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笔记|齐氏中医外治手法-宗筋术①

 yuqi_2005 2015-05-01

写在前面



  几年前我曾经有过一个梦想,想着成为一名中医大夫,当患者在我面前撸起袖子,闭目宁神把把脉,几味中药就能实实在在地帮助病人解决痛苦。于是我满怀激情地走进书店准备“储备知识”,可当“丈量”了一本一本重叠起来的“知识高度”却傻了眼,发现要实现它对自己来说太难太难。于是这个梦想便被束之高阁,不再提及。




  两年前有幸结识齐耀中老师,后来又有过多次机会持续交往,这个梦想便又开始激情复燃,不过它的实现路径却有了彻底的改变。当你惊异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之类就凭一双手也能恢复,甚至不孕不育也可以通过手法治疗的时候,你就会想,中医大夫和开中药似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学习中医原来也可以像学一门技术一样,其实它并不应该那么难。


  当忐忑地向齐老师提及能不能组织几个爱好者向他系统学习的时候,一句爽快的回答着实令我们意外。其实意外之余,担心还是不小:对于一群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的外行,到底能不能听明白,学出点名堂?然而这个顾虑在第一堂课上便烟消云散——齐老师手把手的示范,不厌其烦地动作分解,令大家信心满满。


  感恩齐老师的无私传带,我们将尽可能地把以后的学习内容整理成《学习笔记》和大家分享。以下是3月27日晚第一堂课的简要记录。



学习小组成员和齐老师合影




  一、外行学中医外治的方法


  学习小组的成员全都是毫无中医基础的纯粹型爱好者,针对这个情况,齐老师对我们这次学习提出了简单要求:


  1、需要自己去了解生理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中医基础这三个方面的知识。而中医基础知识重点则是掌握十二经筋和经络辩证。辩证是根本,不会辩证,就不会落脏。


  2、无需刻意去记穴位,知道经络的走向就可以了,遵循'离穴不离经'这一思路就能很快上手,学习的关键是解决在哪儿下手的问题。人的身体就那么几个开关,找到身体的节点就OK。


  说到此,齐老师举例说出了几个点:心肺有邪,沉与两肘;肝脏有邪,沉与两腋,脾经有邪,沉与两髋;肾经有邪,沉与两腘。


  3、学习中不要过于关注手法,而应注重原理。手法千千万,只有懂得了原理,才能将所学变成自己的东西。


  4、学习中医,不要老是问“这个到底正不正确?”“这个是为什么?”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都是几千年的经验积累,直接用拿来主义精神,学技能,学过来就用。至于理论上的东西,交给那些理论工作者去做就是了。



齐老师向大家讲解人筋的位置


  二、治病应该外治,还是内调


  中医六大技能:针、灸、砭、按跷、导引、药,遵循的治疗原则是先外治再内调。吃药是内调的方法。事实上,通过外治疗法的治疗,许多病根本就不需要吃药。而现在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就是把吃药当成唯一的治疗手段,这不能不说是中医教育最大的失败。


  外治方法的目的也是疏通经络,恢复气血运行,吃药(内调)的目的也是恢复气血,两者的目的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中医外治方法虽然很多,但有几个特点,刮痧、拔罐、拍打等,都是从肺经去调理疾病。肺经调理见效快,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筋疗法是从肝经调理,正骨是从肾经调理。


  中医强调,养生从养骨开始,治病从正骨开始。骨不正,筋必拧,经不通,气血运行自然受阻。筋归槽、骨合缝,骨正筋柔,气血自流。就是强调的经筋、正骨手法治疗疾病的方向和目的。


  筋归槽一般可以用经筋手法,骨合缝一般通过正骨手法。经筋疗法的另一大特点,可以弥补医生不会正骨的不足——只要筋归槽,骨骼最起码能回位到百分之七八十。因此,掌握经筋和正骨手法一样重要。


  三、外治手法第一课从宗筋术开始


  宗筋术是起源于宫廷的外治方法,现在整个行业中会用的人并不多。虽然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课,但齐老师一上来就开始给我们上大招儿,教授我们学习宗筋术,着实令我们又惊又喜。



  宗筋,包括天筋、地筋和人筋。天筋位于人眼球瞳孔的正后方,地筋在足底下(下节课再教),人筋位于人体的骨盆上缘这一圈的位置,与带脉位置差不多。


  带脉,许多人习惯性地说在腰带这一圈,实质上是错误的,它和我们拴腰带的位置差别很大,实际上是沿着骨盆这一圈走向的。



手把手教练


  在实际操作演示与练习中,齐老师对人筋循行部位及重要性做进一步解释。人筋的位置就在骨盆这一圈,这里所会聚的经络,不光有奇经八脉,还有其他经络,如任脉、肝、脾、肾经脉等都经过这里。人坐着的时候,这里就形成直角,所有的堵塞在这里(弯道的地方)是最厉害的。其实所有关节的弯曲部位也是如此。另外,人筋还包括生殖器两边,往下海底捞就是会阴,与督脉交会。这一块不通,则任督二脉就不通。


  四、手法原理及要点


  1、手抠在里面把筋钩起来,然后顺着滑过去,再像杠杆一样把它挑起来,这样就形成一个共振,犹如拨琴弦一样。



齐老师示范人筋手法



  手法一做便会立即有效果,图为同学们用手感觉示范者足底“呼呼排凉气”,没有做过的一边便没有这种感觉。


  2、站姿重心要稳,按揉时强调借用身体的力量,而不是用手臂的力量使笨劲。


  3、要想'筋归槽',前提是必须要做到位。


  4、任何有痛苦的手法都是不可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