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覆灭之因:军事改革被鸡断送

 天津实诚人 2015-04-14

明朝覆灭之因:军事改革被鸡断送

对于热兵器方兴未艾的明朝末期来说,谁拥有了先进的火器,无疑就是拥有了决定战争胜利的不二法宝。有徐光启等精通西学的科技人才,明王朝不仅改良了大炮的铸造技术,还引进了炮规、铳尺等先进仪器,使击出的炮火又准又狠。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于崇祯三年(1630年)担任登莱巡抚后,还专门请洋人担任教官,经过苦心训练,使自己的部队成为一支受西式训练、拥有尖端武器的“王牌军”。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率清兵进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孙元化急令部下孔有德率领800名士兵赶赴前线。这支部队虽是奉命北上,沿途却得不到官府的给养。至吴桥时,风雪交加。当时明军的军纪涣散、作风野蛮,让老百姓深受其苦,因此,纷纷闭门罢市,唯恐躲之不及。在自筹粮草时,一名士兵强行抢走了一只鸡,不料鸡的主人竟是当地望族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根本没把孔有德这个“团级干部”在眼里,于是不依不饶地要求将此士兵“穿箭游街”。这种仅次于斩首示众的军法,让本就受克扣军饷欺压的士兵们异常不满,于是群情激奋地拥戴孔有德为主,发动了吴桥兵变。很快,叛军就接连攻克鲁西南地区,夺取陵县、临邑、商河的诸多州县,并沿途大肆掠夺,正式变成了土匪。

崇祯六年(1633年),孔有德率军向皇太极宣誓效忠,变成了清王朝的走狗。孔有德的归顺,不仅让皇太极获得了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得到全套铸弹制药技术和瞄准的知识与仪器。很快,八旗军队就迅速成长为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劲旅。徐光启和孙元化师生二人苦心谋划的军事改革,因为一只鸡的缘故,不但一切成空,而且还帮助了敌人,直接导致了明清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巨大变化。于是,在隆隆的炮火声中,明王朝被摧枯拉朽,灰飞烟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