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骗贷案》之如何杜绝银行票据“庞氏骗局”

 昵称2E8X8 2015-04-13

早前曝出的某银行“骗贷案”备受关注,一场银行票据市场的“庞氏骗局”再次浮现。“庞氏骗局”一词源于意大利裔投机商查尔斯·庞齐,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事实上,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的票据大案并不罕见,而据记者调查,这些大案背后都暗藏着一条灰色的利益链条,揭开这条利益链,是杜绝银行票据案的重要突破口……


开票银行

违规操作提高存贷规模


在探秘票据市场隐存的利益链之前,先了解一下银行承兑汇票这种金融工具。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是银行对出票人资信认可并给予信用支持的一种表现。通常以实际的商品交易为基础,商品交易所产生的销售收入是债务人还款的可靠来源。承兑汇票的期限较短,最长不超过6个月。票据贴现后,贴现银行可以将票据进行转贴现或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从而实现资金的迅速回笼。


银行承兑汇票兼有结算工具、银行负债、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等多重角色,因此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和经营业绩的压力下,均十分热衷于挖掘其背后的金融功能。


据银行信贷人员介绍,一笔票据业务的签发往往会带来存贷款两个方面的业绩增长。举例来说:假定某企业向银行申请半年期限的1000万元贷款,银行可以对其直接发放这些贷款。但这样给银行带来的1000万元派生存款是不稳定的,因为这些派生存款要随着企业的使用陆续减少。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则不然,它会带给银行1000万元的定期保证金存款。具体“程序”是这样的:先让企业存入1000万元定期半年的“保证金”,然后再给企业签发一张面额为2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这样银行给企业的实际贷款仍然是1000万元,不同的是贷款规模增加了一倍,而带来的派生存款又由活期变为了定期,一举两得。


银行骗贷案等很多票据案件的发生根源都在于银行及业务人员过分追求存贷款规模,因为这个行业的业绩考核无论如何也避不开这两个硬性指标。而在漂亮业绩带来的各种奖励诱惑下,银行及相关人员放松对企业资信的审查,忽视真实的贸易背景,甚至请求企业开票,并配合企业作假。


据记者了解,有的银行给客户开立“光票”,即没有开户资料和合同资料的银行承兑汇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果企业想在银行开票,必须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及其增值税发票,而银行必须审核购销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否则就不能开票。


还有的银行更为“慷慨”,不仅开“光票”,而且给客户虚开保证金,待开出承兑汇票后,客户再在其眼皮底下进行贴现,然后将应存款额打入银行账上。


出票企业

循环贴现实现空手套白狼


在浙江、广东等制造业较为密集的地区,银行承兑汇票经常被作为企业间进退货结算的“货币”,交易时只需在后面背书后转让即可。这些票据的开立一般都较为正规,有真实的贸易背景。


不过,除正常支付功能外,时下,银行承兑汇票更多地承载了企业融资工具的角色企业向银行缴纳50%的保证金,换来100%的承兑汇票,拿着汇票立马可以到另外一家银行贴现,只需缴纳一定利息和手续费便可拿到资金。


相对一般贷款来说,开具承兑汇票是一个较快获得融资的不错选择。因为即使是资信好的企业直接贷款也不是那么容易,而通过票据贴现融资,很多中小银行都大开绿灯。此外,贴现利率低于一般贷款利率,可以节约融资成本。


据记者调查,企业开票作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骗取银行汇票。如企业A首先与企业B联手,伪造交易合同,然后反复使用同一增值税发票原件,再找一家审核宽松的小银行开立承兑汇票,或者干脆买通银行内部人员在审核上“抬抬手”;还有的企业干脆运用自己的两家公司,或非法购买、借用别的企业贷款卡、财务专用章等资料自己和自己做业务,伪造交易合同开票。另一种方式是企业与银行事先达成某种协议,银行给予企业宽松的审核(或基本不审核)条件,而企业除了将保证金存入银行外,还要在银行需要的时候帮忙完成存款考核。


