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母亲河”小清河究竟是条什么河 2015-03-05 14:56:23 来源: 齐鲁晚报 古籍对小清河的记录 上世纪50年代,山东省有一册小学语文课本开头就是一首民谣,民谣首句为:“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可见237公里长的小清河已成为山东人民引为自豪的“母亲河”。遗憾的是,至今我们在述说这条母亲河的历史时很多都有错误,甚至连小清河是天然河还是人工开挖的运河都搞不清楚。 小清河是古济水下游自济南入海的一段 曾有媒体报道说,“当年,曾巩在大明湖北岸筑汇波楼,疏通城区积水,过了几年又开凿小清河,将济南北部积水引入渤海,城区由南向北逐渐涸为平陆。”这是把小清河说成是曾巩开凿的人工河。问题是,小清河是降金的伪齐刘豫时期才出现的名称,刘豫1130年建伪齐国,亡国于1137年。其间刘豫筑堰导泺水东流才有小清河名称。曾巩生于1019年,逝于1083年。就是说,“小清河”名称是在曾巩逝世后40多年才出现的,而且是刘豫所为,与曾巩毫不相干。再说,“开凿”一词也不妥,若小清河果为人工河,也应该用“开挖”,不能用“开凿”。 实际上,小清河是古“四渎”之一的古济水下游自济南入海的一段。济南即因其地处济水之南而得名。这是古已有之的河道,也无需人工开挖。也有媒体报道说,小清河是刘豫“历时8年”开挖的“新运河”,这是把伪齐刘豫政权存在的时间错当成开挖小清河的时间了。还有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是:“南宋初年,大齐皇帝刘豫从公元1130年到1137年将山东境内古济水残留的部分故道进行了疏通整治,导入济南的泉水,经现在的淄博、滨州、东营、潍坊,在今寿光市境内注入渤海的莱州湾,全长237公里。人们给这条人工运河取名小清河。将北面的清河改称大清河。”这段话的问题是:小清河既不是“人工运河”,大清河名称也不是在有了小清河后“改称”的。 那么小清河的沿革究竟是怎样的呢?《尔雅》曰:“江、河、淮、济为‘四渎’。”济即济水,小清河原是古济水自济南至莱州湾的入海河段。济南即因在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在唐代时,由于黄河浸淤,上游已湮没。《水经注》:“济枯渠注巨野泽,泽北即清水。”《禹贡锥指》曰:“唐人谓之清河”。这时,山东以上已无济水。唐人为区别黄、济两河,将山东境内的济水改称清河。 到了宋代,又有南、北清河之称。宋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决于澶州(今濮阳),济水在梁山泊分为南、北两脉,即南清河与北清河。南清河入淮,北清河自东平汇入汶水后北行,在济南以上仍沿济水故道,济南以下则改沿古漯水入海。但济南以下济水故道并没有全河干涸,而是以章丘的獭河为源而继续存在,章丘以下原汇入济水的各支流仍旧汇入以獭河为源的济水故道,只不过水量少了,且仅济南至章丘一段干涸罢了。由于汶水在未汇入济水故道前,从东平至戴村一段汶水河道被称为大清河,故汶水汇入北清河之后,从东阿至海口的北清河亦统称为大清河。 1855年(清咸丰五年)8月1日,黄河决口于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河水分为三股:“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曹州府以南下注,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二门分注,经山东濮州、范县(今属河南),至张秋镇,汇流穿运(运河),总归大清河入海。”这次黄河夺大清河入海的改道,使不少后人误以为今济南以下黄河即济水故渠,殊不知小清河才是古济水故道。今黄河在济南以下河道所循为大清河,而大清河又是循的古漯水故道。 刘豫打通济南入海的水上通道 导致对小清河沿革出现误识的原因是刘豫对小清河的治理。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金军攻打济南,同年刚任济南知府的刘豫在金军的利诱下,杀害守城的抗金宋将关胜,投降金军。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被金人册封为“大齐”皇帝。刘豫做齐王之后,在历城东北华不注山“导泺水,筑堰于历城华山之南(名下泺堰),拥水东流以益章丘之流。”这样就把以章丘獭河为源的河流向上延至泺水为源了,水量也大增。 刘豫为什么要打通济南入海的水上通道呢?主要就是为了把寿光羊口盐场的盐运到济南,然后与南宋交换所需物资,目的是为了支持金宋战争和为伪齐政权服务。对山东来讲,古济水和小清河的最大价值就是盐运,故小清河又有“小盐河”、“盐运河”之俗称。山东沿海自古盛产盐,而济水是将海盐运往中原的唯一水上航道。因此前已有大清河,故刘豫把这条源于泺水的河流取名小清河。 需要明确的几点是:第一,小清河不是人工开挖的河流,刘豫只不过是把泺水导入了济水故道,至多不过新挖了很短的一段,如果这里原没有河流而新挖一条河道,才可说是人工运河;第二,章丘以下的济水故道一直没有断流,只是水量减少而已;第三,济南至章丘的断流也仅为区区50多年,这对流淌了千万年的河流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正是刘豫此举使不少后人以为大清河才是济水故道。此说源于元朝于钦《齐乘卷之二》之言:“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伪齐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于钦此说影响深远,元、明和清初《山东通志》及沿河州县诸志书多采此说。 围绕古济水和小清河历史沿革的误说现象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傅道津) |
|