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是好诗,这是一个事实,无论有多少种解读,或者根本读不懂,但它并不是因为符合某个标准而被视为好诗,它成为好诗的理由,在于内部所传达出的精神与气魄。课堂强调基本要素是对的,但如果把课按照标准“生产”出来,就如同给诗建立标准一样可笑。”在教师翟峰蕾的看来,“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的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笔名叫做守望麦田的老师如是描述他心目中的好课:老师认真讲,学生一两年,甚至数年来都爱听的课,都是好课。 杭州市江城中学副校长许玉石有不同看法,“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不同时期,标准不尽相同。”经过两年多的课改实践,他清晰地认识到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表现在“学生”这一课堂教学主体身上。“新课程下的好课,更多地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学),而不是看老师讲课’。” 来自教学一线的三股“不和谐”的声音,代表了目前教育者评价课堂质量的价值取向:好课不需要标准、好课的标准应侧重评价教师的讲、好课的标准应侧重评价学生的学。 得到这样的回答,是因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把课堂区分出了旧课堂与新课堂,从而映射出相悖的课堂教学观。 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杜金山在本报发起的“课改中国行”讲座中说,“旧课堂标准瞄向的是教师和教师的教,而新课堂要求瞄向学生和学生的学(发展)。旧课堂追求知识(科学)目标,不关注师生生命,缺乏人性关怀,而新课堂要求既关注知识(科学),更关注人,关注师生的在课堂上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由此可见,旧课标准和新课标准,是方向不同的两个“靶子”。目前,课改的燃眉之急是建立新课标准,更新教师不符合时代需求的授课观念。 如今“上课”不能再单纯的理解为有点艺术性的技术活儿,它更应该升级为教育概念。没有新课改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就不会在新课堂中建构出 “新课”“好课”。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上课呢?本报在《李镇西“突破”》的报道中,引用李镇西的两节“研究课”,解读了用不同教学方式上课,达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的案例。 第一天上午,李镇西这样上文言文课《狼》: 李镇西把这节课标注为“自主课”。他精心设计了导学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导学案自主学习,这节课的基本流程分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课堂研讨与分享、达标测评和总结反思”几个部分。 在这节课上,李镇西把预习放在了课内,整个教学环节,他基本没有讲授,而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享。他还放大了学习成果展示这一环节,课堂气氛热烈火爆,学生们都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有一位同学还因为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急得哭了。 下午,李镇西又在另一个班上了“另样”的课,同样是《狼》,只是教学方式使用的是他以往所擅长的——讲的课。 “讲的课”的基本程序是,首先由一副对联引入课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然后让学生预习,主要是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且根据注释扫除生字障碍。第三环节是学生朗读课文。第四个环节是听写生字。第五个环节是教师逐字逐句讲解翻译。然后总结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写作特点。最后是课后练习。 李镇西自评,这算得上一堂“传统好课”。听课的老师们也评价说,课堂生动精彩,极其富有感染力,有很高的“教学艺术”。 第二天早读时间,李镇西突然袭击,组织前一天上过课的两班学生同时考试,考试内容正是关于《狼》。结果,“不讲”的那个班,学生平均分86.24分,而“讲”的那个班,学生平均分是71.9分。 从对比中不难看出,“讲”的效益抵不上“不讲”。这样的一次测试结果证明, 教师讲得再生动传神,都无法取代学生的自主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说,“如果说有效地解决知识困惑是一堂好课的标志,那么,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看到这里,老师们应该明白要如何上课了,同时,做到这一点,距离“上好课”也便不再遥远。 “一堂好课”的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好课NDA》一文给出了正解。 要素一:学生自学的课。自学即自主学习,它应该作为好课的首要条件。新课改倡导“学生主体”,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而且要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如果仅是教师自我表现,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样的课堂算不上好课。 要素二:动静结合的课。“动”可以理解为,学生主动地思考和积极地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引导。“静”可以理解为学生的静读、静思、静练、静悟等,也指教师静静地倾听。“动”为“静”做储备,“静”则是“动”的延伸与吸收,是“识”的过程、“悟”的需要,是通往高效学习的路径。好课就是需要让学生身动、心动(动脑)和神动,体验生命狂欢的乐趣。 要素三:注重展示的课堂。对于未成年人,好奇心和展示欲是两大天性。课堂因展示而生动精彩。当然展示又分为大展示与小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叫小展示、集体集中展示为大展示,小展示是展示成果、暴露问题,大展示是围绕问题予以反馈,因而说,小展示是“展对”,大展示是“展错”。 大展示是基于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才有效组织的,一旦小展示无错,则大展示没必须进行。 要素四:有“自学、展示、反馈”的流程。自学是展示的前提,是提出疑问、归纳整理、接受新知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体作用的生动体现。展示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仅有展示还不够,一堂好课应该有针对性的反馈,查漏补缺,总结提升。当然,课堂教学需遵照流程,但并非要刻舟求剑地“模式化”。 要素五:师生相长的课堂。课改其实就是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就是变教师“二传手”为鼓励学生直接与知识对话。教师一旦不再是一个传授者时,他应该体现出新课改要求的“平等中的首席”,即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收获、一起成长。这样的课堂呈现出来的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兵教兵、兵教官。 要素六:情感的课堂。高效课堂所谓“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承载了学生的生命、精神成长。学生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合而成的,一个无法让学生45分钟快乐的教师就是对学生的生命不负责任。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必须从爱和尊重生命开始。 这6要素囊括了新课堂好课的共性,也是校长、教师评课的重要依据。本报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课堂评价的标准。第一,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听声音,看动作,察表情,好教育写在脸上;第二,看参与度:一节课不能少于100人次的参与,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要评价到小组,每一个小组的组长要落实到人;第三,看流程:自学——展示——反馈是“规定动作”;第四,看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决定课堂效益;第五,看师德:辱骂打击,群答群问,讲授时间过长,等现象存在,师德视为不达标。 无论是好课的标准还是评课的标准,都不是从天而降,而是遵循新课程改革理念“以生为本”的核心精神,在长期的课堂一线中总结归纳的精髓。课改重新定位了教为学服务的关系,我们讨论教育教学,评判一堂课质量的时候,要把目光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关注学生学得是否高效,而不是教师讲得是否精彩。如果有一天,班里的孩子盼望上课,不想下课,这样的课必定是好课,因为当人们全身心投入在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不情愿让它停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