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古代玉器制作工艺鉴别古玉器(之四)

 芝润斋 2015-04-24

通过古代玉器制作工艺鉴别古玉器(之四)

 图为:清代和田白玉籽料雕二龙戏珠纹玉牌
 图为:清代和田青白玉雕威震四方纹玉璧

四、汉代玉器的加工工艺
    汉代玉器善于运用阴刻线,线条豪放,没有战国时代精细,器物棱角琢磨圆滑,大件器物刻玉较粗,小件器物刻玉较精细,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线条不甚连贯,穿孔器物的孔洞内璧往往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汉代的汉八刀是指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刀法粗扩有力刀刀见锋,刚劲挺拔,线条无丝毫崩裂状和刀痕之迹。汉八刀做玉,不是代表整个汉代玉器的做玉,而是仅指汉代葬玉的做玉。
五、唐代玉器的加工工艺
    唐代玉器刻玉精细,细线条多特别是唐代玉带板上的人物形象,通身饰以短而密集的阴线。在动物的脚部、尾部也刻出很多的细线条,带板上采用减地法,即平面隐起做玉,刻线带有绘画线。唐代刻玉对后世影响很大。
六、宋辽金元的用天器的加工工艺
    宋代玉器的突出特点是琢玉无粗制滥造之处,此时的玉器细腻灵巧,小件多,大件少。辽、金、元时期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玉器制作上也反映出民族和地方特色,南方刻玉细腻玉整,北方刻玉刚劲有力,但整体来说,雕刻的线条点感细弱。到元代玉器刻玉一般粗扩有力,玉器表面往往留有钻浪和钻痕、抛光不求精细。
七、明清时期玉器的加工工艺
    明代刀法具有时代风格,刀工粗壮,浑厚有力,生动活泼,写生味浓厚出现了浮雕、镂空做工,还有双层;甚至三层的接雕。器物表面玻璃光泽强烈,大件器物的表面也往往留有钻痕和钻痕。清初,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工艺迅猛发展,是我国治玉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期的玉器精雕细琢,形象逼真、大量俏色玉器作品问世,刻划线条精细;磨光平滑,立体感强,花果的枝叶脉络雕刻明显,栩栩如生,浮雕,半浮雕、浅浮雕、高浮雕、镂空等雕法盛行,而且工艺精湛,细腻、遒劲、有些玉器作品还运用了多层浮雕技法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