遇方杰副将杜微暗放的飞刀,被方杰趁势一戟刺于马下而亡。死后被封为忠武郎。
秦明的籍贯在哪里?
2006年,一部有梁山六大班子抽人编篡的《天南地北梁山人》出版了,为梁山同乡交流感情、沟通乡情、传递心情、增进友谊编织了一条温馨的纽带。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小传,亦作为附录收入书中。其中,秦明的祖籍记载为“开州”,并在该书附录《水浒传中的地名》中解释说:“北宋时,开州属夔州路,领开江、清水二县。州治在今四川省开县。”这里说的四川省开县,1997年划重庆市归中央直辖后,已属重庆市辖区。
查了不少水浒辞书,对秦明的祖籍多是这么注的。
在中国历史上,开州古属梁州之域,秦汉时属巴郡朐忍县地。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刘备划朐忍西部地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南北朝刘宋(公元420-479年)又汉丰境内增置巴渠,新浦二县,皆属巴东郡;西魏平蜀后改汉丰为涌宁;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移开州于永宁,辖涌宁、万世(巴渠改名)、新浦、西流(新置)四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改永宁为盛山,改开州为万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改万州为开州;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改盛山县(贞观初西流县并入)为开江县(开州治所),开州辖开江,新浦,万岁(万世改名)三县。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省新浦入开江,万岁改名清水,时开州辖开江、清水二县。元(公元1271-1368年)省县入州。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降州为县。清代、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997年前,开县均属四川省辖。因境内有南河经过,而古南河称开江,其州、县之名因之而得。
综观《水浒传》中108为好汉,祖籍四川的有赛仁贵郭盛,他
“祖贯四川嘉陵人氏”,“因贩水银货卖,黄河里通风翻了船”,回不了四川家乡,因击四处流浪,辗转入伙梁山。那么,秦明是为什么从中国西部千里迢迢跑到大东部的青州府做武官(兵马统制)的?
有此疑问的读者不少。比如,有根据“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而怀疑是否水浒作者“笔下误”将“并州”误为开州了。
据《辞海》,并州为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古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昭余祁故迹在今山西平遥西南。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有并州部,约相当于今山西大部和内蒙古、河北之一部。东汉治所在晋阳(隋改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辖境扩大,包括有今陕西北部与河套地区;三国后渐小,唐代相当于今山西曲阳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开元中改为太原府。宋太平兴国时又改为并州,移治阳曲(今太原市),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升为太原府,并州之名遂废。
由此看,水浒故事背景下的北宋末年,已经无并州,水浒作者“笔下误”将“并州”误为开州的可能性不大。
在北宋的疆域范围内,还有两个曾称为“开州”的政区,那就是今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濮阳市,和今贵州开阳县。
查历史资料,今之濮阳市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春秋时卫国在此建都400多年;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10年时间在濮阳。战国时期,因城址位于濮水之阳,始称濮阳。秦朝时始置濮阳县。隋朝以后曾先后沿用“澶渊”、“澶水”、“澶州”。1128年秋,金兵占领澶州。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清丰。1222年,成吉思汗派兵占领开州。明清时期濮阳仍称开州,辖濮阳、清丰、南乐,属大名府。民国二年(1913年),曾改开州为开县,但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重名,1914年1月复称濮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濮阳专员公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10个县和濮阳城关区、道口区2个区。此后政区屡变。截止2003年底,濮阳市辖五县一区,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
今贵州开阳县位于省中部,为贵阳市辖县。这里自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置蛮州,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改置开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易名紫江县,隶黔中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改名开阳县至今。
由此看,但从作为《水浒传》演义的“宋江起义”史实所在的“北宋”年代看,秦明的籍贯“开州”,“今重庆市开县”最符合;若把秦明作为《水浒传》中虚构的“小说人物”看(“宋江起义”史实中的36人无名字记载),因该书初成于元代中叶,完善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今贵州开阳县”可以排除;但把开州理解为“今河南省濮阳市”也说得过去。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州的“归属”。按《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原文本中首次出场时的介绍,秦明“原是山后开州人氏”。那么,这个“山后”是开州的“归属”吗?
