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金大师一生谱辉煌 佳音乐韵永存万代念

 黑老赵 2015-04-13

大师文金一生谱辉煌 佳音乐韵永存万代念◆

沉痛哀悼!
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主要作品年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为中国音乐作出巨大贡献的我国泰斗级作曲家刘文金先生 于北京时间6月27日22点21分逝世。
他的音乐是中国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是充满民族力量的文化瑰宝。
他是我们民乐的领头人!民乐创作的代表人物!
从二胡《三门峽》《豫北》到《长诚随想》和至今作品源源不断出现!
为民乐贡献毕生!他的精神永存!!
他的音乐影响了几代人,更是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愿我们崇敬的大师一路走好!
您的音乐、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刘文金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
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
2001年被聘为韩国中央大学校国乐大学教授。

刘文金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河南安阳人,1937年5月生于河北唐山,
自幼便随家人,回到祖籍安阳。1951年,14岁的刘文金考入了安阳县的一所中学,
他以一个音乐爱好者的身份进了学校的乐队,在这里他学会了拉二胡、吹笛子、弹月琴,还学会了弹奏风琴。
他突出的音乐感觉很快被学校里的音乐老师李景沛发现,便有意识的对他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与指导。
在刘文金的脑海里,萌生了将来要从事音乐工作的念头。

1954年刘文金在河南省会郑州开始了他的高中生活。
他在中学里成了音乐爱好者中的骨干,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乐队队长。
1956年刘文金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中国著名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
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先后随林超夏、黄晓飞学习作曲,
从吴式锴、段平泰、杨儒怀、吴祖强、王澍等学习和声、复调、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等作品基本理论,
从刘育和学习钢琴,从陈振铎、赵春峰习二胡、唢呐、笙等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技法。

1959年,刘文金已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
他一方面努力学习各种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采风活动。
这一年他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作了由钢琴伴奏的二胡独奏曲《豫北叙事曲》,
翌年,他又创作了《三门峡畅想曲》。

由于他具有比较雄厚的生活与民间音乐的基础,将自己真实的思想情绪寄托在热情洋溢的音符之中。
这两首二胡独奏曲一问世,便在民族音乐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快被列入高等音乐学府的二胡教材。
他在创作这两首乐曲时,没有采用常见的民歌音调加变奏等流行的手法,
而是在认真地捕捉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情绪,运用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调,
把它化为刘文金自己的音乐语言,
去表述自己的、也是能代表大多数人们的看法,去向广大的听众述说着一个音乐家的观点。
打破了多年以来二胡创作的沉闷性,为二胡音乐的创作开拓了一个新的途径。

刘文金创作生命力的旺盛令人惊叹,
迄今他在半个世纪里创作的民族器乐、声乐以及其它类型的音乐作品达400首之多。
这些作品主要有:二胡协奏曲《洪湖》、《秋韵》,
二胡曲《相思》《火-彩衣姑娘》,
二胡与日本筝《云海之梦》,
二胡套曲《如来梦》;
民族管弦乐《太行印象》、《泼水节》、《茉莉花》、《鹰之恋》,
交响诗《十面埋伏》、《黄土》;
舞剧《长恨歌》的音乐等。
他还编配移植了交响诗《嘎达梅林》、钢琴协奏曲《黄河》
以及数十首根据外国民间乐曲和歌曲改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
刘文金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民族器乐、声乐以及其他体裁的作品数百(首)。
此外还有舞蹈、舞剧、电影、电视连续剧配乐等。
刘文金还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音乐创作。
刘文金多次应邀出访欧、美、亚几十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台等地区。
多次指挥香港、新加坡、台湾的中乐、华乐、国乐团体为他举办的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
他和日本、韩国作曲家共同创建了亚洲乐团。



☆刘文金先生75寿辰作品音乐会-《长城随想曲》演奏:于红梅等☆


[全屏欣赏]