在银行配合下,企业往往会循环开具多张承兑汇票,拆东墙补西墙,票面金额越来越大,甚至可达实际存入保证金的10倍、20倍,麦道夫的“庞氏骗局”不时上演。而企业若与银行关系很好,银行采取先放票贴现再存款的方式,那么企业就可成功完成“空手套白狼”的融资过程。“当然,其危害可想而知,若汇票到期承兑时,企业无法还上贷款,那么它可能就要承担骗贷的法律责任。”有银行人员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来看,票据贴现的利率较高,企业在贴现票据时要承担一些费用。但在2007年、2009年直贴利率低于存款利率时,企业开具承兑汇票贴现不仅可以获得贷款,还能赚到利息。承兑汇票的贴现利率是采取市场化定价的,当信贷宽松、银行争相收票时,票据的直贴利率会降到很低,甚至低于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利率。


票据中介

“无所不能”造假收益不菲


每年年初都是票据市场最为活跃的时期。虽然时下受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票据融资较往年有所收敛,但处在这条利益链条上的各方人士并未就此放弃,从票据市场上中介依然“热情”的态度上可窥一斑。


在我国票据市场,大量的非银行中介游走于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他们生存于一片灰色地带中,业务遍及从开票到贴现再到转贴的票据各个环节。有的通过收取一定比例的提成获利;有的则是通过获取承兑汇票贴现的利差获利。


某国有银行票据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从理论上讲,开票、贴现都是正常业务,但里面的“水”很深。整个过程既有银行也有企业,而中介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票据中介可以说是‘神通广大’,在他们的‘帮助’下,看似复杂的票据贴现过程,往往只要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并拿到现金。”该人士表示。


只要在百度中搜索“票据贴现”,其页面右侧栏中即会出现很多从事票据贴现业务的公司,北京很多投资咨询企业上榜,而打开他们的公司网页,在“公司业务”一项中,“代办垫资”、“光票贴现”、“见票打款”等字样最为常见。


记者以持票人的身份致电一家公司询问贴现事宜,该公司接线人员表示,可以做光票贴现,但因临近过年,贴现利率很高,月利率已超过千分之八,如果一定要贴现的话,他可以找一个利率最低的,给他们万分之三的差价。这位工作人员说,他们公司现在基本上只收小面额汇票,以自有资金买入并持有一段时间,待春节后,贴现利率下降,可以赚取不菲的差价。举例来说,100万元的半年期汇票现在贴现利息是5万多元,而春节后,以月利率千分之六计算,只要3.3万元,半月收益率近1.8%。


除了贴现中介外,还有垫资存款保证金的中介、贩卖注册好的皮包公司的中介和“包装”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的中介等,他们的收益通常也很可观,一般根据垫资多少、包装的票据数额来收取提成,他们经常与贴现中介捆绑在一起,相互依存。据记者了解,尤其是在江浙、广东、北京等地区,票据中介的业务更加细分,也更加复杂。


一位票据市场的资深人士称,目前,担保公司、典当行等也纷纷加入到票据中介的行业中,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经常打“飞的”办业务。


贴现机构

“钻空子”无限收票赚利差


差价是“掮客”的常规收入,而另一类收入则更为隐秘,且更高。如一些所谓的投资咨询公司帮小企业、微型企业垫资开票、贴现,从中收取高额回报。


完成票据贴现的金融机构多为中小银行,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他们为了做业务盈利,一般对票据贴现来者不拒,资金很快就会放出。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活跃在票据贴现市场上的贴现银行主要来自于东北、内蒙古、山东及中西部地区。


一银行人士表示,北方的银行业机构之所以选择异地“收票”,是因为他们在当地的信贷投放都非常谨慎,于是依靠从外地贴入票据获取收益。部分银行在东北的分支机构实际已演变成为票据行,票据业务对其收入的贡献度最高达到80%以上。


