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聊斋》第六辑

 东方竹马 2015-04-22

《书画聊斋》第六辑



独善其身,笑看百态;根深叶茂,风起奈何?品端身正,不畏影斜;人心不染,何忧环境?

难,提炼振发;孤,遗世意象;苦,融解百味;困,孕育破茧。慢行之,深思之,得大千至理。

一念净土,两仪互转,三汲不足,四印为先,五车腹笥,六料感念,七德无亏,八难掌间,九厄蠲消,十室容贤,百辛穿肠,千乘淡然,万劫如烟,一月拂面。

不治而治,无法之法,似有非有,无为而为;移情于情,以情驭情,将心比心,失得舍得。


人生即是圆,是轮回,是循环。是不是正圆、走没走弯路、轨迹优美与否、线形长短与否,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要首尾闭合,这样才能气息贯通,灵肉相融,得天地真元。 始点纯净、质朴、稚拙、天真、醇厚......最终还要找到它、拥有它、使用它、提升它,但均已质变。如此,生命消散,精神长存,斯为圆满。

人或事物之所以有光环、有魔力,不在其本身,而在观者、探究者、迷恋者。一如“佛”,佛不神秘,佛很平常。佛是觉醒、通透的常人,佛是大美、大爱、大智、大勇、大彻、大悟的常人。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佛事无事,一切现成。人人皆可为佛,愿不愿做在己、能不能做在己、会不会做在己、是不是佛在己。

低头思索,抬眼看路,驻足匡正,回撤储势,左拐定调,右转换位,迈步向前;流汗劳作,飙泪减压,洒血自诫,失却安心,复得坦然,困苦磨砺,微笑收获。

前路未知,须以平常心坚持操守,自我调息、自然蜕变、自驭而行,困苦极值,当是峰回路转之时。

每天早上睁开眼,应庆幸自己还活着。把每天当成生命的第一天,怀着感恩、包容、善良和朴素之心生活,这样,处处充满希望、奇迹、契机和玄机;把每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珍惜她、爱护她,放下贪欲、邪念、仇恨、悲苦和妄执,以人性的光芒照耀别人和自己,这样,必能体察道义、宏义、深意和本意。

名利是别人给的,本事是自己的。腿在身上,脚在腿上,路在脚下,炫富或守贫,附权或自重,趋势或孤往,朝哪个方向走、怎么走,自己负责、自己说了算。错了修正、偏了调整,没借口、不抱怨,能成事、敢担当。

一念万念,见与不见,行或驻足,清风拂面。眼前景,指间意,胸中气,心底澜,纸上墨,身后事,难与俗人言。

不化装、不表演、不做作、不掺假、不违心;不记仇、不怨恨、不嫉妒、不攀比、不使坏;不自欺、不自大、不自卑、不自贱、不自封。以己之短追人之长,以己之长助人之短,以己之能成人之美,以己之真化人之假,以己之善感人之恶,以己之明照人之暗。

若画中求画,书中求书,嫁接杂耍伎俩而不入人心、不见其德、不显其魂、不明大义,止剩画皮耳。世间多此庸人。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依赖生活、反映生活,艺术亦得于生活、失于生活、成于生活、败于生活。若眼里没生活、胸中没生活,笔下没生活,不能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作品,孱弱躯壳而已,人,酒囊饭袋而已。读懂生活、锤炼生活、驾驭生活、提纯生活,则诗文可读、书画可观。

观书画作品,要首先看气象和深度,即正气、大气、清气、醇厚气、古拙气,思想、精神、兼容度等、后看技巧,即章法、用笔、用色、用水等。多数人品评作品本末倒置,或看不到,或想不到,或不认为如此。

研究某人作品,看其阅历轨迹、生活状态、读书门类、个人喜好、孝亲指数、朋友圈等可知大概。浮华和外显的东西须过滤和删除,方能达其本真,知其渊源。师承怎样、浸染几何、头衔多少、官位高低,仅为显摆和吹嘘的资本,无关筋髓。

酬应有俚俗,谈笑无知音,谁解此中意,非若画外人。





字画都要坚持自然的真理,而非个人的真理。与自然越近,离真理越近;与自然越远,离真理越远。与天地融合是自然之道,执妄如常是个人主观思想,两者背道而驰。人心所向左右作品位置和格调,无视自然之道就不得人心,不得人心就迷失自己,迷失自己作品焉有灵魂?