☆刘文金主要作品年表 录入时间:2013-6-28 来源:网络☆




二胡与钢琴《豫北叙事曲》
(1959年1983年被评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二胡与钢琴《三门峡畅想曲》
(1960年 获“上海之春”新作品奖)
民族管弦乐《太行印象》
(1964年 中央民族乐团在北京首演)
民族管弦乐《山村的节日》
(1976年 1980年由香港中乐团首演)
大型民族舞蹈《难忘的泼水节》
(1978年 为纪念周总理诞辰80周年而作,后改编为民族管弦乐?雪
女高音《大海一样的深情》
(1978年 获全国优秀歌曲奖)
民族管弦乐《三十里铺》
(陕北民歌主题)(1979年)
交响诗《十面埋伏》
<(1979年 琵琶古曲主题与赵咏山合作;1982年香港中乐团首演;
2000年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
2003年被香港评选为“二十世纪最受乐迷欢迎的中乐作品”)
花腔女高音《北京之夜圆舞曲》
穴1980年 获文化部创作奖?雪
女高音《明天》
(1980年 获文化部创作奖)
男高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诗)
(1981年 获文化部创作奖)
女高音《祖国—母亲》
(1981年 获文化部创作奖)
女声二重唱《欢迎你,高山族的小阿妹》
(1981年 获全国民族歌曲征集评奖二等奖)
合唱《伐檀》(选自“诗经”)(1982年)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1982年“上海之春”首演;1984年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2008年收入“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并出版)
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序曲》
(1985年 香港中乐团首演)
无伴奏合唱《赶牲灵》(陕北民歌主题)(1986年)
无伴奏合唱《三十里铺》(陕北民歌主题)(1986年)
民族舞剧《长恨歌》(与赵咏山合作,香港舞蹈团上演)(987年)
女高音《好将蝴蝶斗春归》(清·郑板桥诗)(1987年)
女高音《啊,东方女神》(献给宋庆龄的歌)(1988年)
花腔女高音《刮春风》(1989年)
二胡协奏曲《秋韵》
(1990年 台北国乐大赛二胡决赛指定曲目)
竹笛协奏曲《鹰之恋》(1990年)
民族管弦乐《春风幻想曲》(台湾民谣主题)(1992年)
双筝与乐队《沧海赋》
(1992年 为央视“诗书画”专题而作;后移植为双筝与韩国乐队形式在汉城上演)
合唱套曲《法眼宗》(佛教故事《人眼天目》终曲)
(1992年 台湾普音文化公司委约并录制唱片)
合唱与乐队组曲《月音》(佛教故事)
(1994年 台湾普音文化公司委约并录制唱片)
大型歌舞音乐《春潮》
(1994年 为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而作)
二胡协奏曲《洪湖》(根据同名歌剧主题)
(1994年 委约作品,由宋飞演奏、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录制唱片,为纪念贺龙诞辰由北京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
合唱套曲《紫金宝衣—大光明藏》(佛教故事九章)
(1996年 台湾普音公司委约并录制唱片)
民族管弦乐《龙乡狂欢节》(199年 为香港回归而作)
民族管弦乐《茉莉花》
(1998年 由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2003年被香港评选为“二十世纪最受乐迷欢迎中乐作品”)
民族管弦乐《节日之夜》
(1999年 台湾实验国乐团征集并首演)
无伴奏二胡套曲《如来梦》(佛教故事八首)
(2000年 台湾普音文化公司委约作品;2002年修订并录制唱片)
合唱套曲《风谷原乡》(新禅歌,佛教故事)
(2000年 台湾普音文化公司委约唱片并录制唱片)
坠胡与乐队《中州韵》
(2000年 台湾实验国乐团委约并首演)
京胡、女高音与亚洲民族管弦乐《戏彩》
(2002年 京剧音乐主题,亚洲乐团先后在汉城、北京、东京等地上演)
大型交响合唱套曲《五天银烛辉》(佛教故事,愚溪作词)
(2005年 2010年由台湾联合交响乐团在台北上演)
二胡、琵琶与乐队《火—彩衣姑娘》(2005年)
民族管弦乐交响序曲《泰山魂》(2006年)
《刘文金二胡作品集》(2006年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
(2006年 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而作;“金钟奖”决赛指定曲目)
笙协奏曲《虹》(2006年 新加坡华乐团委约并首演)
序曲《杨柳青青》(“杨柳青”音画套曲之一)(2007年)
唢呐协奏曲《渔樵农耕》(“杨柳青”音画套曲之一)(2007年)
筝萧双协奏曲《丹青仙子》(同名作品移植为管弦乐总谱)(2008年)
柳琴协奏曲《酒歌》(200年 2009年2月在台北首演)
古筝协奏曲《梦幻妈祖》
(2009年 澳门中乐团委约,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而作)
民族管弦乐交响合唱《尼山圣诞曲》
(2010年 为“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而作)
民族管弦乐交响合唱《孔子颂》(2010年)
二胡协奏曲《相思梦》(2011年2012年5月5日在台北首演)
竹笛协奏曲《云》
(2012年 2012年5月5日由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音乐厅首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