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有市场化才能提升急救体系效率

 渐近故乡时 2015-05-03


导读:

医疗急救体系的改革,和医疗体系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政府从其所越位侵占的市场领域退出,当好裁判员可也。



作者:李草凡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5月1日,《医学界杂志》的公共微信平台上(微信号:yixuejiezazhi)报道了《一个心肌梗塞患者的悲剧》:一名出差在京的内蒙古患者因突发急性心梗、救治不及时而死亡。虽然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家属签字而错失最佳手术时间,但急救体系的低效和混乱也难辞其咎——120竟然没有待命车辆,而最近的999救护车从远在市郊的香山赶来,患者在院外耽误了一个多小时。


  120急救体系备车不足,似乎是个普遍现象。去年深秋某个夜晚,上海瑞金医院门口,刚执行完任务的一位区120急救人员曾告诉笔者,区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数量少得可怜,装备也很落后,应对起突发情况来往往力不从心。


  大医院的“战时状态”,也把问题传导给了急救体系——有些三甲医院急诊科爆满,实在没有床位了,就把急救车上的担架留置在医院。而一旦没有了担架,急救车也就被“废了武功”。而且,往往只能干等着医院归还。


  此外,患者对急救车的滥用也加剧了问题。前述上海某区急救人员说,有一次他们接到呼救电话赶到患者家中,患者家属居然气定神闲地说:“等我们吃完这只大闸蟹再去医院”——显然,患者的病情并不紧急。


  而北京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向《医学界》透露,有的患者痊愈出院回家时,由于叫不到出租车,竟然也打120叫急救车。


  上述种种乱相究其根源,恐怕都与急救体系的官办垄断有关。急救体系作为专业的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是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地方的医疗急救中心(简称120)都直属地方卫计委,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体制内的身份也天然带有体制的弊端——前述上海某区级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虽然没钱买救护车没钱换装备,但急救中心领导的座驾总是更新及时,且气派十足。


  通常来说,打破行政垄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市场化,这个道理对急救体系也不例外。试想,如果急救体系民营化之后,面对供不应求的局面,供方一定会敏锐地捕捉到市场信号,或是增加供给,或是进行区域调剂,更好地满足需求。


  同时在支付这一端,完全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收费方式——对于个人来说,因重大突发疾病而呼叫救护车的行为,所得到的是典型的私人式服务,不应该也不需要由财政或医保来买单。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观念是:生命无价,但医疗资源有限,医疗服务是有偿的,完全没有必要用似是而非的伦理观念束缚了手脚。另一方面,价格的提高也能有效地防止患方的滥用行为。而公共卫生危机、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乃至政府重大活动和会议的医疗保障,这些是医疗公共产品需求,则可以采用财政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进行。


  现实中,也已有个别地方把医疗急救体系外包,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推诿患者、漫天要价的案例也有所耳闻。不过这并非市场化之过,而是政府监管失责的恶果。医疗急救体系的改革,和医疗体系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政府从其所越位侵占的市场领域退出,当好裁判员可也。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