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的概念会消失

 高山仙人掌 2015-04-07

合作/投稿,请联系微信:p2p711


阅读提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读文莫忘原作者;投稿请发:p2pribao@163.com。


作者:校长

来源:贷出去


P2P最终比拼的无非是两端,资金端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端的风险控制。谁能以低融资成本圈住一群人,也不用广告也不用营销也不怕有人在第三方说坏话,那就牛逼。谁能轻易的找到好的资产做到风险最低,那也是牛逼。两个牛逼加一起叫什么?叫陆金所。

今年不谈P2P了,因为基本上已经不存在这个概念了,只要和钱有关差不多都可以拉个平台进行融资。你能想到的所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基金销售机构、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融资租赁公司、保理公司、配资公司、私募股权机构、金融消费公司等只要是和钱打交道的基本上能对接的都对接上了。P2P平台的概念其实就是街道上众多银行网点的概念。一切P2P平台都只是资金入口。P2P理财只是一个把所有线下理财线上化的集合概念。


P2P的兴起其实不是突然间发生的,只是以前一直在线下玩而已,也就是说本来就有大量资金处于理财状态,由于机构与机构之间隔得比较远,大家各玩各的而已。现在都跑到线上来了,名字也统一起来了,叫“P2P理财”。之所以这件事情会发生,主要是金融领域的开放。中国是转轨经济,哪个领域要放开哪个领域的机会就最多。以前谁敢在网上如此光明正大的搞非法集资?其实指责谁搞非法集资,谁自融,谁资金池,谁违法,也真没啥意思,因为大家干得都是同样一件事,谁也不比谁干净多少。出事了也一样的后果严重。


出事是肯定要出事的,这是市场的逻辑决定的。没看见卖鞋的在倒闭,卖水果的在倒闭,做餐饮的在倒闭吗。那你卖钱的凭什么不倒闭?市场通过资源浪费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最合理配置。有一句话我们常听到却一直不理解,那就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神马意思?不就是告诉你P2P一定会有平台出事吗,不出事这句话还有什么意义呢。就是说啊,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一定会出问题,大小而已。你要选择那些出事概率小的理财产品。只是说如果是完善的债券市场,应该有关于风险的明码标价。然后自己看着选,赔了也别怨人。当然,在债领域,一般都以低风险为主,并且进行结构化处理,不大容易出事,年化7%的理财产品还要天天担心,那为什么不投股票呢,这里的风险收益就不对等。因此一般情况下,债是躺着也能挣钱的理财产品。而我们目前的情况是,3A债券和垃圾债券一个价,平台不出事,所有责任都得平台来兜,平台出事,投资人遭殃。所有的P2P平台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扩杠杆的高息银行。


刚性兑付的话题会一直聊下去,越是没得聊的话题越喜欢聊,再怎么聊都没用,环境如此,时候未到。春天只是花开,结果还要等很久。再说也不是每朵花都能开,春天造成的只是新的气候新的环境,所谓的民间金融终于可以和官方金融一起玩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能一直玩的下去。现实总是很残酷,知道是机会但轮不到你了,不是每朵花都能有幸在春天开放。


P2P最终比拼的无非是两端,资金端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端的风险控制。谁能以低融资成本圈住一群人,也不用广告也不用营销也不怕有人在第三方说坏话,那就牛逼。谁能轻易的找到好的资产做到风险最低,那也是牛逼。两个牛逼加一起叫什么?叫陆金所。所以好做的越来越好做,难做的越来越难做,不是水平问题,不是运气问题,18%的融资成本加各种运营广告删帖费用根本无法支撑其继续走下去,而资产端更是烂的离谱,基本上都是捡没人要的资产高息放贷。这能说是他的风控水平低吗,根本就没得选择,白富美都给高富帅抢走了。


