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的进出口数据表现还算可以,不用说,各类经济学家和券商分析师们都会因此对股市的前景乐观一点。不过经济和股市到底是什么关系?个人感觉多数人对这个问题是糊涂的。 以前还没有做职业投资人的时候,在一个公司临时替同事面试两位从英国留学归来的硕士才俊。我分别问他们股市和经济有什么关系。具体如何回答的我已经忘了,但很不理想,只是比张口结舌好一点。最起码说一句“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也算了解一点。事实上这句话是比较害人的,最起码是非常片面的。以美国股市为例,近40年来,美国股市实际上是经济的先行指标。这个现象从道理上也很容易讲清楚,投资人买的是未来,对未来的预期会提前反映到股市中。中国股市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热得像海底捞火锅一样,但股市已经开始崩溃了。2008年底的时候,经济是否已经见底还根本看不清,但股市事后看来,已经见底了。 股市和经济在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时候里,股市和经济可能是完全背离的,屁关系也没有。股市中一定要避免犯大错误,亏大钱。股票亏一半,要赚100%才能收回成本,如果亏三分之二,则要赚2赔。对经济和股市的关系,一定要避免错误认识,否则很有可能犯大错,亏大钱,也可能错失巨大的机会。 经济好,只是股市上涨的一个积极因素,如果有更多更大的负面因素,经济很好,股市有可能持续熊市。以中国股市为例,2003年,全球股市的熊市结束的一年,全球经济也开始回升,中国这一年开始,经济自大概1995年前后第一次GDP增速重新达到了10%,并且一直持续了5年。但中国股市2003年只反弹了10%,2004和2005年继续下跌创新低。什么原因?因为2001年中国股市积累的泡沫太大,虽然经济增长减少了泡沫,但阻止不了泡沫的破灭。 经济的繁荣,还有一个天然阻碍股市上涨的因素,这和股市上涨的推动力——资金有关。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实体经济中有较多的投资机会,或企业处于良好发展时期,则有限的资金当然要用于企业的发展,股市缺乏资金,是很难有像样的行情的。另外,企业对资金需求较多,一般资金利率都会比较高,这当然不利于股市的止涨。相反,如果实体经济中没有好的投资机会,于是企业反而有较多的富余资金用于股市投资,而且资金需求下降,利率也会下降,这有利于股市的上涨。在二战后的德国就出现了这种反常现象,经济繁荣时,股市半死不活,经济增长放缓时,股市反而持续上涨。 这两天看一本《香港股史1841-1997》,也提到了这一现象。1950年代初至1967年,是香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香港有庞大的来自中国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又有从大陆逃出的巨额资金,另外在中国大陆解放前,大陆的商人从国际市场购买的较多机器滞留于香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都具备了。但从1950年代初到1967年香港暴动,10多年的时间里,只有1961年香港股市有不错的涨幅外,其他年份表现都是差强人意。而到了1968年,香港股市却连连上涨,当年8月4日《星岛日报》总结原因提到:“……目前本港的游资过多,一时没有投资出路,改为涌向股市也是主要原因。” 最近十多年,看中国的经济,完全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在新加坡、香港,或是韩国、日本,都曾经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平均8%或更高的增长。但这些经济体多数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且要么是人口小国,要么是国土面积的小国。在人口超过1亿,国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中,在经济以接近于10%的速度增长了十多年后,又继续以接近于9%的速度继续增长了十多年的,恐怕只有中国了。但中国的股市表现比经济增速明显低于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美国等国要差得多。面对股票中的亏损,投资人起码要想一想为什么中国股市会和经济脱节,最起码要怀疑“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个结论。 相对于同样是金砖国家的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中国最近十多年里不仅经济增长更快,而且通胀很低(平均CPI低于3%),货币超发严重,这都有利于股市的上涨,为什么中国股市表现却相当差?当然,有人可能说统计局的CPI数据是假的,但中国的通胀再假,也要比俄罗斯、印度、巴西长年在6%甚至是10%要低得多。其实中国的通胀虽然要高于统计局的有趣数据,但真不算高。以猪肉为例,目前我在北京买的猪肉,和1992年我爸在江苏买过的猪肉价格差不多。目前在北京物美超市买的2.28元一斤的大米,也只比1990年前后我和我妈曾经一起坐公交车在青海西宁市买回的1元一斤的大米贵了一倍多一点。房租涨幅当然很大,不过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由于技术进步,拉低了生活成本。 股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比如20-40年内,和经济可能是基本对应的。比如彼得林奇在其著作中提到,二战后美国股市涨了大概50倍,在这约40年内,美国的上市公司净利润也正好增长了大概50倍。不过大多数投资人当然不可能象投资房产一样中长期持有股票,而对于一两年的股市行情,资金因素是股市涨跌的关系。 就说中国股市,为什么中国的货币存量在100万亿以上,比美国还要高,为什么股市跌得这么惨?因为最近10多年,社会主流的投资渠道是买房。而最近一两年,信托业的兴起导致较多的股市资金流向10%左右固定收益的信托产品。而股市的话,中国的股票消费者虽然普遍比较蠢,但毕竟没有成为低能儿,决策层长期把股市消费者当成了掠夺对象,一旦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股市就越来越被抛弃。要不是这些原因,在4年前上证指数3478点的时候,怎么能想象银行股会达到5倍市盈率和5%的股息率? 最后说说我对未来几年中国股市前景的一点看法。正因为中国经济基本上不可能重现10%以上的增长,中国经济在去杠杆,中国股市未来更有希望走出中长期的牛市: 1、目前全中国基本上所有的产业都是产能过剩,企业没有好的投资机会。这样企业会逐渐有较多的资金流向股市。当然,产能过剩在2010年就出现了。但企业在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摊子铺得太大,最近两三年还在续建在建产能,以避免成为烂尾工程。等在建的较多工程兴建完成,不少企业就不再有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记得不久前看到一个资料,说浦发银行的高管称,突然之间大型企业的贷款需求消失了。 2、地方融资平台去杠杆。最近有个好消息,就是信托公司的资产增长速度在今年二季度明显放缓,二季度突破10万亿的预期没有实现。麦道夫每年10%的收益承诺就吸引了几百亿美元的资金,中国的信托业居然可以提供“肯定”不违约的10%年收益的大量投资产品。这不是笑话吗?以前地方政府不考虑还债,于是不在乎融资的利率。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务的压力越大,对股市越是个好消息。 3、房价长期上涨预期的改变。中国的楼市是前届**留给本届政府最大的,泡沫挤也不是,放任膨胀也不是,麻烦得很。不涨不跌是最理想的结局,不过控制燃气灶上烧的水的温度在80度都不容易,政策要实现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但房价继续以每年10%-20%的速度上涨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M2不需要以14%继续增长20年,只要10%的增长,并且有一小部分流入股市,中国股市长期欠的账,都会还一大部分。当然,中国股市还有一个很大的变数。就是IPO政策。中国股市如果继续三高融资,市场成为权贵PE套现的场所,中国GDP超过了美国,中国股市也很难成为经济的晴雨表,6124点也未必能突破。从IPO的征求意见稿来看,以证监会为代表的决策层还幻想维持IPO可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尽可能地继续掠夺股市消费者。如果决策层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出台全面抑制新股发行市盈率的政策,就一定是股市的重大利好。 1849点基本可以确定是长期的底部。目前我的融资融券账户可用融资额度没有用一分钱,最近准备逐步加仓,增加杠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