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学院——<三问孟子>

 yunfan2 2015-04-16

2015年春天的第二场读书会,‘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孟子学院——【读书会】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交流和宣传,让喜爱传统文化和爱好传统文化的人士有个集聚交流与探讨的平台。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而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常理常道,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绍南文化的李颖老师带领同学们诵读《孟子》。


方宇是国学青年研究者,他以抽象幽默的演讲方式和同学们谈笑风生,风趣地讲述了问心、问气、问性。

在人性论中,孟子主张的是“性善论”,《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即本于孟子的思想,而性善论也是孟子所有全部学说的基础和支点。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理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人都有。这四心也称“四端”,它们分别代表了仁、义、礼、智四德。这“四端”就像人的四肢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简洁地说,也就是人性本是善良的,人能向善,人能为善。


孟子一方面把性善论的心严格限定在道德方面,另一方面又把善心与恶心区分开来,把性善论完全建立在善心的基础上。这样孟子就将心赋予了特定的涵义,这种特定涵义的心孟子称为良心。孟子又把良心称为本心:本者,原本也。孟子认为,本心人人都有,区别君子能存,小人不能存。如果经不住物质条件的引诱而接受了,就失去了本心。


所谓气即是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真正的儒家是以真诚为主的。所以我们谈到孟子的人性论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西方很多学者也在研究人性,而他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比我们更为落实到实际的生活经验,并且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所以把人都看成一种生物性的特色比较多。而儒家很特别,他能够看到人跟生物的差别在于他只要真诚就有力量有内而发。儒家思想里面把这个整个构成一种完整的人性的观念——人性向善。这就是我们孟子思想里面谈到人性问题最重要的地方。

(节选于讲堂片段,请在wifi下观看)


==============================

传播孟子思想,弘扬传统文化!

孟子公众微信号:study_mengzi

孟子读书会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莲里一号海山大厦6层

读书会报名热线:0592-2198823\52337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