在《明清小说研究·论坛》“沽水居士”、“武定侯”两位版主的指点下,我做了点功课,成果可喜——
据《百度百科》,山后“为古地区名。五代刘仁恭据卢龙,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
军都山迤北地区,置山后八军以防御契丹。至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时,
才有山后四州的名目。北宋末年所称山后,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后,代北失地的全部。当时曾预将山后一府(云中)八州(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之地置云中府路,相当今山西,河北两省内外长城之间地区”。
虽然,这里所说的“燕云十六州”,并不包括“开州”,却为“山后”这一地理区域作了定位——此“山”当指的是燕山,“山后”地区属于著名的燕云十六州地区。
历史资料显示,隋、唐、宋几代,燕云十六州地区都是汉、北相争之地,汉族人占一半,本来归汉族政权统治,后来屡次被北方少数民族占领。该地区被燕山、军都山、大马群山、太行山脉北段分为云、燕两段,西面乃“云”,燕山的西面和西南面,有七州,叫山前地区;东面乃“燕”,在燕山的东面,有九州,叫山后地区。
尽管燕云十六州中的山后九州没有开州,同在“山后”的今辽宁省凤城市在公元1011年曾被设为开州,只是,时不属于北宋而属于辽朝辖区。后来,此开州先后隶属于金(公元1115年始)、元朝(公元1213年),而开州之名没废。
看来,秦明的祖籍“山后开州”就是今辽宁省凤城市了。
看了我的上述考证,“红薯恭”先生说:
“就小说本身的叙事逻辑而言,秦明是辽宁人我觉得也是合理的,一是水浒故事一直的确有着一种“渴求收复故土”的隐藏意识在内,出身于辽占区的好汉有一个如此勇猛的武将是很符合这种心理的。二是秦明所用狼牙棒,也是东北游牧民族的厉害武器,南宋针对金国有“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之俗语。秦明沾染游牧风气,性子也暴烈,也符合其出身。”
“霹雳火”符合秦明的性格
霹雳火是秦明的绰号。
霹雳,本为古星名,《星经》卷下说:“霹雳五星在云雨北,主天威击擘万物。”俗指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常用以比喻突然发生、神速,又喻壮盛的声威。
请看秦明出战时的表现:
慕容知府看见秦明全副披挂了出城来,果是英雄无比。但见:盔上红缨飘烈焰,锦袍血染猩猩,连环锁甲砌金星。云根靴抹绿,龟背铠堆银。坐下马如同獬豸,狼牙棒密嵌铜钉,怒时两目便圆睁。性如霹雳火,虎将是秦明。(《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怪不得众好汉听到秦明引兵马到来,“都面面厮觑,俱各骇然”。是作为老部下的花荣了解秦明,设下“先须力敌,后用智取”计迫其就范,终给人贴上挥之不去的“匹夫之勇”之标签。
应该说,秦明并没有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还有个原因是秦明接受了花荣之妹为新妻子。
想来也是,按水浒研究先驱何心先生的统计,秦明被擒是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正月二十日,而在娶的日子是当月二十三日,秦明原妻子被慕容知府得知“秦明”夜袭青州城外居民而怒杀的,时间当在二十一日早晨。就是说,秦明丧妻不出三日就再“小登科”了。
仔细看水浒原著,有段秦明投降时的细节描写:
(秦明)欲待要和宋江等厮并,却又自肚里寻思: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因此只得纳了这口气,便说道:“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可见,秦明投降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因为宋江许以花荣之妹为室使然。得花荣之妹,只是秦明的“意外收获”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明和花荣之妹,都是受害者!
秦明霹雳火绰号毕竟是“外人”叫起来的,尽管水浒中说是因为他“性如霹雳火”的暴躁脾气,亦必是喻其“壮盛的声威”。
秦明不愧为梁山好汉,招安前,攻打大名府时因大战索超彰显了威名,招安后随宋江征大辽、平田虎、灭王庆、剿方腊战场上从未含糊,屡立战功!
所以,今天我说,秦明好样的!
顺便说一句,霹雳火还是古代治疗疔疮的一种方法,《证治准绳·外科》卷二记载有具体方法,就是在铁桶内放置烧红之鹅卵石,将醋泼于石上,再使患处覆上,四周以衣被盖护严紧,勿令泄气,令患处出汗。这是另外一回事,这里不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