日前,工行晋中某支行、工行内蒙古某支行等均纷纷宣告,票据贴现业务成为了行里的“亮点”工程,仍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实际上,作为金融机构的最末端,农村信用社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不足以支撑源源不绝的票据贴现。所以“信用社通常拿到票后会立即以卖断或者回购加买断的方式将票据转让给城商行,因为一般信用社在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没有授信或授信很低无法进行票据转贴,而在城商行则有较高的授信”。某银行票据部门负责人解释说,“信用社票据贴现盈利靠的是走量,一笔业务只赚一点点,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信用社在信贷额度方面具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当前,各银行的信贷额度都会受到约束,但农村信用社因没有纳入央行监管系统,因此可以无视额度限制,无限度地收票。


记者调查得知,在北方和中西部地区银行异地“收票”的过程中,一般都有中介方如影随形,他们间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甚至有些贴现中介干脆“承包”了一家或两家贴现银行。贴现银行负责验票、打款,而其他的手续、合同等问题都由票据中介解决。至于中介如何提取差价,贴现银行也为他们想好了措施,分别打款,互不相干,有效地隐瞒了中介赚取差价的数额。


有业内人士在讲述案例时表示,在办理大面额票据贴现业务时,企业、票据中介、贴现银行通常是同时出现在开票银行,他们“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形成了一条灰色的利益链条。


值得提出的是,不管票据怎样周转,其最终的流向是国有大行,也就是说,企业拿到的资金实际上也是从国有大行提出来的。


新闻背景

骗贷案再曝

票据市场隐形风险


近年银行票据大案屡屡发生,一方面与当前部分城商行过分追求存贷款业绩、急于做大规模谋求上市有关;另一方面,以存换贷的过程本身就存有一条隐形的利益链,企业、银行、资金掮客、中介方等都能从中各取所需、各得其利。


近日某银行骗贷案引来业界关注,曾在银行工作、目前在北京从事票据贴现业务的某投资咨询公司负责人韩先生告诉记者,以存单质押换得贷款通常是以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来完成,汇票开出后可立即贴现,迅速实现资金“一”变“二”的扩容。


“也许存贷质押业务初始入库的存单是真实的,但后经出库再入库的存单就有很大‘水分’;也或者从一开始存款证明就是虚假的,只是纸面数据,这种情况银行相关人员的责任就比较大。”韩先生分析说,其实,票据业务的最大风险主要是“造假”,即企业为解决自身资金周转困难,通过签订虚假的商品交易合同或缴纳虚拟的保证金来套取银行承兑汇票,或更有不法者如制造假币般制作假票,而商业银行一旦贴现,损失的就不是百元钞票,而是少则上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了。


无独有偶,上海某银行近日也发生了一起与票据有关的重大案件。一支行公金部的客户经理张某利用职务之便骗得了客户的承兑汇票,然后通过社会上的融资公司偷偷贴现,套得现金1800多万元。贴现环节的简单、混乱也是票据案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光票”贴现的背后积聚着巨大风险。


业内声音

尽快推进票据市场电子化


存在总有一定的合理性,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说,银行的违规操作、中介机构的“帮忙”都算是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帮助企业更快地融通资金,弥补了银行的不足。另外,他们在当地收票然后拿到外地贴现,实际上也是利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票据贴现率的差异进行套利,加速了票据的流通,活跃了票据市场。


但上述利益链条的存在却使得票据市场成为我国案件多发、风险最高的金融市场。“票据市场欺诈、欺骗行为多,风险大,且人员杂、分布广,要进行规范非常困难。”一票据界资深人士说,“票据市场中活跃的各类人群大多是打着政策的擦边球。”


目前央行正在积极推动票据市场的电子化,全国性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也已于去年底上市。但分析人士认为,要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票据市场仍然任重道远。据一家商业银行人士透露,去年11月,该行电子汇票量仅占纸质汇票量的5%左右。


名词解释


第三方存贷质押:是指企业在商业银行协议存款后,为第三方从商业银行贷款提供存单质押,作为第三方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存款行和贷款行可为同一家,也可是不同银行,后者即为跨行存单抵押贷款业务。


票据贴现: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人收取票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