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另类解读,你想象不到的惊天内幕!!!

 小猪电子业 2015-04-24

《西游记》另类解读,你想象不到的惊天内幕

真正的《西游记》是这样描写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西游记》这部作品的创作从来就不是用来娱乐的,它极具讽刺意味的。唐僧就像是大唐王朝从中央派往地方视察的长官,不仅如此他身份多样,如来佛的弟子那可是身居要职。唐朝,大家都知道皇家尊老子为先师,推崇道教,玉皇大帝一直称霸一方。佛教也想占占地盘,派了个领头的去打头阵,在培育一个凶悍的去撑场,大闹天宫一处把两股势力展现出来,后来只有请佛家收场,在身边卧底两名弟子。一个是天蓬元帅乃是玉帝的将领,另一位卷帘大将都是身边人。这样唱戏的和抢地盘的凑一块就可以开场了!所以唐僧师徒有四种不同性格,终究是人性的杂糅。



悟空,是一往无前的争强好胜,小说中他只是一个孩童大小,纵使本领通天,那本领也只是变化之术,障眼法而已。其法宝那根如意金箍棒当年为它可是闹得血雨腥风的,从其量只是一根测量水位的铁针而已,这是有资料证实的,记得唐僧三徒弟再收徒弟时,在那个国家丢了兵器,那时妖精举办的是“钉耙宴”可见,连妖精都不入眼。那就说明孙悟空的一身本事都是来去空空,正如他的法名:悟,即是心灵合一,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而加上空子,便是一个了无的角色。悟空,悟空,无即是空,空空如也。正如经历磨难后的分封,他被封为斗战圣佛,佛家本不好斗,亦不需斗。那不就说明了这个佛本就是浮名,成佛,招安的手段而已。封佛不像八戒有庙宇供奉,可以享受烟火祭品可谓是肥差。那纵是一路没有费力降妖护主的沙悟净也能封为金身罗汉,好说也是拜在佛爷脚下,也可谓是一份好差。可见悟空从开始便只是一粒棋子,布局的人是西方佛祖。其看似功成名就,实则一无所有,也一无所得,这正是操纵者最需要的角色。他的出生便是最好的证明,由石头化为石猴,便是生命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无中来,也归无中。所以他的角色定位于神性,他的身上是一切的真善果敢,他敢于反抗,敢于抗争,他不立足于天地却超然天地所以叫板天地。最后,安身于五指山下,受制于唐僧的紧箍咒,这是由于他的生命来源于佛家,所以受制于此。

八戒:八戒是剧中最讨喜的形象,憨厚好色、贪生怕死、贪便宜、馋嘴,在电视里他是没有多大本领的,在小说中却少有这样描诉。八戒是一个讲求谋略的,知道使命西行路上,便没出多少力,一个劲回高老庄!其实质是打断西行之路,阻碍佛家的传播。八戒在关键时刻,还是非常给力的,他知道含混不过去了,便露了两手。一是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伤了眼睛,火眼金睛要是没了,齐天大圣的威名可显不出来,这时八戒在湖边可是救了孙悟空的命。二是沙悟净归顺,流沙河中呼风唤雨,孙悟空奈何不得,这时八戒出手,引诱沙和尚,没想到被孙悟空破坏,这时他愤愤的骂道:这招瘟的猴子。可见八戒的智谋不在悟空之下,甚至在其之上,是一个深藏不漏的人物。所以在封神时,佛祖心知肚明不能重用,也不能不用,见其路上举手投足,以利益收买。所以在八戒责问佛祖:为什么师父、大师兄都封佛了,我却是个使者?众佛大笑,连赞是美差,才没有拆掉佛祖的台阶。可见八戒手腕不一般啊!

沙僧:沙和尚一直是公认的老实忠厚,尊师重道,恪尽职守的,很多人都会纳闷,在封佛上为什么沙和尚只封了一个金身罗汉,其地位比八戒矮了不止一截两截。但是,在沙悟净看来这笔买卖做得十分值。在佛门谋了官职,有了关系,就有了权利比起道家的卷帘大将那是十分潇洒的。话说在取经路上,沙和尚是最尽责的,同时也是最斤斤计较的,极为自私的。他一心去西天取经,却没有出半分力气,打妖,大师兄不行,就让二师兄上自己搬救兵。但一般情况孙悟空会扫平一切,轮不到沙和尚插手,有时还借助八戒在天庭的关系联络天上神仙帮忙。一般情况,累不到沙僧,大多时候,他是和师傅一起被捉的,他极度自信大师兄二师兄的本事,但最看重的是佛家这边不会放着唐僧不管,所以守着师父便是最安全的。他的目的也和八戒一样,他在流沙河中受苦十世,一世吃掉一个取经人,这才逼得佛家搬救兵。他也顺势皈依。他在天庭受罚被贬,那即是在天庭他也是小官一个,所以他是瞅准时机才下手的。一路上极力西行,不满八戒分行李回高老庄。因为孙悟空有花果山,不西行,他乐得自在,无拘无束,逍遥快活。八戒在凡间有大户高老庄,在天庭那可是手掌兵权的元帅,那日子肯定比西行逍遥快活。沙和尚只能回流沙河,每日受苦,沦为魔怪。所以沙和尚是最出力少,最自私的。佛祖用人看人也有标准,封他,金身罗汉足矣。

白龙马:完全是富家阔少,误打误撞闹的一场乌龙。由龙化马,一是表示对佛家不尊,其父是道家的官员,其二,更加名正言顺收编队伍,其三个好处就是减少了唐僧的受苦历程。但是目的也不单纯,西行途中,没出力还收拾掉了让他丢脸面的奸夫淫妇,九头虫被天兵天将捉拿,射死,那公主也自作自受,得了报应。佛祖也不敢怠慢这么一位贵公子,封为八部天龙,乃是龙之首,号令四海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唐僧:是西游记里最复杂的形象,他是佛家忠实的传播者,他封佛为官复原职仍为灵蝉子,但是其地位明显提升,之后应该是佛祖的左右膀。在西行路上,唐僧其实一直有动心之处,只是山野的庸脂俗粉没有入他的法眼,倒是对情真意切的女儿国国王动了心思,在小说中有原文说唐僧拿到通关文牒之后回了一句话,只盼来生。情真意切至极啊。至于唐僧这个人物一直是游走于高层,在佛界那是佛祖门下弟子,也就是得力助手。在下界那是大唐天子的御弟,这份殊荣可是让他在下届如鱼得水的游走高层,在每个国家都得到礼遇对待。也可以看出,这一场势力范围争夺战可谓是十面埋伏,惊心动魄。唐僧接得一个烫手山芋,众佛都知道是苦差不愿前往,唐僧知道道家一定派人阻挡失败,若是成功他一可以获得更高的信任,回来地位提升,二是势力必定大涨,方便安排自己人,落不到口实。若是道家成功阻挡,他也可以获得信任,让佛祖知道他的决心,也能让自己地位提升。所以唐僧领旨而去,果然九世都被流沙河的河妖吃掉了,佛祖看不下去,便派观音下界拉拢唐玄宗,布了一个万全的局,终于,九九八十一难的西行取经路终于完成!



以上是个人对《西游记》主要人物的分析,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众说纷纭,我只是提出其中一个已考证的说法,如果大家有异议欢迎大家讨论,今天就献丑了!

希望各位在这个平台能有收获,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