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辅导员层面如何系统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啊木 2015-04-26

辅导员层面如何系统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中,伴随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而互联网的便捷性及交互性也决定了其影响范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如何有效地开展网络宣传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作为一名辅导员,结合了辅导员的工作实践和思考,和大家交流下辅导员应该如何开展系统性和实效性的网络思政教育。本文主要从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的个人理念、平台、制度和管理、教育和文化以及总结和研究方面进行讨论,希望各位老师、同仁和同学们多交流和指正。

一、个人理念:开放式的学习心态

网络思政要基于互联网平台,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首先要了解和学习互联网思维。我认为,互联网思维的关键在于开放式的学习心态。比如,一些辅导员认为上网太多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不好的事情,情愿停留在自己的想法当中;或者认识不到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效果与意义,或者担忧因在互联网发声而引发某些争议甚至造成危机,存在风险过高的问题;再者少数辅导员因工作多年,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加上不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因而不愿意深入学习互联网知识等等。网络思政要求辅导员从改变传统理念出发,以开放的心态和学习型组织(或个人)的精神要求自己,这样才能使网络思政有一个坚实的基础,避免流于形式。

这方面有个很值得辅导员们学习的例子:去年培训的时候,遇到了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级人力资源管理班班主任王学军老师(在教育部思政司举办的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中曾获“优秀博客奖”、“优秀博文奖”等)。王老师一见面就与各位参加培训的同仁交流网络思政,询问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技巧和经验等。交流结束后,王老师迅速建立了高校辅导员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并积极通过微信等平台和辅导员同仁们交流。王学军老师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对于网络思政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这个可以说是开放型和学习型心态在网络思政方面的表现。

二、 平台和团队:多样化的协同平台和合理的运营团队

网络思政要借助网络平台。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平台的协同是十分必要的。新媒体环境下有多样化的网络思政平台,如:QQ、微信、微博、微视、辅导员博客等,各平台的特性和运营模式又有所区别。因此有学者提出我们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等,这一切正在促进“微文化”的形成。

辅导员在借助新媒体等平台开展网络思政时,要着重不同平台的分工和协同。在规划网络平台时,要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协同性的思维。以笔者为例,我们以所带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了商学院信息传播和共享平台,该平台包含了辅导员博客、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班级微博、飞信群等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不同的平台定位和分工有所差异,内容和形式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协调,动态互补。

有过新媒体运营经验的辅导员深知要经营好一个辅导员博客或微信公众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何况如今面对如此多样化的平台?在这个时候,辅导员要记住——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组建合理的团队才能保证网络思政的持续性和针对性。组建团队可以分为两方面进行,一方面通过组建辅导员工作室等途径,加强志同道合的辅导员之间的合作,这方面我了解到的重庆大学的辅导员团体博客“缙云湖畔”和山东理工大学的辅导员博客群是比较好的例子,而且现在我们正在依托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辅导室”微信公众号也是很好的尝试。这是从辅导员层面容易去推动和实现的。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网络思政的建设中来。在辅导员层面,要注重建立学生网络工作队伍。以笔者个人做法为例,一方面我在学生班级中设立了信息委员和发展委员,他们的主要岗位职责是对班级和班上成员发展有益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共享,具体的工作形式包含了班委QQ群管理、微信和微博的建设运营、专业对口发展信息的搜集、共享和班级发展活动的策划、组织等。不同班级的信息委员和发展委员又组成了“信息发展委”联盟,相互促进、带动和提高。另一方面,我牵头组建了四川大学新媒体研究协会,协会中的部分成员也参与了商学院信息传播和共享平台的运营,这些运营实践也为协会成员开展学生科研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三、 制度和管理:规范的运营制度和灵活的项目化管理

网路思政的平台和载体越来越多样化,但是辅导员个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传统的博客、QQ和飞信等工具的管理运营活动已经让辅导员忙不过来,而新的微信、微视、微课等载体层出不穷,对运营管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让不少辅导员陷入了“新媒体”和“海量信息”的陷阱中,手忙脚乱,疲于应对。

在搭建多样化的网络思政平台和组建起学生网络工作队伍后,辅导员需要督促建立网络思政规范的运营和管理制度,保证成员之间高效有序的分工协作。与此同时,辅导员还需建立对团队和成员的培养与奖励机制,比如对学生网络骨干的培训,推荐相关的实习或就业岗位,给予优秀成员适当的荣誉奖励等。规范的运营和管理制度也是保证网络思政的方向和质量,降低网络危机风险的必须环节,辅导员在其中要起到把握方向,了解全局和及时调整的作用。我在与同学们的协商之后,建立了《商学院信息传播和共享平台运营管理制度》,对于学生参与新媒体运营和网络思政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另外,在网络思政和新媒体运营过程中,项目管理方法是比较好的管理和实施方法,它能够很好地适应互联网项目快速、灵活、交互的特点。辅导员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做的是充分的信任、相对充分的授权以及全力以赴的后勤和资源支持。大家对项目管理都比较熟悉了,后续有机会我们再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交流。

四、 教育和文化:逐步渗透的网络素养教育和网络文化营造

开放性和及时互动性是网络平台最大的特点,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时,不能将其变成一个人的独角戏。在高校中,提升网络素养对于老师和同学来说都非常重要。在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网络素养的内容被极大地丰富,相应的挑战也接踵而至。作为辅导员,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同时要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新媒体时代下的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应包含哪些内容呢?从辅导员的层面出发,我觉得可以从信息搜集和获取能力、网络互助共享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入手。

网络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够有效地带动群体网络文化,同时促进大学生的群体文化和线下文化。以一件细节为例,从大一开始,我就引导2012级同学门要学会搜集和分享网络信息,并培养网络信息分享和互助的意识和习惯。到现在,学生有事务性的问题或需要常规帮助时,首先会选择在年级QQ群里提问,群里的同学会非常积极地解答相互间的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网络共享和互助氛围不仅有效降低了辅导员对于重复事务性工作的精力付出,而且增进了同学间的相互熟悉和信任,提高了互助合作和团队意识。这样由一个看似小的举动所带来的切实效益,我在很多其他群体的QQ群和同学交流中没有感受到。

五、 总结和研究:不断深入的网路思政规律总结和研究

在《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颁布的背景下,研究能力成为了辅导员专业化的高度注重培养的能力。所以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政相关工作时,要注重经验的提炼和规律的研究,争取将其转化为学术成果。

在开展网络思政研究时,一方面,辅导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关联,比如传播学中的扩散理论、管理学中的组织理论和评价理论,社会学中的行为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这也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非常提倡的学科交叉。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注重从第一手的工作和实践中学习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中国只有30年的历史,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具有很多方面的独特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不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很多切实细化问题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被提出和改进。

综上而言,在辅导员层面开展网络思政相关工作时,辅导员个人应该保持开放和学习的理念,搭建协同促进的网络思政平台,组建合理的网络思政队伍,制定规范的管理和运营制度,逐步渗透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并注重网络思政教育的经验总结和规律研究。以上的一些个人感悟是本人和亲爱的团队成员在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支持下,从辅导员层面出发开展的网络思政工作的一点心得,在此感谢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支持,也欢迎辅导员同仁们多指正和交流。

作者简介:

陈启胜,男,1987年生,四川大学商学院辅导员,曾主持教育部思政司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博客提名奖、优秀博文奖,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学校模范思政教师、优秀思政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先进个人和社会实践团队优秀指导教师等奖励和称号。主持和参加多项思政相关研究课题,在网络思政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