据我了解,现在很多资金其实早就流出债市之外,都拿去炒股票炒期货了,P2P就是资金入口,只有找到高回报率的投资渠道才能覆盖融资成本。风险也不是固定的概念,专业性能降低风险,能拿投资人的钱去股市玩的都是在其中驰骋多年的高手。再说难道那些垃圾资产就比股市风险低?别扯淡了。比拼的还是投资能力,还有一部分是运气。


所有P2P的玩法我差不多都已经弄明白了,只要还需要刚性兜底,本质上都是银行模式。P2P的发展结果只是多了几家银行,几家投行,几家财富管理机构而已。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和完善,实现真正的金融市场化。


而P2P的出事也无非两个原因,要不就是互联网出事了,要不就是金融出事了。互联网出事主要是指技术和互联网习惯上出现问题。比如黑客攻击,再比如原先不会造成的挤兑在互联网上非常轻易。金融出事主要指坏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金融本身具备的属性。


我想的是,如果以前的所有P2P的玩法都是机构对个人的,未来有没有可能实现真正个人的金融。什么意思呢,现在投P2P,资产是机构找的,你的钱是投给机构的。那有没有可能实现社群金融,就是有一个基于信任的群体,这一群人构成资金来源,只要其中某个人发现某项资产然后到群里来展示和讨论,大家自愿投自愿承担最后的责任,并且享受这项投资的全部收益。因为机构的存在很大一部分收益其实给机构拿走了。用一个已经建立信任关系的社群去完成资产寻找、风控审查、自愿投资和风险收益自担。包括众筹,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去完成,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大家参与是否投资,对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帮助投资项目成长,最后享受投资收益。整个过程都是由一群人一起来完成,由个人形成社群,用社群来替代机构,真正形成凯文凯利所说的互联网蜂窝组织。


金融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但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是可以改变。通过改变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来改变金融才是互联网金融的要义所在。把机构变成社群,把层级扁平化成平等的单个个体,把资金、资产、风控变成一个过程里的三个阶段,用协作的方式去替代统制的模式。从这层意义上讲,我觉得互联网颠覆的并非金融的本质,而是金融的组织模式。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


互联网巨头的玩法主要有两种,一类是代销,一类是银行。像百度啊新浪啊做的就是前者,因为流量足够大,有流量就可以卖任何东西。京东和阿里呢,也有代销业务,但他们更多的是走银行的路子,因为存在电商的基础业务,大量数据沉淀下来,他们的风险控制成本更低,走银行就顺其自然。腾讯的微众银行也是基于社交数据。所以他们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基础业务来玩的。


至于第三方机构,坦白说现在也没看到什么新玩法,不是自己变成了P2P平台,如乐投宝,就是做代销,如投之家。都没什么新意。二级市场应该都会做起来,之家的已经很明确了,未来一定会建立横跨各平台的二级债权流转市场,目前只是做自己的标准化债权组合产品。乐投宝未来也无法这几个出路,要不变成标准的P2P自己去线下找资产,要不也建一个二级市场,没有野心就一直做着代销,多选点安全的债权。其实说到底,第三方机构比拼的还是流量。有流量了,打打广告也能赚钱。


这个行业基本上没别的什么了,接下来就是不断增量的问题,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投资人,更多的第三方,更多的网贷忽悠名人,更多的行业扯淡协会,更多的互联网阿猫阿狗金融论坛,更多的媒体胡吹乱捧,反正也都挺热闹的。监管也应该是时候出来了,出来再死一批,落得个干干净净。永远的花自飘零水自流。


喜欢瞎扯淡,可能写得也没什么内在逻辑,就是个人的一些想法。春天来了,阳光正好,浅草含露,青山吐翠,该是出去走走的时候了。


by沙师弟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P2P日报立场。??沙师弟个人微信:p2p711,欢迎拍肩,拍肩时注明公司&姓名。


P2P日报 (ID:P2Pribao)

笑看P2P风云,指点网贷江山,尽在P2P日报!WeMedia联盟成员;投稿、采访请发:p2pribao@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