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步细嚼意大利

 简心渡惑 2015-04-13

最近在撰写自己的“背包10年回忆录”,出书是一个我从小到大的梦想,能在30岁前完成梦想,大概人生也就无愧了。在我的回忆录中,有着很多关于人与人的故事–比如意大利人,就让我印象深刻。

意大利人特别热情好客,待人接物也彬彬有礼,在意大利的街头,如果你迷路了,意大利人会很热情的给你指路,你可能会遇上几个意大利BELLO或者漂亮的BELLA (BELLO是意大利语帅哥,而BELLA是漂亮女生的意大利语)。

漫步细嚼意大利

作者和Bello、Bella们的街头合影

如果你不会意大利语,也不用担心,只要你懂BODY LANGUAGE就能在意大利有一段美好的旅程。 这里的男士在就餐、乘车、乘电梯等情况下,都会让女士先行,如果他不让你,那他肯定不是意大利的GENTLEMAN。意大利的年轻人都非常能接受新事物,跟他们你可以无所不谈–尤其聊吃的,他们会非常兴奋。

意大利人是一个热情的民族,这可以从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某年夏天,我跟闺蜜去威尼斯旅行。穿行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你就能感受到意大利人的热情。一出火车站,两旁是买冰淇淋、PIZZA小吃和面具纪念品的地方,我仍记得那一天,我跟闺蜜两个人买了一个PIZZA两个人分享,店主看我们两个小姑娘是背包客,免费送了我们一个冰淇淋。 这个60多岁的老伯伯的笑脸,我到今天还清晰记得。一边走一边看,你会发觉意大利人的笑脸让整个城市都变的非常温暖。在阳光下,漫步威尼斯,白鸽满天飞,听着贡多拉船夫唱着意大利民歌,这种慵懒的生活,实在让人享受。

漫步细嚼意大利

 水乡威尼斯

在意大利,你可以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就算是在大城市,也不会感觉到那种城市的极速感,不像上海和香港,争分夺秒,连过马路都像跑步一样的节奏。 在米兰,我很享受坐在室外的咖啡厅,看看走在街上的人,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很独特,他们穿的鞋、拿的包分分钟是艺术大师的出品。在这个时尚之都,你很容易就能拍到时尚潮人的街拍LOOK,他们捧着咖啡走在街上,却让我感受到一种非常自然的时尚感,他们不是为时尚而时尚,而是生来就有这种魅力。意大利人穿衣讲究舒适度,由于意大利是文艺之都,很多设计师创作的灵感都源自于本身的历史和文化,每一件衣服都是舒适的艺术品,一件充满热情的艺术品。

04130103

意式街头时尚

意大利人对生活的热情,既表现在时装上,也表现在美食上。要真正感受意大利美食的魅力,你必须走访一些不太出名的小城镇。我推荐一个叫五渔村的地方,位于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Liguria)拉斯佩齐亚省海沿岸地区,由五个悬崖边上的村镇组成 ——Monterosso al Mare,Vernazza,Corniglia,Manarola 和Riomaggiore。

漫步细嚼意大利

在这五个小镇之间穿梭,你可以坐火车,但是我选择走路,能更好看风景。如果你想远离嘈杂的城市,你可以在这里找个村住下来,每天去海边晒晒太阳,跟陌生人偶遇,喝喝啤酒,唱唱歌,这种世外桃源的生活,千金难买。 在小城镇里穿梭,每家餐厅可能都会让你有意外惊喜,你可以点个Pasta,或者是Risotto,它们的味浓香浓,原汁原味会让你难忘。而在海边,你可尝一尝海鲜,性价比很高。

漫步细嚼意大利

除了海鲜,意大利的咖啡caffe和冰淇淋gelato也值得一试。 意大利人爱喝咖啡,但有着自己独特的习惯:大部分意大利人只会在早上11点前喝卡布奇诺cappuccino,11点后他们只会喝一些没奶的咖啡如黑咖啡espresso,十年如一日。至于冰淇淋gelato,和其他冰淇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味道和质感。不仅在牛奶的选择上会带来更低的脂肪,而且因为制作时相较一般冰淇淋会有更少的空气搅拌进去, 所以口感更爽滑和厚重。我每次重回意大利就算不吃饭也会吃gelato,因为实在是太好吃,而我最爱的是奶油冰淇淋和威士忌冰淇淋。

漫步细嚼意大利

旅行虽好,但是总是会结束的时候,我喜欢海,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选择在海边的城市旅行。看见海,我会把海浪声录下来,把烦恼写进稿字里,然后寄回家——那一刻的感觉感悟,就留在了那一刻。 意大利是一个很让我怀念的地方,看过的风景,遇上过的人,都留在了回忆里。

漫步细嚼意大利

生命中也许我们都会经历一些挫折和苦痛,但是旅行总能让人修复心宁伤的悲伤,吃一个gelato,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意大利人对生活有种乐此不疲的热情,这种DNA是我见过这么多国家的人里最丰富的。所以,我选择一次又一次回到意大利旅行,看到更多更有意思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