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教新知‖大卫·霍克尼的中国之行

 山茶的流芳地 2015-04-14



英国艺术大师大卫·霍克尼时隔34年之后再度访问中国,并将于4月16日(本周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专场讲座,以“我的观看”为题畅谈绘画理论和他戏剧化的人生经历。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大卫·霍克尼的名字在十多年之前就已如雷贯耳。他无疑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被称为“最著名的英国在世画家”。他的风景系列、拼贴摄影系列和人物系列的作品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近年来,霍克尼在国际画坛的地位又不断提升,得到了“最具影响力英国艺术家”的桂冠和由英国女王亲自办法的“功绩勋章”等荣誉。在霍克尼之前,唯一拥有“功绩勋章”的艺术家只有卢西安·弗洛伊德,此举代表了英国皇室对其“国宝”地位的认可。



他的艺术生涯横跨了多个领域,包括从拼贴摄影到歌剧舞台设计,从用传真机制作画作,到深入研究艺术史上的古典名家如何利用光学仪器进行创作。而他的作品也几乎包括所有可以使用到的媒材,包括油画、水彩、摄影、印刷版画,并一直使用时代最前沿的科技参与创作,包括传真机、激光影印机、计算机,以及近年来使用的视频、iPhone手机、iPad等设备。一系列新的绘画形式,给世界各地观看者以巨大的震撼。



不仅如此,大卫·霍克尼也是一位艺术史学家,在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播出的纪录专题片《大卫·霍克尼(上)》和《大卫·霍克尼(下)》中曾详细阐述了他对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独创性观点。同时,他也是一位中国古典绘画的热爱者,他曾多次在访谈及专著中提到了对中国古典绘画的研究,以及对他自身创作理念的启发。

这个月份,大卫·霍克尼与中国深度结缘,继《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一书中文版面世之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在4月10日又推出了这位艺术巨匠的最新中文版谈话录:《忠于生活——与大卫·霍克尼25年的谈话录》。

与此同时,大卫·霍克尼的中国个展“春至”(David Hockney: The Arrival of Spring)也将于4月18日在佩斯北京对公众开幕,此次展览将展出他一系列iPad画作以及视频影像作品,描绘了位于英国东约克郡的沃德盖特地区的风景。

大卫·霍克尼永不衰退的创新激情、灵活多变的艺术表现和极具个性的创作灵感,致使他始终拥有激动人心的巨大能量。此次中国之行不仅是他作为一个始终充满了活力的艺术家的行走体验,更为中国的艺术学习者与研究者提供了直接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