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與新加坡漸行漸遠

 高山仙人掌 2015-04-15

新加坡資政李光耀逝世,相關報道鋪天蓋地,作為香港人,對於新加坡這個一貫的競爭對手,從來都沒有鬆懈過。然而,近年香港的確漸漸被星洲拋離,對手由交通規劃到房屋政策,早有一套施政理念與長遠規劃。反觀香港自1997年以來便逐漸沉淪,房屋政策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施政混亂,議會也再非論政之地,「香港奇蹟」老本極速消耗,新加坡奇蹟又如何?


1965年新加坡宣佈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當時新加坡還是一個資源匱乏的窮國。在建國初始,李光耀便意識到,對於缺乏資源的新加坡來說,必須通過對外開放、吸引來自美日等發達國家資本的方式來發展經濟。


金融規管嚴謹享譽國際


執政新加坡31年期間(1959年至1990年),李光耀把新加坡這塊彈丸之地,發展成發達國家之列。世銀資料顯示,1960年新加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530美元,在1990年李光耀辭任總理時,已上升至16554美元;2013年,更上漲至36898美元,接近1960年的15倍,人均GDP位列全球第九位。



沒有天然資源便要依靠人力資源,李光耀崇尚精英社會,他創造的「新加坡模式」實際上促進了新加坡經濟的高速增長,投資教育是核心理念,立國初期由於要吸引大量外資,當時教育便十分注重英語。到了中國經濟發展起來,便重視中文及普通話,扭軚及時,卻是相當有見地。


李光耀徹底否定經濟學家的「新殖民主義」理論,以及一些左派學說的剝削理論,不認為跨國公司從發展中國家購買原料,又向發展中國家出售消費品是經濟侵略。事實上,新加坡也沒有天然資源可供跨國公司「剝削」,如果跨國公司能讓工人獲得有報酬的工作,並傳授技能、工程技術和管理技巧,更應該把它們爭取過來。正是沒有貿易壁壘與限制,產權清晰界定,令新加坡經濟快速發展,並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長年名列前茅。


李光耀還高瞻遠矚地將新加坡定位為區域金融中心,大力發展金融市場。新加坡建國後,政府通過提供稅收、管理上的種種優惠,鼓勵金融發展,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吸引跨國金融機構。新加坡早在1968年便建立了亞洲美元市場,開始走上金融國際化的道路,當然還借鑑外國經驗,不斷改革和完善金融制度。新加坡如今已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僅次於紐約、倫敦和香港。


李光耀堅持對金融行業採取嚴格監管,贏得國外銀行家對新加坡的信任。他曾表示:「相信我們需要更多時間建立新加坡的地位和聲譽。」


港交所把關不力毀前程


香港在1997年之前,與新加坡可說是並肩前行,並且相互鞭策,但香港也許是被眼前利益所蒙蔽,港交所(00388)對上市公司的審批愈來愈馬虎,致近年劣質公司充斥,新股詐騙事件不絕,香港多年來建立的聲譽已急速滑坡。


新加坡也有完善及廉潔的公務員隊伍,不少發展中國家即使資源如何豐富,都無法成為卓越的發展國家,正是政府貪汙腐敗所致。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高質的人才與英語環境、精英教育、制度與聲譽,曾幾何時也是香港的成功元素,今日回看香港發展,令人不勝欷歔。


回說股市,A股九連升,港股昨天仍然跑輸外圍,不過細價股炒作氣氛高漲,升幅榜股份中首8位都有逾兩成升幅,而且成交異常活躍,似乎資金已經棄大投細。


自從漢能薄膜(00566)被盡情扯高之後,其他「股仔」亦有樣學樣。港股A股化,趨向投機至上發展,港股變成投機者追逐短線利潤之地,是尋寶樂園,對整體集資市場發展不利。


转自信報 作者 習廣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