须常在黑暗中点一盏灯,强化内心的弱点、反射别人的亮点、放大良善的基点、矫正行为的误点、擦拭偶然的斑点、重置出发的起点、找寻循环的终点。

路边的花重生了。广玉兰、白玉兰、迎春花、桃花、榆叶梅,恣肆、郁勃、热烈、浓酽。请不要打扰,更不要采摘和攀折,只需或远或近深深地望着就好,若报以微笑、欣赏和赞美,花朵便化作心香一瓣留在心底了。千万种姿态的生命,人类是很普通的一种,若知晓自然之道,学会兼爱、博爱,生命就不再有限,爱就不再普通。

对于诗书画印而言,所谓传统,重要的是思想内核、道德主线、文化精髓、精神脉络和美学理念,而非简单地师法某某、像某某、得某某法乳。对于当代书画而言,传统技法位置虚高和传承虚热,这和整个时代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异化、低俗、混乱、自私、冷漠、虚假等有很大关系。

以水自喻,以山自拟,以花自居,以树自比,源于大地,归于尘土,万物所向耳。王侯无非后人谈资,耄耋不过浅浅履痕,无论名利。生能与之合,殒能同其融,非行非驻非坐非卧,非他非我非牛非马,非明非暗非重非轻,非聚非散非无非有,混沌也。

慎独、慎众。慎始、慎终。慎富、慎贫。慎苦、慎甜。慎明、慎暗。慎欲、慎友。“慎”不是装腔作势、奴颜婢膝,不是阿谀奉承、小肚鸡肠,是自律,是修为,是担当,是责任。

词不达意,诗书虚置;眼不明澈,气脉阻塞;画不駴俗,骨骼平庸;思不泓邃,弗见如常。

生命的三种状态,沉沦,随波或者涅槃。看得见别人怎么走,五眼初具;能明辨自己的轨迹,方为圣手。

书画的即时状态,和个人的主观意愿、利益倾向和思想体系息息相关,人人均可自查。多什么,删除。少什么,补救。若不得门径,可寻高人长眼。妄自尊大或盲人瞎马,均与己与事无益。


写字作画和做人实为一理,都要先用加法,后用减法。积累、渗透、整合、剔除,都有岁月的沉淀在里面。过早定格自家面目易失之于营养不足和程式化,要自然变化,晚年而成,这样的作品根深、味厚、格高。某个阶段有起伏或瑕疵属于正常,人有个性,不要担心作品风格,应避免急于求成。高端的审美都是寂寞的、孤独的、迥然的,常人看不见、搞不懂、学不来,但自己要清楚。

可说与不可说。未受污染的人,可说;谦逊的人,可说;自知的人,可说;好学的人,可说;敦厚的人,可说;上进的人,可说;善良的人,可说;大度的人,可说;执迷不悟的人,不可说;易变的人,不可说;好高骛远的人,不可说;倔强的人,不可说;名利淤心的人,不可说;轻浮油滑的人,不可说;达官贵人,不可说;猥琐小人,不可说。

生命很简单,源自尘埃,悲欣相随;起伏转折,冷暖人生;归于泥土,繁华落尽。活着很简单,有个转身之所就好,有杯止渴之水就好,有口疗饥之粥就好,有衫遮体之衣就好,有方劳作之地就好。

临摹,要有针对性,有方向性,要带着思想进行;创作,传统不可离弃,笔不可浮面,心不可浅尝;思考,主要看准度和深度,其次看量;生活,读书千卷、阅人无数、跋涉万里、命运多舛,此境遇虽罕见,但核心却是经历后的失与得。

要学会常驻足想想、常左右望望、常回头看看。学会辨识真情假意、高人术士、大道羊肠、坦荡卑劣。学会亲贤良、远小人、效孝廉、拒诱惑。学会优不骄纵、劣不失德、富不恣睢、贫不丧志。

秃笔随真意,狂狷不求全,旧人指点处,已隔万重山。

当字画不再以技法和外显示人,而以朴华、沉厚和博大之内美展现,斯为入道,此境俗人莫辨、浊眼不识;当个人不再以衣貌和言行夺人耳目,而以方正、敦朴和仁贤之大美立身,可以论道,此状常人弗为、凡心不得。

书画作品都蕴含各种信息,信息的来源在作者,能否正确识别和深刻解读,则在观者。作品的容量越大、味道越厚、内涵越深、格调越高,对品鉴者的要求也就越高。书画作品和大众审美如同正金字塔,神品和高眼皆处于金字塔尖,“阳春白雪”即是此理,“伯牙摔琴”即是此理。

书画家须常反思的十件事:

1、道德修养如何 2、心安不安静3、情真不真4、胸怀宽不宽5、妄念除没除6、是否自知7、能否做到博爱8、苦吃得够不够9、是否散发铜臭气10、灵魂近不近泥土

但凡热闹炫目、哗众取宠的,离真理就越远。长期以来,人们被传说、头衔、声名、 繁华、鲜花、甜言、美喻等本质外的附加物所吸引、所蛊惑。真理往往是简单而朴素的,只是常人想不透、看不到、摸不着或不以为然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